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声明:本文情节存在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王丽华永远不会忘记那个电话响起的瞬间。
"阿姨,李明他...他不见了。"
电话那头,儿子的同学声音颤抖着。
三天后,当她站在赛里木湖岸边,看着波光粼粼的湖面,心中只剩下绝望。
"我放弃了...我真的放弃了..."她对着湖水喃喃自语。
可就在她转身准备离开的那一刻,湖面上出现了让她此生难忘的一幕...
01
李明是个安静的孩子,今年刚满十八岁,正读高三。
自从父亲在他十岁时因病去世后,这个家就只剩下母子两人相依为命。
王丽华在一家纺织厂工作,工资不高,但她咬牙供儿子读书,从未让他受过委屈。
"妈,我想学摄影。"那是李明高二时提出的要求。
王丽华看着儿子眼中的渴望,二话不说就给他买了一台二手单反相机。
"只要你喜欢,妈妈砸锅卖铁也支持你。"她这样对儿子说。
从那以后,李明就像变了个人似的,整天抱着相机拍这拍那。
他拍家里的每一个角落,拍妈妈工作时的身影,拍窗外的日出日落。
"妈妈,你看这张照片怎么样?"李明总是兴奋地给母亲展示自己的作品。
王丽华虽然不懂摄影,但看到儿子开心的样子,她就觉得一切都值得。
"明明真厉害,比电视上那些摄影师拍得都好。"她总是毫不吝啬地夸奖。
李明的成绩在班里属于中等偏上,虽然不是特别突出,但也算稳定。
最重要的是,自从有了摄影这个爱好,他变得开朗了很多。
以前的李明内向寡言,在班里几乎没有朋友。
现在他会主动给同学们拍照,慢慢地,大家都喜欢这个温和的男孩。
"李明,你拍照技术真好,能帮我们拍张合影吗?"
"李明,我们班的活动你来当摄影师吧。"
听到这些话,王丽华心里比蜜还甜。
她知道,儿子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世界。
02
时间很快来到了高三下学期,距离高考只有两个月了。
整个班级都弥漫着紧张的气氛,同学们埋头于题海之中。
但也正是在这个时候,班长张小雨提出了一个建议。
"同学们,我觉得我们应该组织一次毕业旅行。"她在班会上说道。
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着她。
"高考前还旅行?是不是太不务正业了?"有同学质疑道。
"正因为是高考前,我们才更需要放松一下。"张小雨解释道,"而且这可能是我们高中时代最后一次集体活动了。"
班主任刘老师沉思了一会儿,缓缓开口:"如果是短途的话,我觉得可以考虑。"
"我建议去赛里木湖。"李明突然举手发言。
所有人都转过头看向这个平时很少主动发言的男孩。
"为什么是赛里木湖?"张小雨好奇地问。
李明站起身,脸上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我在摄影论坛上看到过赛里木湖的照片,那里被称为'大西洋的最后一滴眼泪',景色特别美。"
他打开手机,给大家展示收集的照片。
"而且现在正好是五月,是赛里木湖最美的季节。"
同学们看着手机屏幕上那片如翡翠般的湖水,都被深深震撼了。
"确实很美,就是有点远。"张小雨皱着眉头说。
"坐火车的话,两天就能到。"李明已经做过功课,"我们可以在那里待三天,拍很多照片留作纪念。"
讨论持续了整个班会时间,最终大家投票决定:去赛里木湖。
共有二十三名同学报名参加,李明是其中最积极的一个。
回到家,他兴奋地向母亲汇报这个消息。
"妈,我们班要去新疆的赛里木湖毕业旅行!"
王丽华正在厨房做饭,听到这话停下了手中的动作。
"新疆?那么远的地方?"她有些担心。
"妈,你放心,我们有老师带队,而且是集体行动,很安全的。"李明拉着母亲的手撒娇。
王丽华看着儿子期待的眼神,心软了。
"要花多少钱?"她最关心的还是经济问题。
"一个人大概两千块,包括来回车票和住宿。"李明小心翼翼地说。
两千块对这个家庭来说不是小数目,但王丽华只犹豫了一瞬间。
"好,妈妈给你钱。"她温柔地摸摸儿子的头,"但是你要保证,注意安全,听老师的话。"
"我保证!"李明高兴得跳了起来。
接下来的几天,李明开始为旅行做准备。
他查阅了大量关于赛里木湖的资料,了解当地的天气、风俗和最佳拍摄点。
"赛里木湖海拔2073米,湖面面积458平方公里..."他像背书一样向母亲介绍。
王丽华听得一头雾水,但看到儿子这么用心,她心里很欣慰。
"明明,妈妈给你买个厚外套吧,新疆的天气变化大。"她细心地为儿子考虑着每一个细节。
"还有帽子、防晒霜、常用药品..."王丽华列了一个长长的清单。
李明被母亲的细心感动得不行。
"妈,你比我还紧张。"他开玩笑地说。
"那当然,你是妈妈的心头肉,去那么远的地方,我能不担心吗?"王丽华的眼中含着泪光。
出发前一天晚上,王丽华反复检查儿子的行李。
"手机充电器带了吗?"
