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服务“三农”的主力军,近年来,农行大荔县支行立足县域农业特色,用好用活农户贷款产品包,通过创新服务模式、优化审批流程、延伸服务触角,让农贷资金“活水”源源不断流向田间地头,赋能特色产业发展。截至今年8月末,累计投放农户贷款5.9亿元,成为全省系统内唯一一家余额达15亿元的县域支行。
把乡村田野的“沃土”当作金融服务的“热土”
大荔县地处关中平原东部,黄河、洛河、渭河三河交汇,肥沃的土壤孕育了冬枣、黄花菜、设施果蔬等特色产业,也让这片土地成为关中平原的“粮仓”与“果篮”。长期以来,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的问题,如同套在农户脖子上的“紧箍咒”,制约着农业产业的提质增效。
“以前想扩大种植规模,要么找亲戚朋友凑钱,要么被民间借贷的高利息吓退,银行贷款手续多、审批慢,等钱下来,农时都错过了。”这是大荔县赵渡镇冬枣种植户王先生曾经的无奈,也是当地众多农户面临的共同困境。
始终以服务“三农”为己任的农行大荔县支行深知金融服务不能浮在表面,必须沉下去、扎住根。为了摸清农户需求,该行扎实推行“镇村包联人”服务模式,由班子成员带队,客户经理分片包村,深入全县15个镇、270个行政村、29个社区,与农户拉家常、算细账,把农户的贷款需求、资金用途、还款能力一一记录在台账上,为精准发力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更好解决农民增收致富难题的“农行方案”奠定基础。近三年,农行大荔县支行累计投放农户贷款25亿元,增速达240%。
以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激发农业主体活力
“没想到没抵押、没担保,凭着农行的征信测评,就能从银行贷到30万元!”大荔县许庄镇李先生看到手机上的贷款到账短信高兴地说。针对抵押物不足、担保难、信息不对称等融资难题,农行大荔县支行打破传统模式的束缚,联合县农业农村局、镇政府、村委会创新建立了“村委会初评-镇政府复核-农业部门提供产业数据支撑-银行授信”“四级联动”信用评价体系,将农户的还款意愿、日常结算流水、产业种植规模、技术水平、历年收益等信息全部纳入,综合评价后授信放款,实现了从“重抵押”到“重信用”,让一大批缺乏抵押物但信誉良好的农户获得了授信额度,得到了产业贷款支持。
“银行的贷款就像‘定制款’,正好能接住我们的资金需求。”大荔县羌白镇黄花菜合作社负责人周先生说,去年合作社通过惠农e贷获得50万元贷款,扩建了烘干车间,年销售额提升了近三成。大荔县农业产业种类多、差异大,不同作物的资金需求周期、额度各不相同。农行大荔县支行针对地方不同产业特点,精准捕捉农业经营主体的季节性资金需求,按照“一业一策”“一户一策”方式定制差异化金融服务方案,先后创新推出“惠农e贷-冬枣贷”“惠农e贷-实施贷”“惠农e贷-粮食贷”“惠农e贷-商户贷”等产业集群专项信贷产品,精准赋能产业升级,激活产业动能。
“以前贷款要跑银行好几趟,填一堆表格,现在在手机上点一点,很快就到账了,太方便了!”大荔县范家镇刘女生的话,道出了“惠农e贷”数字化服务的优势。为了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农行大荔县支行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将贷款申请、资料上传、审批放款等流程全部搬到线上,让数据多跑路,农户少跑腿。同时,该行共有14个惠农服务队,配备移动展业设备,客户经理服务时,可现场帮农户完成开户、授信、放款全流程,真正让农户融资从“跑银行”变为“掌上办”。
用高效金融服务护航重点产业重点链条
农业机械化、智能化,为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聚焦农业产业链发展,涉农企业正在打通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的全链路,从单个生产环节转向农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
在大荔县,除了享誉四方的冬枣产业,沙苑子这一独具地域特色的药材作物,正借助农行大荔县支行的金融“活水”,实现从种植到加工、从研发到销售的全链条跃升。
走进大荔县赵渡镇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2000亩标准化农田,“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正让土地焕发新生。该公司作为当地沙苑子产业的龙头,从2017年成立之初的单一种植,到如今覆盖种植、加工、仓储、研发的全链条布局,背后是农行大荔县支行“一企一策”的精准扶持。针对企业扩大经营规模、保障收购加工资金的需求,农行大荔县支行高效发放200万元惠农贷款,不仅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更助力通过带动当地农户规模化种植沙苑子,引入专业设备生产沙苑子茶等产品,让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如今,作为“陕西省定制药园”,该公司在农行大荔县支行的支持下,不断深化与国内知名药企的合作,既保障了原材料的稳定供应,也让大荔沙苑子的品质得到更广泛认可。
阡陌之间,“农”情故事还在续写。农行大荔县支行将继续坚守服务“三农”初心使命,持续为农业农村发展、农户创业致富增添新动能。(通讯员:王杰、王英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