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当好烈属的“坚强后盾”,广州南沙走访慰问烈士亲属

0
分享至

南都讯 记者杨伽 通讯员谢鸽丽 9月30日是第十二个全国烈士纪念日。近日,广州市南沙区组织开展一系列走访慰问烈士亲属活动,深切缅怀革命先烈,传承弘扬英烈精神。

慰问组一行深入烈属家庭,与亲属们促膝交谈。每到一户,工作人员都关切地询问烈士亲属的身体状况、医疗保障和生活情况,耐心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和迫切需求。

在烈属杨大姐家中,大家围坐在一起,静静聆听杨大姐讲述其兄杨财生烈士的感人事迹。


广州市南沙区慰问组走访慰问烈属杨大姐。通讯员供图

据介绍,1956年12月,杨财生烈士出生在南沙区大岗镇上村村一个农民家庭。少年时在上南小学读书,为减轻家庭负担,很小就辍学务农。农忙时在生产队劳动挣工分,农闲时光脚挑着补锅担子走村串户贴补家用。

1976年3月,杨财生参军入伍。在部队他严格要求自己,刻苦训练,晋升为副班长,并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1979年2月,杨财生同志用生命捍卫国家边境安全,壮烈牺牲,被追记三等功。

讲述完兄长杨财生烈士的事迹后,杨大姐激动地说:“这么多年来,无论是逢年过节还是烈士纪念日,政府始终惦记着我们。不仅送来关怀,更切实帮助我们解决生活困难,这份心意让我们心里暖融融的!”

在与烈属陈带坤交谈时,慰问组了解到其亲人陈带喜烈士为国捐躯的感人事迹。陈带喜烈士1957年出生于万顷沙镇民兴村,父母以种植和捕捞为生。他从民兴小学毕业后在家务农,曾任生产队青年突击队队长。

1976年3月,陈带喜参军入伍。在部队,他刻苦训练,成为一名优秀的战士,晋升为班长。1979年2月,陈带喜英勇牺牲,年仅22岁,荣立二等功,现安葬于广西靖西烈士陵园。


广州市南沙区慰问组走访慰问烈属陈带坤。通讯员供图

当谈到观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时,陈带坤难掩激动之情:“看着受阅部队英姿飒爽地走过天安门,看着现代化武器装备列阵亮相,看着抗战老兵庄严敬礼,我内心澎湃不已。这盛大场面既是对先辈的最好告慰,更让我们看到了祖国的强大。作为烈士亲属,我感到无比自豪!”

慰问组细致了解陈带坤家庭生活状况,从日常起居到就医出行,事无巨细地询问实际需求,并结合最新政策,详细介绍了养老服务、医疗救助等方面的具体帮扶措施,着力帮助解决后顾之忧。

工作人员表示:“杨财生、陈带喜等革命先烈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献出了宝贵生命,他们的牺牲奉献,党和人民永远铭记。照顾好烈士亲属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慰问组强调,英烈用生命铸就的精神丰碑是全社会共同的宝贵财富。南沙区将始终把烈士亲属的冷暖放在心上,持续完善常态化关爱帮扶机制,以更精准的服务、更务实的举措,切实做好烈属保障工作,当好烈士亲属的“坚强后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南方都市报 incentive-icons
南方都市报
换一种方式,南都在现场。
573013文章数 358474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