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2025年全国科普月号召,固始县人民医院护理部、健康教育护理学组精心策划组织了系列活动,将应急救护知识和健康服务送进科技馆、校园和社区,形成覆盖儿童、青少年和老年人的全方位科普体系,收获了广泛的社会好评。
一、科技馆里来了"健康小卫士"
9月6日,在县科技馆明亮的科普小剧场里,一场别开生面的健康科普活动正在上演。本次活动由神经内科二病区护士长王亚担任主持人,她用亲切活泼的语言迅速拉近了与小朋友们的距离。
活动现场,儿科护理人员精心编排的中医科普知识情景剧《哪吒战积食》吸引了所有孩子的目光。通过"小哪吒"与"积食怪"的生动对决,将中医关于小儿积食的成因、表现及日常调理知识融入故事情节,让小朋友和家长们看得目不转睛,在一片欢声笑语中轻松掌握了预防积食的健康常识。
紧随其后的急救技能培训环节更是气氛热烈。护理人员采用适合儿童理解的讲解方式,配合模型演示,细致传授了心肺复苏和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操作要点。在现场互动环节,小朋友们跃跃欲试,在护理人员手把手的指导下,认真练习每一个动作,初步掌握了基本的急救技能。
此外,针对目前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高发的现状,活动还专门设置了护眼知识小课堂。五官科护士长敖璐通过通俗易懂的课件和互动问答,讲解了近视的形成原因、危害,并重点指导了用眼时间控制、眼保健操等预防措施,引导孩子们从小养成爱护眼睛的好习惯。
二、校园内响起"应急科普声"
9月10日下午,在固始县高级中学的报告厅内,近300名师生正全神贯注地聆听一场特殊的科普讲座。本次活动由血液透析一病区护士长王鑫主持,她以近期发生的校园安全案例导入,瞬间吸引了全场师生的注意力。
普外六病区护士长汪伟首先登台,通过视频演示和图文并茂的讲解,详细讲解了烫伤程度的判断、现场急救的"冲、脱、泡、盖、送"五步原则以及错误处理的危害,实用性的内容引起了同学们的极大兴趣。
结合高中学生的学习特点,讲座特别引入了"科学用脑"主题。神经外科主管护师马丽向同学们介绍了大脑记忆的黄金规律,如何利用记忆曲线安排复习、合理规划作息以提升学习效率等,为同学们的高效学习提供了科学建议,深受欢迎。
压轴环节依然是必备的急救技能培训。急诊外科护士通过情景模拟演示了海姆立克急救法在不同时间段、不同年龄段患者时的操作差异和注意事项,急诊医学科护士现场操作心肺复苏技术,同学们学习热情高涨,纷纷上台主动练习,护理人员一一给予耐心纠正和指导。互动教学让抽象的急救知识变得可感可操,极大增强了同学们在突发状况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和救助他人的信心。
该校政教处汪主任在活动结束后表示:"这样专业的应急救护培训正是学校所需要的,我们期待与人民医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让急救知识成为师生的必修课。"
三、暖心入户零距离,银龄关怀进家门
9月1日,肾病学科护士长秦仲梅带领一支由各科护理骨干组成的"银龄关怀小分队"穿梭于踏月寺社区,开展"敲门送健康"入户活动。
每到一户,护理人员都耐心为老人进行健康评估,测量血压、血糖,检查用药情况,并根据老年人生理特点,开展一对一脑卒中、急性心梗识别及自救宣教。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伤口造口专科护士详细查看皮肤情况,现场示范预防压力性损伤的护理方法。临床医师一边帮助老人整理药盒,一边用大字标注服药时间。护理人员还针对每位老人的居住环境,提出防跌倒改进建议。
社区老人激动地拉着医务人员的手说:"你们能来家里看我,真是太贴心了!孩子们在外面工作也放心多了。"
全龄覆盖,共筑健康防线
此次系列科普活动不仅践行了"协同救护 应急有方"的科普主题,更创新性地实现了不同年龄层的全覆盖:从守护童心的科技馆之旅,到青春护航的校园讲座,再到温暖银龄的社区义诊,每一场活动都精准对接特定人群的健康需求,将专业的医疗知识转化为易懂实用的健康技能。
接下来,固始县人民医院护理部将发挥县护理管理质控中心引领作用,继续探索健康科普的新模式,用脚步丈量县域健康服务的脉络,将专业医疗知识送到百姓身边,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更多专业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