"带了。"
"换洗的衣服够吗?"
"够了。"
"感冒药呢?"
"也带了。"
问了一遍又一遍,李明有些不耐烦了。
"妈,我又不是小孩子了,你别这么担心好不好?"
王丽华看着儿子,忽然意识到他真的长大了。
"好,妈妈不问了。"她强忍着眼泪,"记得每天给妈妈打电话报平安。"
"知道了。"李明搂住母亲,"妈,我会带很多美丽的照片回来给你看的。"
那一夜,王丽华几乎没有睡着,心中总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03
5月15日清晨,李明背着行囊,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火车站。
同学们早已聚集在候车厅,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兴奋的笑容。
"李明,你的摄影装备准备得怎么样?"同桌王峰问道。
"相机、镜头、三脚架,还有足够的电池和内存卡。"李明拍拍自己的相机包,"这次一定要拍出最美的赛里木湖。"
班主任刘老师清点了人数,确认所有报名的同学都到齐了。
"同学们,这次旅行虽然是放松,但安全是第一位的。"她严肃地说道,"到了新疆一定要听从统一安排,不能私自行动。"
"知道了,刘老师!"同学们齐声回答。
火车缓缓启动,载着这群青春洋溢的学生驶向遥远的西北。
李明坐在窗边,看着窗外快速倒退的风景,心中充满了期待。
"李明,你说赛里木湖真的有网上照片那么美吗?"坐在对面的女同学陈小雨问道。
"肯定比照片更美。"李明自信地说,"照片再好也比不上亲眼所见。"
火车在轨道上有节奏地奔跑着,同学们聊天、打牌、听音乐,车厢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第一夜在火车上度过,虽然硬座不太舒服,但年轻人的适应能力很强。
第二天傍晚,他们终于到达了乌鲁木齐。
"哇,这里的天空好蓝啊!"同学们纷纷感叹。
在乌鲁木齐休整一晚后,第二天一早他们就坐上了前往赛里木湖的大巴车。
车子在公路上行驶了几个小时,窗外的景色逐渐从城市变成草原。
"快看!那就是赛里木湖!"不知道谁喊了一声。
所有人都涌向车窗,远远地看见了一片蔚蓝的湖水。
"天哪,太美了!"女同学们兴奋地尖叫起来。
李明紧紧握着相机,心跳都加速了。
当大巴车停在湖边时,同学们迫不及待地下了车。
五月的赛里木湖,湖水清澈见底,远山如黛,白云朵朵。
微风吹过,湖面泛起涟漪,如同无数颗钻石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这...这简直是人间仙境。"李明看得痴了。
他举起相机,开始疯狂地拍摄。
每一个角度都是风景,每一次快门都是艺术。
"李明,帮我们拍张合影吧!"同学们招呼着他。
李明放下自己的拍摄,热情地为大家拍照。
"大家站成一排,背景是湖水...好,笑一个!"
快门声此起彼伏,记录下这群青春少年最美好的时光。
刘老师看着学生们开心的样子,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同学们,我们在这里住三天,大家可以尽情欣赏美景,但是注意安全,不要到湖里游泳。"
"知道了,老师!"
当天晚上,他们住进了湖边的牧民家庭旅馆。
条件虽然简陋,但能住在这样美丽的地方,所有人都很满足。
李明给母亲打了电话报平安。
"妈,我们到赛里木湖了,这里真的太美了!"他兴奋地说。
"那就好,你们要注意安全,听老师的话。"王丽华的声音从遥远的山东传来,"记得多拍点照片。"
"我已经拍了好多了,回去给你看。"李明望着窗外的湖光山色,"妈,等我考上大学,一定带你也来看看。"
王丽华听了心里暖暖的。
"好,妈妈等着你。"
04
第二天一早,李明就起床了。
他想要拍摄赛里木湖的日出,这是每个摄影爱好者都不想错过的美景。
悄悄地收拾好装备,他轻手轻脚地离开旅馆,走向湖边。
清晨的赛里木湖静得像一面镜子,远山的轮廓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李明架好三脚架,调整好相机参数,等待着太阳升起的那一刻。
渐渐地,东方出现了一抹红晕。
太阳缓缓升起,将整个湖面染成了金色。
"咔嚓!咔嚓!"李明不停地按着快门,记录下这绝美的瞬间。
"李明?你怎么起这么早?"
