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9日,在笃学楼三楼学术一厅成功召开了都匀二中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教研工作会议。本次会议旨在全面部署新学期的教学与教研重点工作,明确方向,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为新学期教育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开展奠定坚实基础。会议由廖喜龙副校长主持,校党委书记冯志勇、校长庹忠富、教科处、教务处负责人、各学科教研组长及备课组长共同出席了会议。
夯基固本,赋能未来
科教处翁昌燕主任就新学期教研重点工作进行了详细安排:
一、启动“青蓝工程”结对工作:本学年将继续深化“青蓝工程”,为新入职及青年教师配备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制定清晰的培养计划与考核标准,旨在通过传、帮、带加速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二、规划学期大教研活动:对各教研组本学期的校级大型教研活动做出整体安排,要求活动主题鲜明、内容充实、形式创新,确保教研实效。
三、开展“AI赋能教学”培训:为顺应教育数字化转型趋势,本学期将重点组织人工智能技术赋能课堂教学的系列培训与实践探索,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四、筹备青年教师教学赛课:计划举办校级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以赛促教、以赛促研,为青年教师提供展示才华、相互学习的平台。
五、对接县中教学教研活动:积极组织参与县域内教学教研交流活动,学习兄弟学校先进经验,展示我校办学特色。
六、组织研究性学习校级汇报:对各年级研究性学习成果进行阶段性总结与校级展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深化机制,强师提质
教务处王威懿主任围绕“深化校本教研,提升教学质量”核心,重点解读了新学期工作思路与要求:
一、推行“1239”校本教研机制
明确1个目标:一切教研活动服务于教学,核心在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保证2次活动/周:确保每周两次扎实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
聚焦3类工作:统筹做好常规教研、重点攻关与创新探索三类教研工作。
落实“9个一”工程:以九项具体抓手(如:一次高质量集体备课、一次深度听评课等)确保教研活动落地生根。
二、贯彻“一年高考三年抓”思路:强调基础年级与毕业年级教学的整体性与连贯性,要求各年级教学要有前瞻性,及早渗透高考要求。
三、推进校本课程建设:鼓励各教研组结合学科特点与学生需求,积极开发与完善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四、加强教育方针学习:要求全体教师深入学习领会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正确方向。
五、强化教师业务能力督导:将围绕学科素养理解、教学设计实施、说课、板书、高考研究、资源整合、作业设计、命题能力、数据分析、信息技术应用、学生管理与关爱、课题研究等12项关键业务能力,加强对教师的指导与过程性督导,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素养与专业化水平。
六、周密部署高考备考:对新一届高三年级的高考备考工作提出了初步要求与规划,强调科学备考、精细管理。共计对17项具体工作进行了安排。
把舵定向,守正创新
校党委书记冯志勇同志作总结讲话。书记首先肯定了科教处、教务处的新学期工作计划,认为其内容全面、重点突出、措施具体。随后,书记提出三点重要指示: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牢记育人使命。要求全体教学管理干部和教师深刻认识新时代教育的责任与使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二是聚焦质量核心,狠抓工作落实。强调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命线,要求各项计划不能停留在纸面,必须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强化督查、确保实效,特别是要抓好“1239”机制的运行和教师关键能力的提升。
三是勇于改革创新,顺应时代发展。鼓励大家积极拥抱教育变革,特别是要探索AI等新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同时要扎实做好“青蓝工程”、赛课等传统优势项目,守正创新,推动学校办学水平再上新台阶。
本次会议系统规划了新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明确了目标、任务与路径,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力量。廖喜龙副校长要求各教研组、备课组长及时传达会议精神,组织组内教师认真学习研讨,制定本组详细工作计划,确保会议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共同开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新局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