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西藏科考手记

0
分享至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中国科普博览)

几乎每一年的夏季,中国科学院菌物标本馆都要全员出动,奔赴西藏进行菌物资源采集考察。究竟哪天出发,取决于当地大型真菌的最佳生长时间,而这需要根据物种分布地、雨水和天气情况等多种因素综合判断。

临近七月,菌物标本馆科考领队王科反复研究西藏地图、天气预报和历史标本记录,和西藏自治区高原生物研究所科考领队普多老师几经研讨后,最终确定了采集路线:拉萨-洛扎县-隆子县-米林市-巴宜区-波密县-察隅县-墨脱县-林芝市。我们期待沿途尽可能走一走祖国的边境,填补调查空白的区域。

本次科考依托西藏自治区重点研发及转化重点专项喜马拉雅南麓区域微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及资源利用评估项目和西藏自治区基地与人才计划项目西藏毒蘑菇资源评估与识别技术研究,兼顾我国边境微生物本底调查、毒蘑菇物种资源调查与科普影像记录三项任务。

2025年7月22日,为期19天的西藏科考正式开始了。

此次科考一行17人,跨越5300公里,追随着大型真菌的足迹,抵达10个县市、5个边境乡镇,采集标本近1500份,拍摄了上万份标本生态照和视频素材,收获颇多。


科考团队合影(拍摄于鲁朗)

出发前,团队里每个人都带着多年野外采集的底气,笃定凭借丰富经验,定能轻松应对高原环境,没人把 “高原反应” 放在心上。可现实很快给了我们一记警醒——高反从不会对掉以轻心的人手下留情,更用五花八门的“招式”,让我们挨个“领教”了它的厉害。

有人第一天还生龙活虎,穿梭林间劲头十足,第二天就被高反缠上,只能靠氧气瓶供氧、吞服布洛芬缓解不适,彻底没了往日神采;有人被高反引发的牙疼折磨,硬是“被迫”减重 19 天;还有人直接开启了“修仙”模式:白天没胃口吃不下饭,夜里又被失眠困扰,睁眼到天亮。

抵达西藏的第二天,我们按计划向科考第一站——山南市洛扎县进发,途中要翻越连绵的喜马拉雅山脉。海拔从 3000 米逐步攀升至 4000 米、5000 米,队员们随身携带的血氧仪数值也跟着一路走低,从 65、56,直至跌破 50,落到47—— 我“荣幸”地成了这支队伍里血氧值最低纪录的保持者。


采样第一天路过海拔5010米的普莫雍措,团队的第一张大合影

尽管每个人的脚步都变得沉重迟缓,呼吸也带着难以掩饰的急促,但大家身上始终透着一股执拗的劲儿:这些小插曲不过是高原给我们的“见面礼”,绝不会挡住前行的方向。我们心里都清楚,每一个“真菌人”的脚步,一旦朝着热爱的山野启程,就从没有“停歇”二字。

科考之路,向来交织着艰辛、惊险与欢笑,只是谁也没料到,这次旅程的开篇,就迎来了一记 “王炸”。

在洛扎县拉康镇外海拔 3900 米的山林间,我们一行 6 人怀揣着探索的热忱,正准备为采集工作大展拳脚。进林子前,当地老乡曾好心提醒“这一带常有熊出没”,彼时大家只当是寻常警示,未曾想危险真的近在咫尺。

当时,我正为发现一簇嫩黄透亮的珊瑚菌满心欢喜,标本馆的小杨老师突然从前方十米开外敏捷地跃下,急促喊道:“有东西,黑色的!”

经验丰富的王老师立刻安抚众人:“别怕,大概率是林中散养的牦牛。”

可小杨老师接下来的话,瞬间让空气凝固:“我看见脸了,是熊!”