身后传来同学的声音,是班长张小雨。
"我想拍日出。"李明头也不回地继续拍摄,"你也起这么早?"
"我睡不着,想出来走走。"张小雨走到他身边,"哇,太阳出来了,好美!"
两人站在湖边,静静地欣赏着日出美景。
"李明,你的摄影技术真好,将来想考艺术类院校吗?"张小雨问道。
"我想考北京电影学院的摄影系。"李明收起相机,"但是我妈妈希望我读个实用的专业,将来好找工作。"
"那你自己呢?你想要什么?"
李明沉默了一会儿,望着远方的雪山。
"我想用镜头记录这个世界的美好,想让更多人看到像赛里木湖这样的地方。"
"那你就坚持自己的梦想啊。"张小雨鼓励他,"你妈妈那么爱你,肯定会支持你的。"
回到旅馆,其他同学也陆续起床了。
今天的计划是环湖游览,大家分成几个小组,各自选择不同的路线。
李明和几个要好的同学组成一队,由刘老师带队。
"咱们先去湖东边的草原,那里有哈萨克族的毡房,风景很有特色。"刘老师看着地图说。
一路上,李明的相机几乎没停过。
蓝天白云、雪山湖水、牛羊成群、毡房点点,每一个画面都让他兴奋不已。
"李明,你一天能拍多少张照片啊?"同学王峰开玩笑地问。
"今天已经拍了三百多张了。"李明查看了一下相机,"内存卡都快满了。"
"你这是要把整个赛里木湖都拍回去啊。"
"如果可能的话,我真想把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拍下来。"李明认真地说。
下午,他们来到了湖西边的一处高地。
这里视野开阔,可以俯瞰整个赛里木湖的全貌。
"同学们,我们在这里休息一下,大家可以自由活动,但不要走太远。"刘老师找了个阴凉的地方坐下。
李明背着相机包,独自走向一处更高的山丘。
他想要拍摄赛里木湖的全景,这需要找到最佳的拍摄位置。
"李明,你要去哪里?"张小雨在后面喊道。
"我去那个山包上拍几张全景!"李明回头喊道,"一会儿就回来!"
山丘不算很高,但走上去还是需要一些体力。
李明沿着一条羊肠小道慢慢往上爬,相机包在身后轻轻摆动。
终于到达山顶,眼前的景色让他震撼得说不出话来。
整个赛里木湖尽收眼底,如同一颗镶嵌在草原上的蓝宝石。
远处的雪山连绵起伏,近处的草原绿草如茵。
"太美了...太美了..."李明喃喃自语,赶紧架好三脚架。
他调整着相机的参数,寻找最佳的构图角度。
光线、色彩、层次,一切都完美无缺。
就在他专心拍摄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05
"李明!李明!"
山下传来同学们焦急的呼喊声。
但是没有回应。
刘老师看了看时间,距离李明离开已经过去了两个小时。
"他应该早就回来了。"她开始担心起来。
"我们上去找找吧。"几个男同学主动提议。
他们沿着李明走过的小道往山上爬去。
山顶上空空如也,只有风声在呼呼地响着。
"李明!你在哪里?"同学们大声呼喊。
回答他们的只有山谷的回音。
"他的东西呢?"张小雨仔细地在山顶搜查。
什么都没有找到,没有相机,没有背包,甚至连一点痕迹都没有。
"不对劲,这太不对劲了。"刘老师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
一个大活人怎么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消失得无影无踪?
