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国庆长假到了,韩国还想挣中国游客的钱,三人以上免签,你去吗?

0
分享至

韩国还想挣中国游客的钱!韩国宣布! ​​9月8日,韩国那边宣布了个大消息,从9月29日开始,中国三人以上的旅游团去韩国可以免签入境。韩国想吸引更多中国游客去旅游消费,疫情之后,去韩国玩的中国人少了很多,韩国旅游业损失不小,现在中国游客慢慢开始出国旅游了,韩国当然不想错过这个机会。

9月8日,韩国政府宣布自9月29日起对中国三人以上旅游团实施15天免签入境政策。

表面看,这是一项单纯的旅游激励措施,但若将其置于亚太地缘政治经济格局中审视,便会发现其中蕴含的复杂战略考量。

这项政策既是韩国在经济压力下的务实选择,也是中美博弈间一次微妙的政治平衡术,更折射出后疫情时代国际旅游秩序重构的试探性信号。

韩国旅游业收入占GDP比重达4.5%,其中中国游客曾贡献近30%的国际旅游收入。

据韩国文化观光研究院数据,2019年中国赴韩游客达602万人次,而2023年上半年仅恢复至疫情前同期的38%。

这种断崖式下跌使济州岛、明洞等依赖中国游客的商业体面临生存危机。

但单纯用"拉动消费"解释免签政策显然过于肤浅。

现代起亚汽车在华销量同比下跌40%、三星手机市占率不足1%的背景下,旅游业实则是中韩经济关系的最后压舱石之一。

更深层看,此举暴露韩国在半导体战争中的避险策略。

随着美国加大对华芯片管制,韩国半导体对华出口额同比骤降39%,被迫在中美之间寻找战略回旋空间。

通过旅游便利化释放善意,既可缓冲经贸摩擦带来的冲击,又能为后续可能的技术谈判创造氛围。

这种"以软促硬"的外交智慧,恰是中型经济体在大国博弈中的典型生存策略。

政策刻意限定"三人以上团客"模式,凸显精心设计的风险管控逻辑:

一方面,团体游客消费能力是自由行旅客的1.8倍(韩国观光公社2022数据),且更易引导至免税店、整形医院等高附加值场所;

另一方面,团客相较于散客更便于行程监控,可有效规避个别旅客的非法滞留风险。

近年来中国游客在韩非法滞留率已升至0.3%,成为韩国移民管理的隐忧。

这种有限开放背后,折射出韩国社会对中华文化影响力的矛盾心态。

据东亚研究院民调显示,52%韩国民众欢迎中国游客带来的经济收益,但34%担忧过度依赖中国市场可能带来的文化渗透。

团体游这种"可控的开放"模式,恰是这种集体心理的折衷体现。

值得关注的是,韩国抢在日本、泰国等竞争对手之前推出该政策,时机选择颇具深意。

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出境游市场复苏度达58%,但目的地格局已悄然重构:东南亚份额上升至46%,而东北亚从疫情前的32%降至19%。

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内部文件显示,当局将9-10月定为"抢占中国黄金周窗口期"的关键时段。

更宏观视角看,这是全球"签证外交"竞争的重要一环。

当欧盟面临申根签证积压困境、美国签证预约排至2024年时,韩国的精准免签实则是国际人才争夺战的前哨战。

其终极目标远超旅游收入本身,通过旅游便利化培育亲韩人群,为未来吸引中国高技术人才、留学生资源埋下伏笔。

当前政策暗含一个未言明的前提:

中方是否会同步放宽对韩旅游限制?

据信,中方尚未将韩国列入团队游目的地白名单。

这种单边开放既彰显诚意,也包含试探意味。

若中国游客回归速度不及预期,韩国是否会将免签范围扩大至自由行?

若中美科技战持续升级,旅游合作能否真正缓冲战略产业的摩擦?

这些问题将决定免签政策究竟是短期刺激措施,还是中长期战略转型的起点。

更深层的悬念在于:当全球经济步入"慢全球化"时代,人员流动便利化反而成为地缘政治博弈的筹码时。

韩国这种以经济手段破局政治困局的尝试,能否为其他中型经济体提供新范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给军区首长开了8年车,他退休时给我个文件袋,打开后我愣住了

给军区首长开了8年车,他退休时给我个文件袋,打开后我愣住了

五元讲堂
2025-09-08 10:43:58
波兰拒绝重新开放与白俄罗斯的边境,恢复时间未能确定

波兰拒绝重新开放与白俄罗斯的边境,恢复时间未能确定

山河路口
2025-09-17 23:45:16
一夜关门!深圳外贸大厂倒闭,600名员工失业,供应商损失惨重

一夜关门!深圳外贸大厂倒闭,600名员工失业,供应商损失惨重

白浅娱乐聊
2025-09-19 16:52:33
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关于在政府采购中实施本国产品标准及相关政策