我们 6 人迅速站成一排,我握紧手中唯一的 “武器”—— 登山杖,心跳如鼓。很快,一头熊伴着低沉的吼叫出现在视野里,万幸的是,它或许没留意到我们,又或是并不饥饿,竟径直从我们面前大摇大摆地走过。

事后回想,大家笑着打趣,采样第一天就经历了 “生死考验”,彼此俨然成了过命的兄弟。

若说体型庞大的野兽让人提心吊胆,那墨脱特有的 “小虫”—— 蚂蝗,也同样让人时刻提防。作为中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城,墨脱藏着独特的自然奇观:这里囊括了从赤道到极地的所有气候带,一眼便能尽览寒带至热带的迥异风光。而当地的蚂蝗,更是 “特色鲜明”,大、中、小号一应俱全,堪称 “山林里的小麻烦”。

出发前,大家玩笑般约定,采集标本的乐趣之一,便是体验不同的风土,这次要好好“感受”墨脱的蚂蝗。进林子后,队伍自然而然分成了两派:“洒脱派”干脆只扎起裤腿,不做过多防护,任由蚂蝗“造访”;我则属于“保守派”,即便顶着30多度的高温,也坚持把衣物所有可能钻虫的缝隙扎得严严实实。

事实证明,谨慎些总没错——我成了队伍里少数没被蚂蝗叮咬的人。在墨脱停留的 3 天里,同事们脸上、鞋上偶尔掉下来的蚂蝗,都靠我这个“保守派” 徒手清理,倒也成了科考途中一段别样的小插曲。


墨脱“蚂蟥林”工作照

若说山野间的动物带来的是惊与喜,那未知的路况,便是科考途中最常遇见的 “拦路虎”。我乘坐的头车正载着众人关于下一站采集计划的畅想,突然车身猛地一沉,如过山车般骤然下坠——车子竟径直冲向了一处塌方形成的陷坑。危急时刻,司机师傅沉着冷静,稳稳把住方向盘,迅速挂上四驱,一番精准操作后,车子总算有惊无险地驶出了陷坑,车厢里紧绷的空气才松弛下来。

塌方、泥石流、倒伏的大树,早已是山路上的“老熟人”。堵车更是家常便饭,常常从日头高悬堵到夜色深沉,有时甚至要一边跟着修路队伍清理障碍,一边缓缓向前挪动。走在西藏的科考路上,总觉得我们的科考车仿佛拥有 “万能” 属性:能在没过车轮的积水中穿行,能在云雾缭绕的山巅驰骋,能在没过膝盖的草丛里颠簸,更能贴着悬崖边的险路稳健前行。

“翻山越岭”四个字,在这里被赋予了最沉重的分量——我们要翻越的,是地球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喜马拉雅山脉。每一次翻山,眼前都是望不到头的 “山路十八弯”,海拔在短短路程里起伏数千米,车厢里的人也跟着在缺氧与颠簸中反复“历练”。

可当车子驶上平坦路段,看着这条被称作“天路”的公路在青藏高原上蜿蜒伸展,从高耸的边境山脉,延伸到祖国版图的每一个角落,路上往来不息的建设车辆、沿途崭新戍边村里飘扬的鲜红国旗,又让人心中满是震撼与自豪。这份震撼,早已盖过了路途的艰辛,只余下对祖国基建实力的赞叹,对边疆发展的感动——这,便是藏在“天路”尽头的,属于祖国的伟大与荣光。


西藏地区大型真菌物种生态照

科考之路向前延伸时,科普的脚步也从未停歇。出发前,我们特意带上了由菌物标本馆与西藏自治区高原生物研究所联合编制的《西藏毒蘑菇图鉴》,打印成册后随车携带,沿途只要遇到餐馆、村落,便会将图鉴张贴在显眼处,或是逐份递到村民手中。

走村入户开展调查时,听老乡们分享代代相传的采菌经验,我们也顺势坐下,用通俗易懂的话讲解科学采集的技巧、毒蘑菇的鉴别要点。当老乡们接过图鉴,认真翻看时,那些翻山越岭的疲惫仿佛瞬间消散 —— 科考的意义,在这一刻变得无比具象:不只是探寻未知的菌物,更是把实用的知识送到需要的人身边。

