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阳光透过百叶窗洒在客厅里,徐德武静静地坐在沙发上,手中握着那份早已写好的遗嘱。
二十年了,他在女儿家住了整整二十年。
那份藏在银行保险箱里的秘密,终于要在今天揭晓了。
01
2003年的秋天,徐德武拖着一只破旧的行李箱,站在女儿徐婉清位于浦东的新房门前。
他按响门铃时,手指微微颤抖着。
"爸,你怎么来了?"徐婉清打开门,脸上闪过一丝意外,"不是说好了在老房子住着吗?"
徐德武低着头,声音有些哽咽:"婉清啊,爸实在没办法了。"
他缓缓抬起头,眼中满含泪水:"房子被拆迁了,补偿款还没下来,我一个老头子能去哪儿呢?"
徐婉清的丈夫杨明杰从厨房走出来,看到岳父的样子,心中涌起一阵酸楚。
"爸,您别这样说,这里就是您的家。"杨明杰接过行李箱,"我们早就应该接您过来了。"
徐德武环顾着这套一百二十平米的新房,心中五味杂陈。
女儿和女婿都是银行的职员,收入稳定,这套房子是他们贷款买的,每个月还要还四千多的房贷。
"爸,您先坐,我去给您收拾房间。"徐婉清忙碌起来,"小书房可以放张床,您先住着。"
徐德武坐在沙发上,看着女儿忙前忙后的身影,心中既感动又愧疚。
他想起了儿子徐智宸,那个在北京打拼的儿子,上次通电话时还说工作不稳定,租的房子连个像样的卧室都没有。
"爸,您别想那么多。"杨明杰在他身边坐下,"一家人住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多好。"
徐德武点点头,但心中却藏着一个秘密。
他摸了摸贴身的小包,里面放着一张银行卡和一把小钥匙。
那是他这辈子最大的秘密,也是他能留给孩子们最珍贵的东西。
晚饭时,一家三口围坐在餐桌前。
徐德武看着桌上丰盛的饭菜,眼眶有些湿润:"这些年让你们操心了。"
"爸,您说什么呢。"徐婉清给他盛汤,"您是我爸,照顾您是应该的。"
杨明杰也在一旁附和:"是啊爸,您在这儿住着,我们心里踏实。"
徐德武夹了一口菜,慢慢咀嚼着,心中却在盘算着什么。
那天晚上,徐德武躺在小书房的单人床上,望着天花板久久不能入睡。
他想起了已经去世的老伴,想起了年轻时的艰难岁月,也想起了那个改变他一生的秘密。
窗外传来浦东夜晚的车流声,这座城市在快速发展着,而他,一个七十岁的老人,即将在这里度过人生最后的时光。
他轻轻摸了摸枕头下的小包,那里面的东西,将会在某一天震撼所有人。
02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徐德武在女儿家已经住了五年。
这五年里,他看着外孙女从小学升到初中,看着女儿和女婿为了生活奔波忙碌,也看着这个家庭因为多了他这个老人而发生的微妙变化。
"爸,您的药吃了吗?"徐婉清每天下班回来第一件事就是关心父亲的身体。
徐德武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每天要按时吃药,定期去医院检查。
"吃了吃了,你别总操心我。"徐德武坐在阳台的摇椅上,手中拿着一份报纸。
他其实并不在看报纸,而是在观察着楼下来往的行人,思考着心中的那个计划。
杨明杰走过来,在他身边坐下:"爸,明天周末,我陪您去银行办点事怎么样?"
