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行进中国丨一根葫芦藤蔓“牵”起的致富链

0
分享至

人民网“行进中国”山东调研采访团

一到金秋时节,山东聊城东昌府区堂邑镇路庄村便被葫芦“霸占”了。家家户户都在忙着给葫芦去皮、晾晒,泛着青白色的白皮葫芦接受着暖阳的洗礼。街道两旁的店铺里陈列着形态各异的葫芦工艺品,更是令人目不暇接。


葫芦种植户正在晾晒葫芦。张振祥摄

得益于充足的水资源和独特的土壤、气候条件,东昌府在历史上就以盛产质量上乘的葫芦而闻名。截至目前,东昌府区葫芦种植规模达3万余亩,涉及种植户5000余户,葫芦销售额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5%,年综合效益达26亿元。

堂邑镇路庄村的发展轨迹则是近年来当地葫芦产业提质升级的典型代表。“经过市场考察,我发现‘天津嘴’葫芦品种附加值高,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便果断引进了。”35岁的郝洪乐作为村里第一个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如今已经成为当地葫芦种植的领军人物。他站在自家的葫芦种植示范田里,自豪地介绍道:“我今年种植的葫芦面积接近6亩地,预计能卖60万左右。”

“一个好的葫芦工艺品,首先必须种植环节就打好基础。”在郝洪乐看来,过去葫芦种植靠经验,现在得靠科学。他潜心钻研种植技术,通过种子提纯、改良土壤肥力、优化灌溉方式以及精准控制光照时长,成功提升了“天津嘴”葫芦的品质与产量。


返乡创业大学生郝洪乐在管理自家葫芦田。堂邑镇党建工作办公室供图

葫芦种植只是第一步,加工环节才是提升附加值的关键。“我们这儿的葫芦雕刻技艺已有数百年历史。在2008年,东昌葫芦雕刻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路庄村“难得葫途”工作室负责人莫俊玲介绍,“一个普通的葫芦可能只卖几十元,但经过艺术加工,可以卖到几千元甚至上万元。”

“学习葫芦雕刻每一项都不简单,但如果想做好的话也不难,关键是坚持。”回想起在聊城大学开课的经历,堂邑镇葫芦雕刻传承人于风刚感慨道:“年轻人的创新思维非常强,我从他们那儿借鉴到了很多创新点,也希望年轻人们能多去了解非遗,推动东昌葫芦的发展。”

“老一辈的烙画技艺是珍贵遗产,但我想让它更富表现力。”莫俊玲从嫁到路庄村就开始从事葫芦艺术加工,在传统烙画技术的基础上,她投入了大量时间与精力钻研创新,成功将传统烙画升级为墨刻技法。先用铅笔起稿,再用刻刀精雕细琢,线条笔走龙蛇。她的创新作品一经推出便成了市场宠儿,最贵的一个定制墨刻葫芦卖出了8000余元的高价。

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的结合,让葫芦从日常用品变身艺术品。“过去我们主要做传统题材,现在不断创新,包括卡通人物、现代图案等,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一位正在作坊里给葫芦烙画的师傅说道。


堂邑镇路庄村各式工艺葫芦。李新民摄

“我们依托人才服务工作站,采用师带徒的方式,开展葫芦雕刻、种植等技术培训。今年以来,共开展50次技术培训,培育葫芦种植、加工、文化传承等领域人才500余名,培养和带动400余名农民成为乡村‘土专家’。”堂邑镇党委副书记李贺说。

“家人们看这个葫芦,形状饱满,皮质光滑,上面的烙画是我们老师傅纯手工制作的……”26岁的郝学坤正在直播间里热情地向网友展示着手中的葫芦工艺品。大学期间,他拍摄的一条“路庄葫芦大集”视频就获得了20万+的浏览量。毕业后,他回乡做起了葫芦电商直播,一场直播销售额可达数万元。

在当地,像郝学坤这样的电商主播还有很多。据统计,堂邑镇葫芦线上年销售额高达12亿元,线下销售额6亿元,电商销售已成为主要销售渠道。包装设计、物流运输、摄影美工等配套服务随之应运而生,形成了完整的产业生态。

李贺表示,东昌府区堂邑镇为此制定了《农村电商奖励扶持办法》,设立农村电商发展基金,针对年销售额10万元以上的电商业户,采用以奖代补的形式扶持发展;同时,采用“葫芦一件事”服务模式,让“小葫芦”串起政务服务“大便利”,为葫芦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葫芦电商正在进行直播销售。堂邑镇党建工作办公室供图

产业的兴盛也带动了文化繁荣。截至目前,当地已连续举办16届葫芦文化艺术节,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和采购商。“我们还建设了集葫芦文化主题博物馆、种植、文创、研发基地于一体的中华范制葫芦文化园,展示不同地域的葫芦文化特色与工艺精华,每年接待各地游客30万人次。”堂邑镇党委书记段先锋介绍。

一刀一刻皆传承,一网一电汇新篇。一个个葫芦,正在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带动农民增收的“黄金产业”。“我们将继续依托产业优势,推动葫芦产业向高端化、精品化发展,建设示范性、标杆性的葫芦产业发展区。”段先锋表示。(郑昕桥)


点击进入专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这个波斯人的名字,成了无数程序员的梦魇!

