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提要: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9月11日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据报道,墨西哥计划对中国等国生产的汽车和其他产品征收高达50%的关税,请问外交部有何回应?
林剑回答:中方始终倡导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反对各种形式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以及歧视性、排他性措施,坚决反对在他人胁迫下以各种名目对华设限,损害中方的正当权益。我们会根据实际情况坚决维护自身权益。
有一个答案也许很多人都没有想过,为何现在全球的贸易分歧这么大,有没有人能站在中立的角度去看看西方、东大、还有新兴经济体之间那些贸易的事呢?请各位耐心看下去:
我们说,一个国家要进入现代化,要成为一个外汇储备丰足,经常性账户长年盈余的有影响力的国家,一般只有三种可能,第一是金融立国、第二是资源立国、第三则是工业立国!第一种典型的英国、美国;第二种则是俄罗斯、澳大利亚、沙特;第三其实只有中国,但也能算上德国、日本、韩国!
为什么只有这三种模型,而不是农业做大做强呢,其实农业方面也确实有人做大做强,那就是农业工业化大国美国,其它国家的农业天花板被美国压着了,很难在数量、质量、价格上超越美国;而没有这三种比较优势,就谈不上通过农业去做大最强,同理,资源国家一般地广人稀,金融国家一般掌握世界流动性定价权,因此,这几种模型都很难让一般国家能够实现民族崛起,国家富裕!
而服务业立国,发展中国家能成的更少了!
因此,唯有工业化,才有可能通过机器实现规模经济和比较优势,凭空打造成出在数量、质量、价格上拥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收益行业,并且能够解决庞大的就业问题,实现劳动力价格的转换!所以,几乎所有国家希望的经济升级方向,都是实现强势工业化!
然后,当下的世界,我们已经几乎打破了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提出的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理论,因此我们看到,一个依托集中型区域经济带,分散型全国工业带的经济体,已经基本实现了内部工业闭环、并在内贸的基础上,发展处在数量、质量、价格上的世界级工业天花板,这意味着我们在工业上形成了和美国在金融、农业上几乎一致的地位,对于其他经济体而言,靠寻常的工业化崛起路径,已经几乎成为了奢望,就算是欧美也已经“工业去雄”,空有原研,但没有基础制造,想的出、设计的出、却生产不出;更不要提越南、伊朗、墨西哥之类的所谓新兴工业制造体!
因为我们不同于90年代的日本、我们的国际化分工远没有大规模开始!我们的核心技术、主要生产依然集中在国内,比较优势也在国内(在国外就不用内卷了),我们大部分情况下没有把境外当成“制造外包”中心,而是依然将新兴市场作为主要的“商品分销枢纽”!这也就是为什么和我们合作,我们没有什么附加条件,仅仅只要一个自由贸易协定就能好好做朋友的原因!
那么,没有能力实现工业化竞争力的国家怎么办?答案也很简单,要么依托金融、资源维持内需,创造出消费循环性经济;要么,就是不断对外投资,用别的国家的发展红利,弥补自身经济的增长不足;当然,还有一些就撤店成为一个靠天吃饭、深陷转型泥潭的衰落经济体!
然而,这三种模式,都需要一个前提:借债!不管是内债、还是外债,另一个就是拉股票,让居民维持消费,本质上都是透支明天!因为,没有债务驱动,就无法维持增量补充,其核心价差不是被自己国内的中间商吃了,就是贡献给了工业国的出口商!所以,债越发越多,最后形成全球性的债务陷阱!
这里面的核心就是没有了工业化能力,而又维持传统的货币体系!
我们再回到墨西哥的市场问题中来,我认为这个现象,可能会在全球部分经济业陆续出现!首先说明下,这次的加税不是单单指向中国,也包括韩国等!
表面上,此举被普遍认为是对美国施压的回应。因为,自特朗普政府以来,美国多次以《美墨加协定》(USMCA)为筹码,要求墨西哥配合对华贸易限制,以构建 “北美堡垒” 抵御中国产品流入。前不久,特朗普曾威胁对墨西哥进口商品加征 25% 关税,迫使墨西哥在贸易政策上与美国保持一致,墨西哥此次加税被视为向美国示好,以换取美方在关税豁免或其他领域的让步。
而墨西哥政府也声称,加税旨在保护本国制造业和 32.5 万个就业岗位,尤其是汽车、纺织、钢铁等受冲击较大的行业。根据墨西哥相关报道,中国汽车在墨西哥市场的价格较当地产品低 20%,且 2025 年上半年中国对墨汽车出口同比增长近四分之一,对本土产业形成竞争压力。
此外,加征关税预计每年可为墨西哥带来约 37.6 亿美元的额外收入,以缓解财政压力。
但这些都是表面问题,实际上,墨西哥只是在供应商和下游终端客户中选择了下游市场,其本身也想成为制造业大国,但前面说过了工业化需要价格、数量、质量,但现在的墨西哥怎么可能和东亚经济体比拼这些?
墨西哥作为北美供应链的核心节点,其关税政策可能迫使跨国公司重新评估成本结构,而在中南美能符合墨西哥市场优势的经济体,几乎没有!
在贸易层面,中国是墨西哥第二大贸易伙伴,2024 年双边贸易额近 1100 亿美元。中国对墨出口的电子元件、汽车零部件、纺织品等将面临价格竞争力下降的风险。比如,轻型汽车关税从 20% 提高至 50%,可能导致中国汽车在墨市场份额缩减 30% 以上,我国汽车的价格和质量比较优势将被关税拉平!
而中国企业在墨西哥的投资项目(如比亚迪、福耀玻璃)已因政策变动暂停或调整,投资信心有可能受挫。此外,墨西哥若进一步限制 IMMEX 计划的滥用(是一项进口关税递延或免除的政府计划,为在墨西哥从事制造或加工计划的授权公司提供福利),依赖该计划的中企将面临更高的原材料进口成本。
韩国也面临相似的问题,其在墨西哥的投资集中于汽车零部件和电子产业。美国对墨西哥加征关税的连带效应已导致韩企成本上升,而墨西哥的新关税政策将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当下,韩国钢铁对墨出口占其总量的 7.8%,若无法通过 IMMEX 计划抵消关税,企业可能被迫调整供应链布局。
消息发布后,墨西哥声称其措施符合 WTO 规则,援引 “区域经济安排” 例外条款,仅对非自贸协定国家加税。然而,中国商务部指出,即便在世贸框架内,单边加税仍可能被视为对霸凌主义的妥协,损害多边贸易体系。
未来,不排除我们会进行相关反制,而且加税将导致墨西哥进口商品价格上涨,推高国内通胀。而中国作为墨西哥原油、牛油果、蓝莓等农产品的主要买家,可能通过反制措施减少进口,直接影响墨西哥出口收入和相关产业链。
最后,新兴经济体如何在神仙打架的世界贸易新格局中存活下来,这个问题真难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