在山林采集时,常会遇见上山采菌的村民和游客,我们总会主动上前,帮他们分辨篮中的蘑菇哪些可食、哪些含毒,避免误采误食的风险。路上碰到几位游客采了满满一篮蘑菇,说要做顿 “山珍大餐”,我们在帮忙辨认时发现,其中混着好几种剧毒蘑菇。游客们纷纷向我们致谢,我们更真切地感受到:菌物科普的声音,还需要传到更远的地方。


科考团队为当地餐馆张贴的西藏毒蘑菇图鉴


菌物标本馆工作人员为村民辨别食、毒物种

西藏的物种宝库中,菌物的丰富与奇特,总让我忍不住用 “惊艳” 二字来形容。

扎日神山上娇艳的红菇蜡伞,墨脱热带雨林中梦幻的多汁乳菇,朗秋冰川脚下肥厚的网盖牛肝菌,扎墨公路沿线晶莹剔透的中华胶质假齿菌,鲁朗林海里明艳的拟橙盖鹅膏,以及光怪陆离的派克亚齿菌(出血齿菌)……它们藏在这片土地的不同角落,以各异的姿态,诉说着自然的神奇。

每遇见一种,我们都格外珍视:屏气凝神用镜头捕捉它们最美的瞬间,仔细记录下精确的地理信息,再小心翼翼地将其制成标本。这份份凝结着自然之美的标本,承载着我们的期待 —— 愿它们在科研的土壤中,继续绽放出推动认知的力量。

当最后一份标本仔细封缄,当相机快门定格下鲁朗林海前的收工合影,望着身边同事们沾满泥土却难掩笑意的脸庞,我忽然读懂了“热爱”二字的重量:它从不是冰冷的标本、枯燥的数据,而是一代又一代“真菌人”,为摸清祖国菌物多样性家底,薪火相传的不懈坚守。

从老前辈们骑着马、驮着行囊,在雪域高原开辟青藏科考拓荒之路,到如今我们驾车驶过盘山公路,直抵边疆腹地;从过去靠双脚丈量山野,到如今带着专业设备精准记录—— 变了的是科考条件,不变的是真菌人对这片土地的执着,对未尽事业的担当。

此次西藏科考之旅虽已完美收官,但属于我们的故事,永远在路上。每个真菌人的期待,或许藏在下一次启程的行囊里,藏在下一座待探索的深山里,藏在下一条蜿蜒的边境线上,藏在下一场滋养菌物的雨季里——这份对科学的热忱,终将生生不息,声声不息。


科考团队收官合影

供稿:杜卓

图片:杜卓、王科

来源: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公众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陈梦回应女团夺冠

陈梦回应女团夺冠

大象新闻
2025-11-20 07:42:04
网传外卖员挑战“守法”送外卖,一个月只收入1642元

网传外卖员挑战“守法”送外卖,一个月只收入1642元

可达鸭面面观
2025-11-20 10:53:03
称被抹黑事小,郑丽文:只要促进两岸和平的事我都愿做

称被抹黑事小,郑丽文:只要促进两岸和平的事我都愿做

海峡导报社
2025-11-20 11:55:04
武统台湾的难度和代价有多大?远超多数人的想象!

武统台湾的难度和代价有多大?远超多数人的想象!

山间听雨
2025-11-19 12:25:23
大批中国人依然去日本旅游,日媒追问时,他们的回答太扎心了

大批中国人依然去日本旅游,日媒追问时,他们的回答太扎心了

寒士之言本尊
2025-11-18 23:53:07
吴艳妮谈全运会决赛失金:这场比赛三人破13秒,对中国女子100米栏是个激励

吴艳妮谈全运会决赛失金:这场比赛三人破13秒,对中国女子100米栏是个激励

红星新闻
2025-11-19 22:32:37
前日军退将曾扬言:若不考虑弹道导弹,日本海自一周全歼中国舰队

前日军退将曾扬言:若不考虑弹道导弹,日本海自一周全歼中国舰队

不掉线电波
2025-11-19 16:31:08
42岁胡彦斌恋情曝光,马尔代夫激吻视频流出,女子身份被扒!

