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晚WTT澳门冠军赛,世界排名第二的王楚钦3:1击败丹麦老将格罗特晋级,却在第四局7:0领先时故意将球打飞送分,避免打出11:0,随后格罗特主动放弃比赛,双方开启表演赛模式。这场看似温情的“让分”操作,瞬间引发全网争论——到底是顾及对手尊严的体育美德,还是辜负观众期待的失职?
比赛开场的节奏并不像最终比分那样一边倒。第一局格罗特打得积极主动,王楚钦明显有些慢热,跟不上对手的进攻节奏,格罗特凭借更果断的出手以11:7先声夺人。但从第二局开始,王楚钦迅速调整状态,无论是正手进攻还是反手衔接都明显提速,格罗特很快陷入被动,王楚钦连赢两局,将大比分反超为2:1。
到了第四局,比赛彻底进入王楚钦的节奏。格罗特几乎完全失去抵抗能力,只能被动防守,比分一路被拉到7:0。就在所有人以为会出现11:0的悬殊分时,争议一幕出现了:面对格罗特的发球,王楚钦明明有机会正常回球,却突然侧身选择暴力抽球,球直接飞出界外,主动送给对手1分,比分变成7:1。接下来王楚钦发球,格罗特接发后已无心恋战,王楚钦轻松再得2分。最后阶段,两人干脆停下了竞技对抗,转而在球台下方玩起球的旋转,彻底把比赛变成了表演赛,最终王楚钦以11:2拿下这一局,锁定晋级资格。
两人过往的交手记录也让这次放水更具讨论性。2023年澳门冠军赛上,格罗特曾爆冷淘汰王楚钦,除此之外,王楚钦对阵格罗特保持全胜,实力上本就占据明显上风。第四局比赛中,格罗特多次露出无可奈何的沮丧神情,显然已清楚双方实力差距过大。而王楚钦选择放水的时机也耐人寻味——当时再赢3分就能来到10:0,后续凭借发球优势,完全有机会打出11:0,他却偏偏在7:0时“松手”,主动打破了竞技的连贯性。
网友的观点很快分成两派。一部分人认为王楚钦此举体现了体育道德,11:0的比分太过刺眼,很容易伤害对手的自尊心,主动让分是给老将留足面子,是成熟运动员的表现;另一部分人则坚决反对,认为运动员站上赛场就该全力以赴,这才是对赛事、对观众的基本尊重,王楚钦的放水让格罗特直接放弃抵抗,比赛失去了原本的竞技性,对花钱买票到现场的观众尤其不公平。
但很少有人注意到,这场“放水留面”,或许藏着一种居高临下的轻视。王楚钦默认格罗特承受不了11:0的结果,默认对手的心理承受力薄弱,这种“替对手着想”,本质上是把自己放在更高的位置上“施舍”尊严。要知道,格罗特能在去年爆冷击败王楚钦,本身也是历经无数赛场的老将,他或许更想要的是一场全力比拼后的坦然认输,而非带着“被让分”的标签结束比赛——这种刻意的“留情”,反而让他的失利更显尴尬,像是被对手判定“不配完整打完一局”。
更关键的是,职业赛事的核心价值从来都是竞技的真实性,王楚钦的操作恰恰打破了这种平衡。观众不管是守在屏幕前还是坐在赛场里,想看的是顶尖选手每一分的拼抢、每一个球的博弈,是体育竞技中“强者恒强”的真实呈现,而非提前安排好的“温情戏码”。第四局7:0的比分,本是王楚钦调整状态后实力的正常体现,是比赛进入高潮的节点,可放水之后,原本紧张的竞技氛围瞬间消散,变成了毫无对抗性的表演,这不仅让这一局的价值大打折扣,也让整场比赛的专业性打了折扣,就像一场电影看到关键剧情,突然被告知“后面不用认真看”,观众的期待感被瞬间浇灭。
其实,真正的体育精神,从不是刻意回避悬殊比分,而是无论领先多少,都保持对每一分的敬畏;无论对手强弱,都给予全力以赴的对待。王楚钦的初衷或许带着善意,但在职业赛场上,“全力竞技”才是对对手、对观众、对这项运动最根本的尊重。
你觉得职业乒乓球比赛中,选手应该故意放水避免11:0,还是坚持全力竞技哪怕打出悬殊比分?欢迎说说你的看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