邙山之战中丢人现眼后,宇文护老实了四年,这其实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在国际上被打倒一次,国内声望需要很多时间和资源去弥补。
568年,北周的那个倔强威武的老头杨忠走了,北齐那个运气不错的混蛋高湛也走了。
569年9月,宇文护觉得北齐现在是14岁的小皇帝高纬当家,应该好欺负,又蠢蠢欲动想从北齐身上找回场子来,派齐公宇文宪和柱国李穆领兵去宜阳(秦武王时期的著名景点)附近筑崇德等五城。
这记吃不记打的玩意,河东道跟你有仇吗?你咋就这么不乐意翻它的牌子呢?洛阳战区到底哪里吸引你了,你们家在那栽了多少跟头?咋还离开它就活不了了呢?从哪里跌倒就真的要从哪里爬起来吗?这是置气了?
569年十二月,宇文宪围困宜阳,绝其粮道。
570年正月,斛律光率步骑三万救宜阳,在鹿卢交道上率先发起遭遇战,干掉2000多周军。
双方随后对峙多日,斛律光置筑统关、丰化二城以通宜阳之路随后撤军。宇文宪等追击,在安邺双方再战,周军又败,斛律光俘虏其开府宇文英,又斩首三百多。
大发输火的宇文宪不服,继续令宇文桀及其大将军梁洛都、梁景兴、赵士彦等步骑三万于鹿卢交塞断要路,再次被斛律光暴打,梁景兴临阵被杀。
北周最先指出这次战略失误的人是勋州刺史韦孝宽,这位不太得志的老将军也是因为曾是独孤信的老部下,一直被宇文家用别样的态度对待着。
韦孝宽对部下说:时过境迁,宜阳已经不是能左右战局的存在了,两国为了宜阳城的得失而劳师动众很没有必要。北齐虽然整体开始下行了,但人家也是有高人存在的,要是人家放弃崤东来争汾北,我们一定会失地的。现在应迅速在华谷和长秋修筑城池以绝其意,不能让对方把前线推进到我们的家门口,否则我们就根本打不出去。
然后,韦孝宽亲自出设计图纸、实施方案,打报告给宇文护提建议。
但是,宇文护没搭理韦孝宽的合理化建议,因为时年62岁的韦孝宽曾是独孤信的嫡系,宇文护对其也很敏感。尽管韦孝宽也曾主动示好宇文护(宇文护的老妈就是他谈判谈回来的),但宇文护因为前面劝宇文护伐齐要谨慎,又把宇文护给得罪了,被死死地按在了玉璧城晒太阳。
时间来到了571年,一切如韦孝宽所料,北齐由盖长城出身的基建狂魔斛律光率众于河东筑平陇、卫壁、统戎等镇戍十三所,韦孝宽率步骑万余会战于汾北,但没有打过。斛律光得胜军还后又率步骑五万出平阳道,攻克了姚襄戍和白亭城戍,获其城主仪同、大都督等九人,俘虏数千。
二月,宇文护派宇文宪督诸将东拒齐师,北齐同时则加码了段韶和高长恭去对战。
三月,宇文宪自龙门渡河,斛律光退保华谷,宇文宪攻拔其新筑五城,随后跟段韶等对峙。
四月,北周派宇文纯趁北面开战攻下了宜阳等九城,高纬又赶快命斛律光率步骑五万南下救火。
五月,宇文护派中外府参军郭荣城于姚襄城南(吉县西北黄河东岸)、定阳城(吉县)西筑城,段韶引兵袭周军,破之。
六月,段韶与高长恭包围定阳城。
其实这些年随着高欢、宇文泰等老一代军事将领的凋零,北周和北齐的仗都打得不太清醒,具体不点评了。就以这次为例,宜阳在战国时代是出关要塞,但现在真不是,你北周死磕个毛线,打得下就顺势拿下,打不下就不搭理呗,崤函北道不能走了?哪一次影响你出关了?北齐也是这个意思,你们跟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定阳较什么劲,打下了又如何?没打下又如何?你要去打玉璧城,要去打闻喜隘口呀,打下了你们的战略通道就打通了呀!