42岁胡彦斌恋情曝光,马尔代夫激吻视频流出,女子身份被扒!

花心电影
2025-11-20 08:52:06
杜兰特20分火箭力克骑士夺5连胜 申京28+11+7米切尔末节19分

杜兰特20分火箭力克骑士夺5连胜 申京28+11+7米切尔末节19分

醉卧浮生
2025-11-20 10:42:55
杭州有门店证实,年底撤柜!知名品牌将退出中国市场,很多女生衣柜里都有它

杭州有门店证实,年底撤柜!知名品牌将退出中国市场,很多女生衣柜里都有它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2025-11-19 13:23:16
中反制日接招,中日较量持续升级,关系倒退数十年

中反制日接招,中日较量持续升级,关系倒退数十年

今日段评
2025-11-20 08:00:17
别再争议广东模特冠军了,辟谣了是太太组冠军,实际冠军另有其人

别再争议广东模特冠军了,辟谣了是太太组冠军,实际冠军另有其人

乡野小珥
2025-11-20 05:32:37
陈梦夺冠后哭了!让王晓彤把孙颖莎当陈熠打,朝观众做闭嘴手势

陈梦夺冠后哭了!让王晓彤把孙颖莎当陈熠打,朝观众做闭嘴手势

念洲
2025-11-20 07:44:28
广东模特冠军诞生!你还敢嘲笑辽宁吗?

广东模特冠军诞生!你还敢嘲笑辽宁吗?

麦杰逊
2025-11-18 11:33:20
杀疯了!特斯拉起诉30多家中国企业:只讲法律不讲情?

杀疯了!特斯拉起诉30多家中国企业:只讲法律不讲情?

雷科技
2025-11-19 22:42:35
江苏科技大学郭伟事件,证明那些干活的研究生都没说谎

江苏科技大学郭伟事件,证明那些干活的研究生都没说谎

林中木白
2025-11-19 13:31:28
太及时了!防止规模性返乡滞乡,农民工的工作“出口”是关键

太及时了!防止规模性返乡滞乡,农民工的工作“出口”是关键

火山诗话
2025-11-18 09:14:18
跑到全国第4!22岁跨栏女神:绝不会去当网红 放弃清北是担心毕业

跑到全国第4!22岁跨栏女神:绝不会去当网红 放弃清北是担心毕业

风过乡
2025-11-20 06:30:04
狗主人赵某晖态度反转:只想养大孩子养好员工,其它仇恨全部放下

狗主人赵某晖态度反转:只想养大孩子养好员工,其它仇恨全部放下

汉史趣闻
2025-11-20 08:53:26
日本称已向美国出口爱国者导弹

日本称已向美国出口爱国者导弹

界面新闻
2025-11-20 10:43:18
2025-11-20 13:35:00
新浪财经 incentive-icons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是一家创建于1999年8月的财经平台
1436217文章数 458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英伟达单季狂揽570亿美元,手握5000亿订单

头条要闻

陕西男子用识图能力 帮助警方锁定外逃柬埔寨嫌疑人

头条要闻

陕西男子用识图能力 帮助警方锁定外逃柬埔寨嫌疑人

体育要闻

Faker,何以成为Faker

娱乐要闻

胡彦斌易梦玲恋情曝光,相差16岁

财经要闻

英伟达财报,超预期

汽车要闻

一汽丰田发布IT'S TiME 3.0 三款焕新产品同步亮相

态度原创

游戏
数码
健康
教育
时尚

《冬日幸存者》Steam正式推出 开放世界生存冒险

数码要闻

深入百米水下还能发消息 华为WATCH Ultimate 2非凡探索将发布

警惕超声报告这六大"坑"

教育要闻

319这辈子超级重要的一件事

入冬时节,高雅人士都在品鉴什么好东西?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