"会不会是下山走了别的路?"有同学猜测。
"不可能,这里就这一条路。"刘老师摇头。
搜寻持续了整个下午,但毫无收获。
刘老师立刻联系了当地的公安部门,请求帮助搜寻。
很快,当地的搜救队赶到了现场。
"具体是什么时候失踪的?"搜救队长询问详细情况。
"下午两点左右,他一个人上山拍照,然后就没有回来。"刘老师详细地说明情况。
搜救队在山顶和周围进行了仔细的搜查。
他们使用了专业的搜救设备,甚至动用了搜救犬。
但是,依然没有找到李明的任何踪迹。
"会不会掉到湖里了?"有人提出这个可能性。
搜救队立刻组织了水下搜寻队伍。
潜水员在可能的区域进行了反复搜寻,但湖水清澈,能见度很高,如果有人溺水,很容易就能发现。
第一天的搜寻结束了,依然没有任何线索。
同学们个个心情沉重,原本愉快的毕业旅行变成了噩梦。
刘老师连夜给学校打电话汇报情况,学校又通知了李明的家长。
06
电话响起的时候,王丽华正在加班。
"王女士吗?我是李明的班主任刘老师。"
"刘老师,您好,明明还好吧?"王丽华心里突然有种不祥的预感。
"王女士,您先别着急,李明他...在旅行途中失踪了。"
电话里一阵沉默。
"什么?"王丽华的声音颤抖着,"您说什么?"
"今天下午李明一个人去拍照,然后就失踪了,我们和当地搜救队找了一整天都没有找到。"刘老师的声音也很沉重。
王丽华感觉天旋地转,手机差点掉在地上。
"不可能...这不可能..."她喃喃地说,"我儿子昨天还给我打电话呢..."
"王女士,您赶紧来新疆吧,这边的搜救还在继续。"
挂断电话后,王丽华整个人都崩溃了。
她立刻请假,连夜订了飞往乌鲁木齐的机票。
在飞机上,她一夜未眠,脑子里全是李明的音容笑貌。
"明明从小就很乖,很听话,怎么会出这种事呢?"她在心里一遍遍地问着。
第二天上午,王丽华赶到了赛里木湖。
看到她憔悴的面容,刘老师心里很愧疚。
"对不起,王女士,都是我们没有照顾好李明。"
王丽华握住刘老师的手,眼中含着泪水。
"刘老师,您别这么说,您也不容易。现在最重要的是找到我儿子。"
搜救队向王丽华详细介绍了搜寻情况。
"我们已经搜索了方圆十公里的区域,动用了搜救犬、无人机、潜水队,但暂时还没有发现线索。"
"那我儿子到底去哪里了?"王丽华的声音颤抖着。
"您放心,我们会继续搜寻的,不会放弃任何希望。"搜救队长安慰她。
王丽华来到李明最后出现的山顶,仔细地查看着每一寸土地。
"明明...明明...你在哪里?"她对着空旷的山谷大声呼喊。
除了回音,没有任何回应。
07
接下来的两天,搜救工作全面展开。
搜救队扩大了搜索范围,甚至动用了直升机进行空中搜寻。
当地牧民也加入了搜救队伍,他们对这片土地比任何人都熟悉。
"小伙子会不会迷路走到更远的地方去了?"一位哈萨克族牧民提出建议。
"有可能,我们继续扩大搜索范围。"
但是,随着搜索范围的扩大,希望反而越来越渺茫。
这里是高原地带,夜间温度很低,如果李明真的迷路了,在野外过夜是非常危险的。
王丽华每天都守在湖边,眼睛肿得像桃子一样。
"阿姨,您要保重身体啊。"同学们轮流劝说她。
"我不能离开,万一明明回来了找不到妈妈怎么办?"王丽华固执地摇头。
刘老师看着王丽华憔悴的样子,心里很不忍。
"王女士,您先回旅馆休息一下吧,有消息我立刻通知您。"
"不,我要等在这里。"王丽华的眼中透着坚定,"明明从小就胆子小,他肯定会害怕,我要让他知道,妈妈在等他。"
第二天晚上,当地气象部门发布了降温预警。
"今晚会有强冷空气,温度可能降到零下几度。"
搜救队长找到王丽华,语重心长地说:"王女士,如果李明真的在野外,这样的温度..."
他没有说完,但意思已经很明白了。
王丽华浑身发抖,不知道是因为寒冷还是恐惧。
"不...不会的...我的明明很聪明,他一定找到地方避寒了。"
但是她心里其实已经开始绝望了。
第三天的搜寻依然毫无收获。
参与搜救的人员开始私下讨论着一些不好的可能性。
"会不会是遇到了野兽?"
"这里有狼群,如果一个人遇到..."
"也可能是掉进了什么地缝里。"
这些议论传到王丽华耳中,如同一把把刀子扎在她心上。
傍晚时分,搜救队长找到她谈话。
"王女士,我必须实话告诉您,在这种环境下,失踪超过72小时..."