七月,齐军屠定阳外城,已经生病的段韶在病榻上对高长恭道:此城三面重涧险阻,并无走路,唯恐东南一处,贼若突围,必从此出,选精兵守在这个地方。高长恭按照段韶的指点,全部抓获了定阳城中的突围军,俘虏了北周的汾州刺史杨敷。
别看北齐赢了,但是他们得不偿失,因为北齐三杰之首的段韶在此战之后就病逝了。一座玉璧城可能值段韶一条命,但是十座定阳城也不值段韶一条命。段韶的死其实有点类似于缩小版的尔朱荣之死,没有段韶,很多事情北齐是镇不住的。
同月,斛律光顺利救下宜阳。但是,斛律光班师的时候不是带兵回他的辖区晋阳,而是带兵直奔首都邺城了。整个邺城都快要被吓死了。斛律光的女儿是高纬的皇后、子弟皆封侯作将,个个身居要职,具备改朝换代的硬性条件,尤其是唯一能压得住他的段韶刚刚病逝了,鬼知道他想干什么呢?
斛律光的皇帝女婿高纬赶紧下令,老丈人你给我回山西喝醋去。
斛律光表示,姑爷,兄弟们立功了,需要犒劳,你得赶快派人来犒赏他们呀,不然以后指挥不动他们了……然后继续率部前进。
朝廷还是慢了,等到使者来到斛律光的军营时,斛律光已经走到邺城西北五里的紫陌桥了。
高纬面对老丈人这么不给面子,非常愤怒,急令舍人把斛律光喊进了邺城,然后宣劳散兵。
其实这事到此可能就打止了,因为高纬这个人一则还是个孩子,二则天生因为口吃而不自信,不是那种狠起来自己都怕的人。平时不大喜欢跟人打交道,能躲在后宫愉快地玩耍就尽量躲在后宫。
但是这事被玉璧城的韦孝宽知道了,立马私下编造了两个谣言传到了邺城:“百升飞上天,明月照长安(斛律光字明月)”;“高山不推自崩,槲木不扶自举”(高家马上就要崩,斛律光这大木头要长成参天大树了),以独特的韵律和劲爆的政治花边迅速成为了邺城的流行歌曲。
记住哈,挑拨离间、煽风点火在任何时代都好使,而且是对越垃圾的人越好使!北齐的政治风暴肉眼可见地即将来袭。
但是,在这之前,独掌朝政16年的宇文护即将走到了生命尽头。在讲这位北周权臣之死前,请允许我给他尽量客观的评价:
总体上来说,这十几年他是干得不错的。大家别觉得不可思议哈。因为宇文泰托孤的基本目的就是让宇文护熬死那些武川大佬,然后让他的儿子把皇位坐稳。宇文护其实是没有辜负他叔叔的,宇文觉、宇文毓两个弟弟沦为炮灰,不能完全怪他,那俩孩子确实攻击性过强了,宇文护也是人,也会贪恋权势,也要自保。独孤信、赵贵、侯莫陈崇、杨忠、李远、韦孝宽等一大批功臣宿将被他按得死死滴,宇文护任务完成得很不错!
其实从另一个方面来讲,武川集团有很多潜在的“司马懿”,赵贵、独孤信、贺拔胜这些都是浮出水面的,还有很多没有浮出水面的,所以别看西魏六大柱国级大佬有仨是死在他手里的,但他这些年却从没有出现一次被“高平陵之变”的机会。
而且控制朝政小20年,宇文护在所有权臣之中,对那把交椅的欲望克制也是做得比较好的。他不是没想过,但他最起码能做到先守住他们宇文家的产业为主。要是碰到其他人,估计北周早就乱套了。
只是宇文护被逼走上了一条时间对他很不友好的道路。他从废杀宇文觉开始,就基本上没有回头路了,因为后面不管继位的人是谁,都不会真正地信任他,而是会仇视他。你不再是宇文家的擎天柱,而是皇位的威胁者、觊觎者。
44岁被托孤,16年的如履薄冰,杨过和小龙女都被金庸写成生离死别后再度相逢了,但宇文护的希望和生机却流逝殆尽了。他已经老了,身边的铁杆也在凋零,比如当年和他一起废帝的贺兰祥与尉迟纲都已经死了。
更为关键的是,他和宇文邕是一个生态位,什么意思呢?你的亲信其实不会明确站队,你们都是宇文家,谁赢我帮谁就行了呗!它不像尔朱荣和元子攸那种关系,跟着尔朱荣和元子攸对着干的人没啥回头路可选,即便尔朱荣死了,他们大多也只能继续跟着尔朱世隆或者尔朱兆。因为那是尔朱家和拓跋家二选一的问题,可是宇文护这里不一样,他和宇文邕本就是一家人,宇文护的亲戚也是宇文邕的亲戚,手下人不管是选择他还是选择宇文邕都可以解释为宇文家,没办法去泾渭分明。
已经隐忍13年的皇帝宇文邕已经30多岁了,这些年他真的就是吃了就睡、睡了就吃吗?即便如此,在皇位上坐了13年,他也会积累很多资源、威望、影响力……
总而言之,很多人在等宇文护老去、虚弱,等机会背叛你、清算你。很简单一个道理,一个60岁日薄西山的权臣和一个30多岁年富力强的皇帝,换你们,你们会怎么选呢?卫公宇文直是宇文邕的同母弟,之前和宇文护的关系相当近,但因为战败被宇文护处理了一下,就怀恨在心,彻底倒向了他哥哥。这样的人太多了,你宇文护都快要死了,还不给我物质满足,谁愿意跟你同床共枕、给你端茶递水?趁着风韵犹存找个30多岁人帅多金的小哥哥不香吗?
