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时期,女子女扮男装在学堂读书时,对同窗心生爱慕。三年后,女子开口:“我有个长得一模一样的妹妹,你可愿娶她为妻?”
祝家庄有个祝员外,家底殷实却也逃不开传统的宿命,家里遵循“传男不传女”的老规矩。奈何天不遂人愿,祝员外膝下无子,于是,他虽然认命,但还是把聪明伶俐的女儿祝英台,当成了男孩养,甚至还送她去都是男生的碧鲜庵读书。
可是人啊,就怕有打破旧观念的想法,但又不够多,不够坚定。
在学堂里,祝英台遇见了住在附近梁家庄的梁山伯。
两人一见如故,特别投缘,很快就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因此,他们在善卷后洞的草桥上,像真正的兄弟一样结拜,约定要互相扶持、共同进步。
接下来的三年,祝英台和梁山伯同吃同住同学习,一起去山东拜孔子,又到江苏一带游学。
因为祝英台一直女扮男装,所以在生活中,总有一些细节,让梁山伯觉得奇怪,比如对方睡觉从不解衣,比如对方洗澡十分谨慎。但因为梁山伯把对方当做好兄弟,而且出于信任,他也从来没有多想过,因此,他从来没有发现,这个朝夕相处的“兄弟”其实是女儿身。
然而,祝英台早就被梁山伯的忠厚正直和满腹才学深深吸引了,随着时间的流逝,她就对对方越加倾心。
可感情这种事,并不是你有情有义,那就得以圆满的。
三年时光转瞬即逝,梁山伯要继续去余杭游学,祝英台却因年纪渐长,被父亲禁止远行。在父亲看来,她虽然是聪明有才华,但毕竟是女儿身,迟早还是要嫁人的。
因此,分别的时刻来临,祝英台也是别无他选。
离别时刻,两人难舍难分,甚至互相交换了信物,梁山伯送了祝英台一把古琴和一柄长剑,祝英台则回赠他一把鎏金折扇。为了多看梁山伯几眼,祝英台还一路相送了十八里路。
祝英台知道,这次若是不开口,可能就没机会了。
因此,在路上,祝英台几次借着身边的东西含蓄表达心意,可老实憨厚的梁山伯,压根没往男女之情上想。
实在没办法了,祝英台只好撒了个谎,说自己家里有个和她长得一模一样的妹妹,愿意许配给梁山伯,还约好了时间让他来祝家提亲。
梁山伯虽然一头雾水,但也还说几个月以后回来找他。
几个月后,梁山伯学成归来,兴冲冲跑到祝家,才发现当年一起读书的“小兄弟”,竟是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
此时,两人四目相对,他们也瞬间明白了彼此的心意,当下立下誓言:“今生若不能结为夫妻,死了也要做一对。”
可现实不仅给了他们沉重一击,甚至还让他们的那句话,一语成谶。
原来,祝员外早把女儿许配给了城里马家的少爷,祝员外根本看不上梁山伯这个穷书生。
求取失败后,梁山伯失魂落魄地回了家,他因为整日郁郁寡欢,没多久就病逝了,死后,他被葬在了村西的胡桥边。
得知心爱之人已经离世,祝英台反而也不闹腾了,直接答应了婚礼。
转眼就到了祝英台出嫁的日子,不过,她有一个要求,就是坚持要先去祭拜梁山伯,否则就不嫁。
眼看女儿已经同意嫁人,父母又拗不过,只好答应。
就这样,迎亲的花轿敲锣打鼓地到了胡桥梁山伯墓前,祝英台换上素白的孝服,跪在坟前痛哭失声。
突然,狂风呼啸、雷电轰鸣,坟墓竟“轰”的一声裂开了一道缝,刹那间,祝英台毫不犹豫地纵身跳了进去,紧接着坟墓又缓缓合拢。
顿时周边的人都惊呆了,可再仔细看的功夫,发现风停了,雨也住了,天边还挂起了彩虹。
正当大家茫然之际,两只五彩斑斓的大蝴蝶,忽然从坟头飞了出来,它们绕着花轿翩翩起舞,形影不离。
乡亲们都传说,黑蝴蝶是祝英台变的,黄蝴蝶是梁山伯变的,他们终于冲破了人间的阻碍,在另一个世界永远相伴。
这个民间故事已经流传千年,让无数人为这对有情人的悲欢离合落泪,也让“梁祝化蝶”成了爱情忠贞不渝的象征。
来源: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