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厦门市湖里区东部,一座承载着新兴产业、国际合作与改革创新愿景的“金砖数字小镇”,正从谋划走向现实。令人瞩目的是,这份关乎未来发展的蓝图,并非单向决策,而是在广泛集纳社会各界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凝练而成。
根据区委重点协商计划,湖里区政协把“湖里东部金砖数字小镇谋划与建设”列为议政性常委会议题。前期,政协组织委员深入园区、社区和企业,开展实地调研和座谈会,面向社会发布意见征集问卷,邀请高校专家、行业学者、企业代表及居民代表参与讨论,形成多渠道、全覆盖的集思广益机制,充分体现制度创新与改革实践。
“我们提出,要把TOD综合开发与数字小镇同步推进,这样新兴产业与城市功能才能更好衔接。”交通领域专家王教授说,他的建议被采纳并写入最终建议案中。湖里区政协负责人表示:“我们的目标是把每一条建议都落到规划中,让协商民主和改革创新真正产生实效。”
在产业发展规划上,政协建议案明确提出构建“新工业原创科技+引领性科技+新能源新技术”的产业体系,充分吸纳企业和行业专家意见。例如,多家数字经济企业提出,科研成果转化环节需有政策和资金保障。对此,政协在建议案中提出建设“金砖孵化平台”,形成“科研、资本、转化、产业”全链条支持体系,推动创新成果产业化,体现政策创新与改革驱动。
同时,金融与法律服务体系的建设也广泛采纳企业建议。企业代表普遍反映:“新技术研发和数字经济产业的成长,需要可靠的金融支持和风险保障。”政协建议案提出成立产业基金、引入科技保险、制定风险管理方案,有效回应企业需求,强化政策与市场的衔接,体现改革实践中制度保障的创新。
公共服务和民生方面,政协同样重视居民意见。社区代表提出,希望小镇建设同步考虑教育、医疗、交通和公共配套设施。政协据此提出优先规划学校、医疗机构及微枢纽式交通网络,在推动数字小镇高端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兼顾宜居宜业,充分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
政协委员指出,15条建议案覆盖产业发展、人才引进、基础设施、文化交流等领域,充分体现协商民主与改革实践的优势——不是单向灌输,而是汇聚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智慧。通过这种多方参与机制,金砖数字小镇的规划更科学、更全面,也为湖里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金砖数字小镇不仅是一项产业工程,更是湖里区推进协商民主、凝聚改革共识的生动实践。通过政协平台,社会各界意见汇聚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公约数”,为厦门探索产城人高度融合、宜居宜业的改革样本注入源源不断的智慧和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