572年三月十八,宇文护从同州回长安,宇文邕文安殿接见,然后常例引宇文护到含仁殿参见太后,并对他说:太后岁数越来越大,越来越能喝,我说话不好使,哥你帮着劝劝。还从怀里拿出《酒诰》给宇文护道:拿这大道理劝老太太。
宇文护不觉得有问题,去了。因为之前宇文邕每次在宫中见宇文护时都行兄弟之礼,太后赐坐宇文护,宇文邕站一边陪着,这次像往常一样宇文护进殿后老太后赐座,宇文邕站边上,然后宇文护拿出《酒诰》开始情绪饱满地朗诵。等到宇文护读着来劲的时候,宇文邕搁旁边用玉笏(王公上朝时所执的玉制手板)给宇文护一板子抡地上去了,然后命太监何泉用御刀砍他,何泉当时已经吓尿了,这时候躲在门内的宇文直冲出来砍死了宇文护。
宇文护,小弟弟宇文直这样的小奶狗香不香?其实没有宇文直,也会有其他人,你走的本是一条不归路!
宇文邕随后迅速召见宫伯长孙览等,宣布宇文护已经被处死了,命令拘捕宇文护的儿子柱国谭公宇文会、大将军莒公宇文至、崇业公宇文静、正平公宇文乾嘉和其心腹一党的柱国侯龙恩、大将军侯万寿、大将军刘勇、中外府司录尹公正、袁杰、膳部下大夫李安等人,当天于殿中全部杀掉。
值得大家注意的是,长孙览是当年宇文觉的亲信,后来宇文毓即位后把他送给了宇文邕做好朋友,平时跟宇文护的关系也不差,但是关键时刻,他会毫不犹豫对宇文护一党挥舞屠刀的。
这种人有很多,比如宇文护死后,宇文邕召自己的五弟齐公宇文宪。这些年宇文宪深受宇文护重用,位居大司马兼小冢宰、雍州牧,是宇文护的核心班子成员。但宇文护去世后,宇文宪就帮忙去宇文护府中收兵符及诸文籍了。
这个时候,宇文护一党只有其世子宇文训在外为蒲州刺史,是一条漏网之鱼了。宇文邕连夜遣柱国宇文盛乘车传征宇文训,至同州被赐死。还记得这宇文盛是谁吗?是当年举报赵贵投诚宇文护的那位。现在去杀他的儿子带半点犹豫了吗?
宇文护的长史叱罗协、司录冯迁和所有亲信都被革职除名,宇文邕随后翻阅了宇文护的所有来往信件,将所有劝宇文护篡位的全部诛杀。
隐忍13年的宇文邕凭借突然发起的铁血手腕,用血流成河的方式,拿回了所有权力。他做错了吗?谈不上!拿回自家的权力理所当然嘛!但是宇文护真的就罪该万死吗?也不一定吧!没有宇文护,他们家能不能稳住局面还真不好说!
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宇文护虽然已经死了,但是他的影响却不是一时半会可以消除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们宇文家既靠宇文护度过了难关,也将败于“宇文护恐惧症”。
亲掌权柄之后,宇文邕活了6年,他这6年所取得的成就无可指责,促成了东西合拢、构造了南北归一的大势,标准的一代雄主的表现。包括他那个饱受后世人诟病的儿子宇文赟,其实也是一个相当优秀的孩子,政治教父般的手腕让人惊叹不已……可是,那又如何呢?当你们家连自己家的人都不敢相信了而且根基和底蕴不够的时候,你真的防得住周围的潜伏者、野心家吗?
遥想当年,司马家建立的晋朝从司马炎对弟弟司马攸严防死守开始,他们家就基本上只能自嗨一天是一天了,八王之乱后,你们家不行了,总会有人跳出来让你们靠边站的……宇文家经过宇文护这个最强宗室一过滤,很快也要便宜外人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