导读:浏览行业最新资讯,看看你错过了哪些近期要闻?
一、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卫生健康工作发展成就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5年9月11日(星期四)上午10时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卫生健康工作发展成就,并答记者问。
香港紫荆杂志记者: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织牢国家公共卫生防护网,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请问,这五年间疾控领域有哪些标志性成果?谢谢。
沈洪兵:
谢谢您的提问。“十四五”是国家疾控体系系统重塑、快速发展的五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改革完善疾控体系的重大决策部署,中国特色现代化疾控体系初步构建,疾控核心能力实现跨越式提升。
一是治理机制更加协同。从国家到地方各级都成立了疾控局,强化业务领导和工作协同,全国一盘棋的工作格局初步形成。各级党委政府建立联防联控机制,统筹协调各部门各单位共同开展防控工作。建立多种形式跨部门、跨区域信息共享、会商和联动机制。推进医防协同医防融合,开展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赋予公共卫生医师处方权等制度试点。村(居)委员会设立公共卫生委员会,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二是监测预警更加灵敏。传染病监测系统覆盖全国8.4万家医疗机构、2.8万家发热门诊和1041家哨点医院。监测渠道从发热门诊、哨点医院,拓展到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病媒生物和城市污水监测站点等。症候群的监测也从1类拓展到5类,覆盖90多种病原体。实行“多病种同监测、一样本多检测”,显著提升监测效率。建设国家和省统筹区域传染病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信息平台,在全国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部署应用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智慧化多点触发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初见成效。
三是应急处置更加高效。病原快速识别鉴定能力显著提升,29个省份建成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所有的省级和90%以上市级疾控中心具备核酸检测和病毒分离能力。流行病学调查能力提档升级,巩固拓展部门协同流调工作机制,推广应用95120全国电话流调系统等新技术。应急队伍力量不断加强,建成25支国家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每个地市和区县都有了传染病应急小分队,能够第一时间快速反应、及时应对。
四是支撑保障更加有力。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于今年9月1日正式施行,依法防控水平进一步提升。疾控专业人员数量增加约14%,加快推进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和高水平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国家和省级疾控中心加挂预防医学科学院牌子,组织实施专项研究,筑牢科学防控根基。深入参与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做好“大流行协定”等国际公共卫生规则制修订,同时积极开展公共卫生援外,为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谢谢。
新闻来源:健康中国、新华社
争上游有话要说:
"十四五"期间,我国疾控体系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为保障人民健康和维护国家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面向未来,各级疾控机构需要继续深化改革创新,补齐短板弱项,加快建设现代化疾控体系,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供坚实保障。目前全国还有不少地区的传染病监测预警信息平台建设还停在比较基础的阶段,不能形成有效的监测预警机制,为此争上游科技创新提出“智慧疾控”解决方案,依托我司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积累,根据疾控工作需求,专为疾控部门打造一个标准统一、高效智能、各业务系统数据实时互联互通的高度数字化智慧中台,并重点搭建智慧监测、智慧预警、智慧执法及智慧应急等应用系统。通过智慧监测系统对传染病疫情、重大和重点传染病、症候群、传染病病原等相关传染病数据实时监测,并整合医疗机构、食品药品监管、环境保护等多部门数据,形成多渠道监测预警机制,打造全方位防控网络,有效解决预警关口滞后等问题,为政府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同时通过建立统一数据规范标准集,实现各业务系统数据实时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为重点应用系统提供标准数据支撑保障,满足对接国家系统平台数据需求。目前,争上游科技从提升疾控信息系统的数据集约化、智能化防控处置和决策支持能力出发,已经支持多个省、地级市因地制宜展开一系列疾控创新实践项目,建设完善多种传染病监测预警信息平台,有效提升传染病防控能力,保障民众的健康权益。
二、库尔勒市召开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派驻工作启动会
9月份,库尔勒市召开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派驻工作启动会。此次会议紧扣国家、自治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部署要求,聚焦医疗与疾控协同机制优化,全面提升传染病防控与公共卫生监督效能,为群众健康安全筑起坚实屏障。
