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个人账户进账要是超过一定数额,就得小心了。
有人说这比房价下跌还让人懵,毕竟房子是明面上的资产,但收入多少,很多人总觉得这是自己的隐私。
说实话,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个人账户进账多少会被关注,根据规定,有几类交易会被重点关注。
现金交易一天内超过5万,公对私转账超过200万,私户境内转账超过50万,境外转账超过20万。
也就是说,如果你一天内通过个人账户收到的现金超过5万,或者境内转账超过50万,就得注意了。
这个标准对做生意的人来说其实不算很高,有时候一笔货款就超了。
你可能想问,为什么突然查得这么紧,其实道理不复杂,国家税收征管系统升级了,现在是大数据时代,什么都能查到。
有个案例很典型,有一个网红主播有300多万粉丝,商品经常卖断货,但个人所得税申报额却很低,2022年只申报了3488元,前两年甚至是零申报。
税务部门通过大数据比对发现了异常,一查发现她三年里把近3亿元的直播收入转移到了个人账户。
最后不但被追缴税款,还有滞纳金和罚款共1348万。
还有个企业,从2019年到2022年通过个人账户收款未申报纳税,共少列收入8200多万,最后被追缴税款并处一倍罚款,总计1200多万。
正因为这类事情不少,所以监管才越来越严格。
很多人可能以为只有银行账户被监控,那就想简单了,现在通过微信、支付宝这些第三方支付机构进行的大额交易,同样会被查到。
央行早就发过文件,要求非银行支付机构也需要提交大额交易报告,所以别以为用微信、支付宝收款就没事了,实际上同样在监管范围内。
可以看到,高收入和高净值人群是重点对象,两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里就明确说了,要依法加强对高收入高净值人员的税费服务与监管。
对逃避税问题多发的行业、地区和人群,还会根据税收风险适当提高抽查比例。
对那些隐瞒收入、虚列成本、转移利润以及利用税收洼地、阴阳合同和关联交易等逃避税行为,打击力度会更大。
很多小微企业主习惯用个人微信、支付宝收取货款,风险也很大,比如增值税风险、企业所得税风险、个人所得税风险和企业管理风险。
用个人微信、支付宝长期收取款项,会导致公私财产不分,如果企业出现资不抵债,股东要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得用个人资产偿还公司债务,这就有点得不偿失了。
说到底,只要正常申报收入,缴纳税款,风险是可控的。
普通上班族,主要收入就是工资,那就不用太担心,月薪低于1万元的人群,年收入通常不会超过20万元的监控线。
即使超过,工资收入的个税处理通常较为规范,也不会面临太大的补税压力。
监管的重点主要是那些有经营收入、投资收入或其他非工资性收入,又没有正常申报纳税的人群。
税收是公平性的问题,每个人都依法纳税,市场环境才能更加公平。
最近几年经济形势复杂,国家需要财政收入来保障公共服务和民生支出,税收征管加强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所以啊,如果你有个人账户收款行为,尤其是金额较大的,最好早点规范起来,该申报的申报,该纳税的纳税,不要等到被查到了再补救,那时候可能就晚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