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关于在政府采购中实施本国产品标准及相关政策

财联社
2025-09-19 19:43:04
11斤的榴莲无法带上飞机,一家五口机场外15分钟吃完,当事人:打嗝都是榴莲味,半年内不想再吃了

11斤的榴莲无法带上飞机,一家五口机场外15分钟吃完,当事人:打嗝都是榴莲味,半年内不想再吃了

观威海
2025-09-19 11:33:02
B费将迎来英超200场里程碑,助攻51次曼联球员中仅少于小贝

B费将迎来英超200场里程碑,助攻51次曼联球员中仅少于小贝

直播吧
2025-09-20 07:49:06
特朗普声称重返阿富汗,原因竟是

特朗普声称重返阿富汗,原因竟是

扬子晚报
2025-09-19 12:18:05
66岁毕福剑也没想到,自己败光的体面,如今被29岁的女儿挣了回来

66岁毕福剑也没想到,自己败光的体面,如今被29岁的女儿挣了回来

心静物娱
2025-09-03 13:47:40
不打了!突然左脚手术!又一NBA球星倒下

不打了!突然左脚手术!又一NBA球星倒下

篮球实战宝典
2025-09-19 23:40:07
英伟达押注MLCP技术  十大龙头已抢先布局!社保北向重仓抢筹

英伟达押注MLCP技术 十大龙头已抢先布局!社保北向重仓抢筹

元芳说投资
2025-09-19 22:19:56
中国人一年吃掉8万吨的网红肉,竟是“深海大肥猪”?!

中国人一年吃掉8万吨的网红肉,竟是“深海大肥猪”?!

徐静波静说日本
2025-09-19 07:20:24
英欢呼“2500亿英镑横跨大西洋”

英欢呼“2500亿英镑横跨大西洋”

环球时报国际
2025-09-19 10:38:32
路透社:中国汽车业为何陷入“赔本赚吆喝”怪圈

路透社:中国汽车业为何陷入“赔本赚吆喝”怪圈

帮宁工作室
2025-09-19 13:40:05
塔帅:还不确定怀特、萨卡、厄德高能否出战 替补状态好必须利用

塔帅:还不确定怀特、萨卡、厄德高能否出战 替补状态好必须利用

直播吧
2025-09-20 07:20:05
福建富豪亲自带外孙,全程紧牵不撒手,独子车祸离世

福建富豪亲自带外孙,全程紧牵不撒手,独子车祸离世

削桐作琴
2025-09-19 14:50:03
郝龙斌同意辩论,郑丽文支持率仍然大幅领先,韩国瑜表态成为关键

郝龙斌同意辩论,郑丽文支持率仍然大幅领先,韩国瑜表态成为关键

林子说事
2025-09-20 06:48:31
夜跑穿搭太抢眼?看效果就知道!

夜跑穿搭太抢眼?看效果就知道!

独角showing
2025-09-05 08:50:22
国乒世界第一组合被拆!4连冠无缘中国大满贯,全靠孙颖莎王楚钦

国乒世界第一组合被拆!4连冠无缘中国大满贯,全靠孙颖莎王楚钦

嘴炮体坛
2025-09-19 10:40:32
画说文革之六十七——林彪集团骨干成员的结局

画说文革之六十七——林彪集团骨干成员的结局

画说历史
2025-08-22 13:26:24
捷克总统帕维尔一句“断交”,直接把中捷十年的合作账本撕成废纸

捷克总统帕维尔一句“断交”,直接把中捷十年的合作账本撕成废纸

赢梯
2025-09-19 09:32:54
2025-09-20 08:11:00
大道无形我有型 incentive-icons
大道无形我有型
分享有趣的事情
7034文章数 2327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头条要闻

韩国前第一夫人穿拘留所病号服坐轮椅就医 戴电子脚镣

头条要闻

韩国前第一夫人穿拘留所病号服坐轮椅就医 戴电子脚镣

体育要闻

从轮椅到铜牌 他熬了7年:下个目标唱国歌!

娱乐要闻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相关代言评论区沦陷

财经要闻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

科技要闻

直击iPhone 17开售: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数码
亲子
健康
旅游
艺术

数码要闻

750万小米空调升级10年免费包修:为用户节省15亿元

亲子要闻

80后父母,被集体困在这3个育儿难题里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