随着疾病谱持续变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形势日益复杂,传统医疗领域“重治疗、轻预防”的工作模式已难以满足新形势下的健康保障需求。此次启动的疾控监督员派驻机制,正是破解医疗与预防工作衔接壁垒的关键抓手。通过疾控监督员进驻医疗机构,实现医疗数据与公共卫生信息实时共享,推动临床诊疗与预防干预工作深度融合,打通 “医防无缝对接”关键环节。
会上深入解读《库尔勒市医共体总院开展疾控监督员工作实施方案》,宣读《库尔勒市医共体总院派驻疾控监督员的通知》,向首批疾控监督员颁发聘书,明确疾控监督员核心工作任务。
会议要求,派驻的疾控监督员要围绕六大重点领域开展精准监督,切实扛起责任,依法履职,既要当好医疗机构公共卫生工作的“监督员”,及时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也要做好“指导员”,协助医疗机构完善管理制度,提升防控能力。各医疗机构要主动配合监督工作,严格落实《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控责任清单》;医共体总院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建立工作闭环机制,保障派驻工作落地落细、取得实效。
会上表示,疾控监督员派驻工作是库尔勒市深化医防融合的重要举措,该机制将进一步提升医疗机构对于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能力,为全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切实筑牢公众健康安全防线。
新闻来源:库尔勒零距离
争上游有话要说:
我国医疗体系长期存在临床医疗与疾病预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新冠疫情暴露出部分医院传染病防控意识薄弱、院感工作松懈等短板,监督员制度通过将疾控监督工作关口前移,能够有效弥补这一系统性缺陷。疾控监督员工作内容庞杂,还面临着突发任务压力,疾控部门要通过技术赋减少信息衰减、制度设计压实传导责任,帮助疾控监督员更好地完成疾控工作。争上游科技创新研发的疾控监督员综合管理云平台是疾控监督员开展线上监督、动态评估、风险研判的信息化工具,以信息化手段提高疾控监督员对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化自查、报告、处置能力。云平台围绕疾控监督员工作职责及重点进行功能设置,整合疫情报告、医疗废物处理、智慧监测等多种板块接口,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并帮助有关部门对疾控监督员、医疗机构、专家等业务开展情况进行有效管控。入驻医疗卫生机构的疾控监督员可以利用平台对医疗机构开展疾控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及时进行上传下达,保证报告的时效性。监管部门也可以通过平台定期查看和审核疾控监督员的工作记录、报告和统计数据等,并利用平台提供的数据统计功能,对疾控监督员工作进行量化分析和评估,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调整和优化疾控策略,提高试点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可实现医疗机构自查评价,监管机构(疾控管理人员)督导评价、专家线上评估/指导的协作机制,并形成“发现问题到问题整改”的闭环管理,不断完善疾控领域信用体系建设。目前,疾控监督员综合管理云平台已经在在重庆市、山西临汾市等地区开展信息化试点。
三、张店区疾控中心召开现制现售饮用水法律法规培训会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淄博市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规范全区现制现售饮用水经营行为,推动现制现售饮用水持续健康发展和品质不断提升,9月8日,张店区疾控中心组织召开了全区现制现售饮用水法律法规知识培训会,全区70余家现制现售饮用水经营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区疾控中心副主任陈雷通报了全区现制现售饮用水卫生监督工作情况,分析了当前面临主要问题,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具体要求。执法人员对《淄博市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进行了系统解读,并结合现制现售饮用水日常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法规规范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培训。
此次培训会针对全区现制现售饮用水监管问题短板,精准提出工作对策,压实了经营单位主体责任,为持续规范全区现制现售饮用水经营市场,促进现制现售饮用水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新闻来源:张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争上游有话要说:
现制现售水设备分布广泛、监管难度大,争上游科技提出了以科技促监管的“智慧监管”模式,结合目前现制现售水监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套在线监管方案——现制现售水在线监管系统。系统为每台设备量身定做一个“二维码身份证”,监管人员和用水群众都只需要扫码进入“争上游水管家”小程序,就能看到制售水设备的具体信息公示,包括设备名称、所属单位、相关证件(营业执照、涉水证件、检测报告)、设备运维人员的健康证明、设备状态等,以及设备的运维记录,包括日常运维、水质快检及更换滤芯等信息记录等,有效提升了现制现售水的监管效率。如果发现水质污染或人员维护不及时等卫生安全问题,群众可在小程序上进行投诉建议,增强公众监管的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