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瓜吃了半个月的“许荔莎许凯事件”,终于进入了最关键的司法阶段。但这场看似“复仇大戏”的闹剧,背后却是一场两败俱伤的法律豪赌。
9月11日,许荔莎晒出报警回执和律师声明,正式向造谣者亮剑。指控微博用户“xixisoso0707”等人伪造聊天记录,涉嫌诽谤罪和寻衅滋事罪。警方已经受理,这意味着事件从网络骂战升级为了刑事案件。
但蹊跷的是,就在半个月前,许荔莎自己还陷入“整蛊计划”的质疑中——被网友扒出疑似自导自演用小号刺激许凯团队。如今她却以受害者姿态报警,这个转变难免让人疑惑:维权的底气从何而来?
更值得玩味的是双方的法律博弈策略。
许凯方面至今只告了几个转发评论的博主,偏偏避开正面对决许荔莎。而许荔莎虽然高调晒出涉赌证据,却被专业人士指出转账记录无头像、视频无正脸,证明力存疑。双方都在试探对方的底线,却又都不敢all in。
这场博弈中最讽刺的是:两个当事人都面临着“一招错,满盘输”的法律风险。
若许凯赌博属实,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代言解约、戏约黄掉都是基本操作;若许荔莎的指控被证伪,她同样可能反陷诽谤罪,甚至因为伪造证据担上诬告责任。就连吃瓜转发的小网友,如果恶意P图也可能面临三年刑责。
说到底,这场大戏早已脱离了情感纠纷的范畴,变成了一个涉及《刑法》第246条、第303条的法律案件。而现在唯一能给出答案的,只有警方调查结果和司法裁决。
作为围观群众,我们最好记住: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每一个转发、每一条评论都可能成为法庭证据。与其站队吃瓜,不如等待警方通报。毕竟在法律的天平上,没有顶流明星,也没有完美受害者,只有事实和证据。
这场大戏的结局,很可能没有赢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