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李攀、刘文
这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
这是一场震撼心灵的教育
这是一把解锁奋斗的精神密钥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信息支援部队驻赣某部于江西瑞金革命旧址群,组织了一场实地情景教育课。30名官兵经过两周筹备,历时4天、行程100余公里奔赴瑞金叶坪、红井等地重走长征路,追寻先烈们的足迹。
一苏大会址:信仰如炬
在召开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一苏大)的谢氏宗祠,官兵们与90年前那610名代表“相遇”。
他们中有赤卫队长、烧炭工、采茶女、猎手、铁匠……穿越封锁、九死一生,只为投下神圣一票。
“这一票,是替牺牲的57名战友投的!——红军代表赵宝成,腹部渗血仍挺立投票。
“我眼看不见新世界,但我的手看得见!”——双目失明的谢在储,摸出选票庄严表态。
他们为什么无畏?
因为他们坚信:只有共产党,才能带领人民走出黑暗。
官兵们手持角色卡,代入历史现场,也叩问自己:“当年他们选择了信仰,今天我们参军肩负了什么样的使命职责?”
答案铿锵有力:保家卫国、担当使命、成长成才——这是新时代官兵的信仰回答。
红军烈士纪念塔:血性如铁
在红军烈士纪念塔前,官兵们手捧残缺弹壳,轻轻嵌入塔基。
塔如子弹,直指苍穹;石如鲜血,凝结忠诚。
▷ 中央苏区,每公里倒下400名红军战士;
▷ 瑞金24万人,5.3万人参军,3.6万人牺牲;
▷ 苏大610名代表,586人未能见到新中国……
▷ 杨荣显八个儿子全部牺牲;
▷ 陈发姑守望丈夫75年,被誉为“共和国第一军嫂”;
▷ 无名战士衣袋里藏着给母亲的遗书:“娘,儿不孝,先走了……”
《可爱的中国》朗诵声起,字字泣血,声声入心,这是跨越百年的精神接力,是融入血脉的忠诚誓言。
一幕幕情景演绎,官兵们身临其境感受着先辈们炙热的革命情怀。
此时,这些数据不再是历史书上冰冷的数字,而是一个个滚烫的生命、一个个因牺牲而伟大的家庭。
红井:奉献如泉
在著名的红井旁,官兵们品尝井水,回味历史。 “吃水不忘挖井人”,镌刻的是感恩,更是初心。
90多年前的沙洲坝,“三天不下雨,无水洗手帕”。毛主席带头挖井、破迷信、担责任……历经七天七夜,清泉涌出,希望迸发。
官兵们在“汗水卡”上写下自己的“奉献计划”:维修装备、技术改造、鼓励战友成长;立足战位、服务战斗力、帮带战友……这就是新时代的“红井精神”。
云石山:使命如号
云石山——长征第一山。官兵在这里打起背包,重走长征路,重温军人誓词。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我们的长征,是强军征程;我们的出发,是使命必达。
从信仰到血性,从奉献到使命,重走长征路就是选择一条艰难而正确的道路。历史从未走远,精神始终相连。新时代的奋斗密码,就藏在先辈的足迹里,藏在一句句誓言里,藏在一次次选择里,藏在一滴滴汗水里。我们解锁的,不只是历史,更是走向未来的力量。
铭记历史,致敬先烈
不忘初心,奋斗强军
主 编 |陈一凡
校 对 |张少波
编 辑 |王 玥
投稿电话 | 010-66-896057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