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胞从北京回到台湾后,不仅对大陆赞不绝口,而且从他的动作上,能清楚看到这次的大陆之行,给了他多大的震撼。
九三阅兵,这场盛大的历史回顾和国力展示活动,最近一直是全球瞩目的焦点。这个承载着无数意味的活动,不仅在大陆引发了热议,也在岛内掀起了一阵讨论的浪潮。其中,最值得提及的故事线之一,是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苑举正,与前国民党主席洪秀柱冒险赴会的经历。他们不仅作为贵宾出席了阅兵活动,更成为了各方报道的热点话题。
(苑举正对九三阅兵的赞赏一直就没停过)
首先让我们聚焦到苑举正教授。他以敏锐的思维和独特的视角,评价这场规模浩大的阅兵活动,从开始至结束,他都被强烈的震撼所包围。谈及阅兵时,他毫不吝啬地给出了极高的评价,用坚定的口吻说:“只有中国能办成这样。”这不仅是一种赞赏,更隐隐透露出更现实的对比,由他亲眼见证的大陆军事实力,已非只言片语能够描述。
或许很多人都在关注苑举正教授的表态,但其实他手上的动作,才是重点。能看到的是,他在边分享感受时,另一边则着急的将领取到的九三阅兵服务包收拾好。
要知道的是,阅兵活动结束后,苑举正教授就返回了岛内,不仅在不同场合提及这段重要经历,而且不止一次展示自己从现场获得的阅兵服务包。
(苑举正展示阅兵服务包,连主持人碰一下都不行)
尽管包里的物品不算多,却被他如视珍宝般呵护,其他人连摸一下都不行。苑教授这种“大方分享,小心收藏”的行为,虽然被部分人调侃为“可爱”,但从另一个层面讲,这是因为他的内心,被一种无可置疑的力量震撼到了,恨不得将那份体验永远留存于手心。
实际上,苑举正这次是冒着被台当局调查的风险,才来大陆观礼的,不过从他回到岛内的情况来看,他似乎并未受到任何影响。
同时,也来大陆出席九三阅兵的前国民党主席洪秀柱,也是一样。
(洪秀柱无视台当局警告赴陆观礼)
洪秀柱的身份,使得她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此前,在九三阅兵即将举行之际,台当局已迫不及待地亮出警告牌,声称若有政界人士参会,将会进行严格查办。然而,洪秀柱的果断出席,却让台当局被“当众打脸”。
阅兵结束后,台“陆委会”竟对此事态度谨慎,对外宣称没有计划对洪秀柱进行任何查办。台当局的这一“态度转变”并不突兀,反而反映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他们已经意识到自身构建的信息壁垒,正在被逐步击破,许多台湾同胞通过各种渠道,获得了对大陆的真实了解,而其中不乏一些让他们重新审视和思考的内容。
所以台当局此时进退维谷,如果表态强硬,企图惩罚这些出席阅兵的台湾同胞,很可能会激起更大的民愤,反倒助推了反对台当局的声浪。而示弱则意味着,台当局在所谓的“台独”政策上的不明智,让人看到其纸老虎般的虚弱本质。
(台“陆委会”又声称不会查办洪秀柱)
以赖清德为首的台当局,如今面临着从未有过的信任危机。台民众被困在“信息茧房”中的日子,变得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台民众,对大陆的实力表示认可,并且还对所谓“抗陆保台”嗤之以鼻。此次阅兵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揭开真相的契机,直接粉碎了台当局曾经精心构筑的有关大陆的信息迷雾。
反观大陆方面,国台办明确表示,对于任何充当“台独”打手的行为,将依法依规追责。这样的表态在过去可能只是一种常规应用,但在如今的背景下,它无疑具有更强的震慑力。这不仅是表态,更是凭借实力说话的底气,宣示着一种毫不妥协的坚定立场。
大陆实力的日益提升,不仅仅体现在军事力量的展示上,也在于政策执行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稳步增强。这场阅兵,通过展示解放军的现代化装备和演练水平,不仅在视觉上震撼了岛内民众,更通过实际行动改变了许多人根深蒂固的认知。
如今台海间的信息流通,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宽广程度。通过各种渠道,更多原本被台当局遮蔽的事实,已经在岛内流传开来。台湾民众也借此机会,更全面地了解了大陆的发展,不会再被台当局轻易的操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