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精神病诊断(如DSM/ICD)基于症状,但同一诊断背后的生物学机制千差万别,导致许多治疗无效。精准精神病学旨在颠覆这一模式,为精神疾病建立一个基于生物学证据的、动态演进的新框架。
其核心路线图分为三步:
全球统一:联合各方力量,制定数据共享、方法统一的国际标准。
寻找信号:利用基因、脑成像、数字穿戴设备等“多组学”数据,发现能区分疾病亚型的生物标志物(如血液指标、大脑电路活动模式)。
临床转化:用这些生物标志物定义新的疾病亚型(“生物型”),并为之开发匹配的精准疗法,最终将新框架应用于日常诊疗。
这并非否定心理和社会因素,而是通过理解“生物学”与“经历”如何相互作用,最终实现“在正确的时间,为正确的患者,提供正确的治疗”。
该路线图由一个由临床医生、学者以及医疗组织、监管机构和行业代表组成的国际小组构思。专家表示,该系统可以在大约15年内将精准医学带到精神病学领域。
目前的诊断主要依赖对症状的主观临床评估,很少使用生物学和定量行为数据。结果就是,具有完全不同生物学异常的人可能被分到同一个诊断类别中(比如自闭症谱系障碍或抑郁焦虑共病)。
我们现在逐渐认识到,相似的症状背后可能由不同甚至相反的生物学过程驱动。而且,大多数评估依赖患者的主观报告,容易受到记忆偏差和疾病状态的影响。缺乏对症状的连续、客观评估,不仅增加了研究结果的异质性,也可能导致治疗效果不佳。
精准精神病学路线图(PPR):一个动态演进的过程
精准精神病学路线图被构想为一个动态过程,持续将新的科学证据纳入一个基于生物学的精神疾病框架中。实现这一愿景需要科学界使用统一方法和数据共享计划进行合作。
目标是让基于证据的定量生物和行为测量补充当前基于症状的精神疾病分类系统。这将实现基于此类定量指标的更精确诊断,从而准确地将异质人群分层为生物学同质的亚群,并开发出超越现有诊断界限的基于机制的治疗方法。这意味着,当前专注于体征和症状的静态诊断框架将转变为一个持续灵活、迭代演进的生物学信息框架。
图 实现精神病学精准化的愿景,既需要一个持续演进、融合科技进步的框架,也需要整个精神医疗生态系统转向一种融合临床与生物学信息的诊断框架。
如何实施精准精神病学路线图?
PPR包含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全球原则和程序的统一
就新兴数据的预测有效性达成共识
将新知识操作化到一个不断发展的生物学信息框架中
1. 全球原则和程序的统一
实施PPR需要与广泛的利益相关者合作,包括科学家、科学组织、临床医生、行业伙伴、管机构、政策制定者、资助机构、支付方、患者和教育工作者——即整个心理健康生态系统。这不仅需要不同组织层面改变思维模式,也高度依赖资助机构的协调行动。
统一不同诊断人群的研究评估和方法是非常必要的关键一步。使用统一数据和方法的项目,如精神病学基因组学联盟(PGC)和ENIGMA联盟。基于人群的研究,如UK-Biobank和ABCD研究,也将进一步推动精准精神病学相关定量生物测量的发现。
2. 识别并就相关定量生物测量达成共识
生物标志物对于构建一个包含当前症状基础诊断分类中生物学证据的生物学信息框架至关重要。
以阿尔茨海默病(AD)为例,增加的生物学理解和经过验证的生物标志物的发展已经改变了诊断框架。经典上,AD是通过尸检发现淀粉样斑块和tau缠结来诊断的;在体内,诊断基于认知障碍和功能改变。然而,生物标志物开发的进展显示,认知症状是一个长达数十年的病理过程的晚期阶段,这个过程可以使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和脑脊液(CSF)标志物来揭示。
3. 跨生物标志物、分子、电路和行为的生物系统重要性
框架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是将机制生物学驱动的假设与精准诊断和靶向治疗联系起来。
在精神病学中,具有已知因果生物学的综合征仅代表精神疾病的一小部分,例如特定精神病综合征中的NMDA受体自身抗体,或具有已知遗传病因的综合征,如脆性X综合征中的自闭症谱系症状。即使在这些罕见病例中,将遗传病因与临床表现联系起来的生物过程仍不清楚。
对于常见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和物质使用障碍,目前没有离散的因果假设,而是有多种生物学途径导致这些异质性的表型。因此,为了构建生物学驱动的假设,收集基于神经影像、神经生理学和/或数字衍生的行为测量的多模态数据,以及分子生物标志物,是势在必行的。
4. 基于机制的治疗
迄今为止,大多数神经精神药理学基于我们对大脑中神经递质系统、受体功能以及与它们相连的细胞和分子通路的理解。针对单胺能系统的药物——主要是抑郁、压力和焦虑障碍中的血清素能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以及精神病和奖励障碍中的多巴胺能系统。
随着对疾病亚型理解的加深,我们可能会在神经肽、核激素和其他非典型递质系统水平上具有更有针对性的区域和电路特异性。从表观遗传学研究、靶向RNA和非编码RNA以及蛋白质修饰方法中靶向大脑生物学的其他方式令人兴奋。
除了药物治疗,在生物学水平上理解心理治疗和/或行为治疗的机制仍然非常重要。心理治疗可能继续是一个关键过程,通过它,特定的记忆痕迹、患者历史和复杂概念(如认知信念)可以被评估和治疗。
参考文献
Kas, M.J.H., Penninx, B.W.J.H., Knudsen, G.M. et al. Precision psychiatry roadmap: towards a biology-informed framework for mental disorders. Mol Psychiatry30, 3846–3855 (2025). https://doi.org/10.1038/s41380-025-03070-5
大话精神编译,转载请联系编辑部。
投稿请联系:dahuajingshen@126.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