"您想说什么?"王丽华的声音如同从冰窖里发出。
"我们会继续搜寻,但是...您要有心理准备。"
王丽华听了,整个人都瘫软在地上。
她知道搜救队长的意思,但她不愿意相信。
08
第三天夜里,王丽华一个人坐在湖边,望着满天的星星。
这里的夜空非常纯净,星星多得数不清。
"明明最喜欢拍星空了。"她想起儿子曾经说过要拍摄银河的愿望。
泪水模糊了她的双眼,星空在泪光中变得朦胧。
"明明,妈妈错了,妈妈不应该让你来这么远的地方。"她对着星空自责地说。
湖水轻拍着岸边的石头,发出单调的声响。
这本来是很美的夜晚,但对王丽华来说,却是最黑暗的时刻。
她想起李明小时候的样子,想起他第一次叫妈妈的声音,想起他拿到相机时兴奋的表情。
"如果时间能倒流,我宁愿不让你学摄影,不让你来这里。"她哽咽着说。
清晨时分,王丽华被冻醒了。
她竟然在湖边坐了一整夜。
刘老师发现她后,急忙扶她回旅馆。
"王女士,您这样下去身体会垮的。"
"没关系,我必须等他回来。"王丽华的声音已经沙哑了。
但是她心里其实已经开始动摇了。
三天过去了,没有任何线索,没有任何希望。
也许,她真的应该接受现实了。
中午时分,搜救队长再次找到她。
"王女士,根据我们的经验,失踪超过三天还没有找到的话..."
"我知道您想说什么。"王丽华打断了他的话,"您是想说,我儿子可能已经..."
"很抱歉,但这是事实。"搜救队长沉重地说,"当然,我们还会继续搜寻一段时间,但希望已经很渺茫了。"
王丽华闭上眼睛,泪水如决堤的洪水般涌出。
十八年来,李明就是她生活的全部意义。
现在,这个意义突然消失了,她不知道自己还能坚持什么。
下午,同学们过来看望她。
"阿姨,李明一定还活着,我们不能放弃希望。"张小雨握着她的手说。
"是啊,阿姨,李明那么聪明,他一定能照顾好自己的。"其他同学也安慰她。
看着这些和李明一样大的孩子,王丽华心里既感动又悲伤。
"孩子们,谢谢你们,但是..."
她想说些什么,但最终什么都没说出来。
傍晚时分,王丽华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
她找到刘老师和搜救队长。
"我想...我想放弃了。"她的声音如同蚊蚋般微弱。
"王女士..."刘老师想要劝说。
"不,我已经想清楚了。"王丽华摇摇头,"三天了,如果明明还活着,他早就回来了。既然找不到他,我也不能让这么多人继续为我们家的事情忙碌。"
搜救队长沉默了一会儿。
"那我们再搜一天,明天如果还是没有发现,就暂停大规模搜救,改为例行搜查。"
王丽华点点头,表示同意。
当天晚上,她给远在山东的弟弟打了电话。
"小军,姐姐可能要回去了。"
"找到明明了吗?"弟弟急切地问。
"没有..."王丽华的声音哽咽了,"可能永远都找不到了。"
电话那头传来弟弟的叹息声。
"姐,你坚强一点,我明天就来接你。"
"不用了,我自己能回去。"王丽华强忍着眼泪,"你照顾好爸妈,别让他们担心。"
挂断电话后,王丽华觉得浑身的力气都被抽空了。
她真的要放弃了吗?
她真的要承认儿子再也回不来了吗?