这个波斯人的名字,成了无数程序员的梦魇!

码农翻身
2025-09-16 08:59:29
中国亮出终极底牌!一旦俄罗斯战败,三项惊天举动将改变世界格局

中国亮出终极底牌!一旦俄罗斯战败,三项惊天举动将改变世界格局

诗意世界
2025-09-12 21:53:32
美记:小卡健康问题在内部被视为最高机密 快船许诺对此保持沉默

美记:小卡健康问题在内部被视为最高机密 快船许诺对此保持沉默

直播吧
2025-09-18 06:40:06
魏建军:电动车如果叫新能源车,那空调也是新能源空调……

魏建军:电动车如果叫新能源车,那空调也是新能源空调……

柴狗夫斯基
2025-09-16 10:24:37
内娱第一“扶弟魔”,一人养全家,出道九年还买不起一个厕所?

内娱第一“扶弟魔”,一人养全家,出道九年还买不起一个厕所?

洲洲影视娱评
2025-09-17 19:59:28
哈马斯崩溃前兆!大量高官求携带全家逃离被拒,哪怕一人走也不行

哈马斯崩溃前兆!大量高官求携带全家逃离被拒,哪怕一人走也不行

国际情爆猿
2025-09-15 00:03:59
许妈直播曝重大进展,多项事宜已办妥,郭威经济受阻,田静哽咽落泪

许妈直播曝重大进展,多项事宜已办妥,郭威经济受阻,田静哽咽落泪

水泥土的搞笑
2025-09-17 14:03:58
亚冠二级联赛:5-0,胜利队开门红,20岁新星无敌一条龙,C罗缺席

亚冠二级联赛:5-0,胜利队开门红,20岁新星无敌一条龙,C罗缺席

侧身凌空斩
2025-09-18 04:10:26
五旬老汉一年间迷倒100名女性,上到50下到20,只因掌握独家技巧

五旬老汉一年间迷倒100名女性,上到50下到20,只因掌握独家技巧

历史八卦社
2025-03-15 23:52:07
英格兰公开赛爆冷!肖国栋遭绝杀金左手被血洗,沃顿周跃龙进16强

英格兰公开赛爆冷!肖国栋遭绝杀金左手被血洗,沃顿周跃龙进16强

世界体坛观察家
2025-09-18 00:42:13
绿捷公司来头不小,上海虾仁炒蛋上热搜,网传供应上百家中小学!

绿捷公司来头不小,上海虾仁炒蛋上热搜,网传供应上百家中小学!

眼光很亮
2025-09-18 03:52:25
国家一级演员,当了院长比西门庆玩的还花,潜规则女演员、画家

国家一级演员,当了院长比西门庆玩的还花,潜规则女演员、画家

叙说
2023-10-01 10:00:03
关晓彤微博发文,疑官宣与鹿晗分手在10月!

关晓彤微博发文,疑官宣与鹿晗分手在10月!

默默有话说
2025-09-17 18:56:18
因空管员睡着,法国航班在空中滞留一小时

因空管员睡着,法国航班在空中滞留一小时

参考消息
2025-09-17 11:10:53
裁判负责人罗基:恩昆库倒地首次接触是点球,VAR强行引导主裁判

裁判负责人罗基:恩昆库倒地首次接触是点球,VAR强行引导主裁判

直播吧
2025-09-18 00:36:28
网传京东“服装真5折”将升级回归 耐克、阿迪达斯等一线大牌云集

网传京东“服装真5折”将升级回归 耐克、阿迪达斯等一线大牌云集

潮汐商业洞察
2025-09-17 17:38:31
吃饭也要讲政治

吃饭也要讲政治

特例的猫
2025-09-16 16:59:35
裁判评议:李可对王大雷的接触不构成犯规,汪海健进球有效

裁判评议:李可对王大雷的接触不构成犯规,汪海健进球有效

雷速体育
2025-09-17 23:18:42
“痴情王子”费玉清:曾为初恋终生未娶,最后与56岁闺蜜相伴终生

“痴情王子”费玉清:曾为初恋终生未娶,最后与56岁闺蜜相伴终生

蜉蝣说
2025-09-17 10:32:09
越闹越大!汤家凤开喷于东来:买你东西,不代表认可你的价值观!

越闹越大!汤家凤开喷于东来:买你东西,不代表认可你的价值观!

青青子衿
2025-09-18 02:37:31
2025-09-18 06:51:00
金台资讯 incentive-icons
金台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
1437136文章数 20052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以色列总理称中国对以色列“信息围堵” 中方回应

头条要闻

以色列总理称中国对以色列“信息围堵” 中方回应

体育要闻

海港半场丢三球0-3神户胜利船 亚冠精英联赛5连败

娱乐要闻

第六代导演为什么没办法成为市场主流?

财经要闻

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 预计年内还降两次

科技要闻

网易评测iPhone 17系列:今年升级值得买吗

汽车要闻

以用户为锚,“听劝”的岚图一路狂飙

态度原创

教育
本地
健康
手机
公开课

教育要闻

把教育当成生意来做,把孩子当成软肋来捏?

本地新闻

云游忻州 | 慢时光!老街逛吃,烟火气超上头~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手机要闻

2025款Apple Watch全系怎么选?SE3成最大黑马​!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