09
第四天清晨,王丽华早早来到湖边。
这是她决定离开前的最后一天,她想在这里多待一会儿。
也许,这是她和儿子最后的联系了。
湖水依然那么蓝,那么美,但对她来说,这里已经成了伤心地。
"明明,如果你还活着,听到妈妈的话,就给妈妈一个信号吧。"她对着湖水轻声说道。
微风吹过,湖面泛起涟漪,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发生。
上午,搜救队进行了最后一次大规模搜寻。
直升机在天空中盘旋,搜救人员在地面上仔细搜查,潜水员再次下到湖中。
王丽华站在岸边,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每一个搜救人员,希望能从他们的表情中看到一丝希望。
但是,所有人的脸上都写着同样的结果:没有发现。
中午时分,搜救队长走向王丽华。
她从他的表情中已经知道了答案。
"很抱歉,王女士,我们尽力了。"
王丽华点点头,努力让自己保持冷静。
"谢谢您,谢谢所有人,你们已经做得够多了。"
下午,同学们和刘老师准备启程回家。
毕业旅行已经变成了噩梦,没有人愿意继续待在这里。
"阿姨,您和我们一起回去吧。"张小雨含着泪说。
"你们先回去吧,我想一个人待一会儿。"王丽华摇摇头。
她需要时间来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
送走了同学们,湖边变得安静下来。
王丽华独自坐在岸边的石头上,看着夕阳西下。
太阳缓缓落向远山,把湖水染成了金黄色。
这样的美景,李明一定会很喜欢的。
可是,他再也看不到了。
夜幕降临,王丽华依然坐在湖边。
她想起了李明小时候的样子,想起了他们母子相依为命的日子。
"明明,妈妈对不起你,妈妈没能保护好你。"她轻声说道。
星星一颗一颗地出现在天空中,银河横贯夜空。
这是李明梦想拍摄的星空,但他永远无法实现这个愿望了。
王丽华坐了一整夜,等待着黎明的到来。
这是她在赛里木湖的最后一夜,明天她就要离开这里,回到那个空荡荡的家。
从此以后,她要学会一个人生活,一个人面对没有儿子的人生。
10
第五天清晨,王丽华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旅馆。
她要收拾行李,准备离开这个令她伤心的地方。
"王女士,您真的要走了吗?"旅馆老板娘是个善良的哈萨克族女人,这几天对王丽华很照顾。
"是的,该走了。"王丽华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谢谢您这几天的照顾。"
"孩子还没找到,您就这样走了,心里能踏实吗?"老板娘关心地问。
王丽华的眼圈又红了。
"不踏实又能怎么办?总不能在这里待一辈子。"
收拾行李的时候,王丽华发现了李明给她买的一条丝巾。
那是他用第一次卖照片赚的钱给她买的礼物。
"妈,这条丝巾的颜色很适合你。"李明当时兴奋地说。
现在,这条丝巾成了她对儿子最珍贵的纪念。
泪水滴在丝巾上,王丽华紧紧抱着它,仿佛在拥抱着儿子。
上午十点,送她到机场的车已经在门外等候了。
王丽华拖着行李箱走出旅馆,回头看了一眼赛里木湖的方向。
蓝天白云,湖光山色,一切都还是那么美丽。
但是对她来说,这里已经成了永远的痛。
"明明,妈妈要走了。"她在心里默默地说,"如果你还活着,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如果你已经...妈妈会好好活着,直到有一天我们再相见。"
司机把行李放进车里,催促她上车。
"王女士,我们该出发了,不然会误了飞机。"
王丽华深深地吸了一口赛里木湖的空气,然后转身向汽车走去。
就在她刚要上车的时候,身后突然传来一个声音。
"王女士!等一等!"
王丽华回头一看,是当地搜救队的一个队员跑了过来。
"怎么了?"她的心跳突然加速,"是不是有李明的消息了?"
"不是的。"队员摇摇头,"我只是想给您这个。"
他递给王丽华一个小包。
"这是什么?"
"是我们在搜寻过程中发现的一些东西,虽然不确定是不是您儿子的,但觉得应该给您。"
王丽华颤抖着打开包裹,里面是一张内存卡。
"这是在哪里找到的?"她急切地问。
"在湖边的一块石头缝里,可能是被水冲上来的。"队员解释道。
王丽华紧紧握着这张内存卡,仿佛握着一线希望。
"能不能帮我看看里面有什么?"
队员拿出一台相机,将内存卡插了进去。
屏幕上出现了熟悉的画面:赛里木湖的风景照片。
王丽华立刻认出了李明的拍摄风格。
"这是明明拍的!"她激动地说,"这一定是明明拍的!"
"您确定吗?"
"我确定!"王丽华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这证明明明还活着!他一定还活着!"
司机看着这个情况,询问是否还要去机场。
"不去了!"王丽华坚决地说,"我不走了!"
她重新拖着行李箱回到旅馆,心中充满了新的希望。
也许,奇迹真的会发生。
也许,她的儿子真的还活着。
王丽华决定继续等待,无论等多长时间,她都要等下去。
11
王丽华拿着内存卡回到旅馆,迫切地想要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
旅馆老板娘借给她一台电脑,王丽华颤抖着手插入内存卡。
屏幕上出现了数百张照片,全部是李明在赛里木湖拍摄的作品。
前面的照片都很正常:湖景、山脉、草原、牛羊、毡房...
但是当她看到最后几张照片时,整个人都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