徐德武的手微微一颤,报纸差点掉在地上。
"去银行做什么?"他尽力保持着平静的语调。
"不是您说想把存款转到上海的银行吗?在老家那边取钱不方便。"杨明杰关心地说道。
徐德武沉默了一会儿,点了点头:"好,那就去办吧。"
第二天,父女两人来到了中国银行的营业厅。
徐德武掏出一张已经泛黄的存折,递给柜台的工作人员。
"先生,您这个存折的余额是两万三千元。"工作人员说道。
徐婉清看了看父亲,心中有些疑惑。
她知道父亲这些年的退休金不多,能存下两万多块钱已经很不容易了。
但她不知道的是,这只是徐德武众多秘密中最微不足道的一个。
办完银行的事,两人走在南京路上。
"爸,您还有什么其他的存款吗?"徐婉清试探性地问道。
徐德武停下脚步,看着女儿认真的表情,心中五味杂陈。
"婉清啊,爸这一辈子没什么本事,也没给你们留下什么像样的东西。"他的声音有些颤抖,"这点钱,就是我能给你们的全部了。"
徐婉清听了心中一酸,挽住父亲的胳膊:"爸,您别这样说,您把我们养大成人,已经是最大的恩情了。"
徐德武点点头,但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
如果女儿知道真相,会是什么反应呢?
那天晚上,徐德武坐在书房里,拿出一个小本子,在上面记录着什么。
这个本子他已经写了很多年,里面记录着一些外人看不懂的数字和符号。
他看了看日期,今年是2008年,他已经七十五岁了。
时间不多了,他必须开始安排后事了。
他打开抽屉,从最深处取出一个小铁盒。
铁盒里放着一把钥匙和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着一个地址和一组数字。
这是他守护了几十年的秘密,也是他能留给孩子们最宝贵的财富。
但是,这个秘密究竟该如何揭晓,又该如何分配,这让他夜夜难眠。
03
2012年,徐德武的身体开始明显衰弱。
他已经在女儿家住了九年,看着这个家庭从当初的温馨逐渐变得有些紧张。
"妈,爷爷又在阳台上坐一下午了。"外孙女韩语嫣放学回来,看到爷爷还在阳台上发呆。
徐婉清叹了口气,这些年照顾父亲确实让她有些疲惫。
父亲的身体每况愈下,医疗费用也越来越高,而家里的经济压力也在增加。
"爸,晚饭准备好了。"徐婉清走到阳台,轻声说道。
徐德武缓缓转过头,眼中满含着愧疚:"婉清啊,这些年辛苦你了。"
"爸,您别这样说。"徐婉清的声音有些哽咽,"您是我爸,照顾您是应该的。"
晚饭时,杨明杰提起了一个敏感的话题:"爸,要不我们联系一下智宸,让他也回来看看您?"
徐德武的筷子停在半空中,沉默了很久。
"不用了,他在北京工作忙,别打扰他。"徐德武低声说道。
其实,他心里比谁都想念儿子。
这些年,徐智宸只回来过三次,每次都是匆匆忙忙,住两天就走。
徐德武知道,儿子在北京的生活并不如意,租房、工作、结婚,哪一样都需要钱。
而他,作为父亲,却什么都帮不上。
至少,表面上是这样的。
那天晚上,徐德武又失眠了。
他躺在床上,想着这些年的点点滴滴,心中涌起一阵阵的酸楚。
女儿和女婿对他很好,但他能感觉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好中夹杂着越来越多的无奈和疲惫。
他不怪他们,任何人在这种情况下都会有情绪。
照顾一个老人,尤其是一个多病的老人,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第二天,徐德武做了一个决定。
他要去一趟银行,不是普通的银行,而是那个藏着他秘密的地方。
"婉清,我想出去走走。"徐德武对正在厨房忙碌的女儿说道。
"爸,您别乱跑,外面车多人多的,不安全。"徐婉清担心地说。
"我就在小区附近转转,不会走远的。"徐德武坚持道。
徐婉清看着父亲坚定的神情,只好同意了。
徐德武换上最体面的衣服,拿着那个贴身小包,慢慢走出了小区。
他坐上地铁,来到了市中心的一家银行。
这不是普通的营业厅,而是贵宾理财中心。
"徐先生,您好,很久没见您了。"一位穿着职业装的女士迎上前来。
"王经理,我想看看我的保险箱。"徐德武平静地说道。
王经理点点头,带着他来到了地下室的保险箱区域。
徐德武用颤抖的手取出钥匙,打开了那个他租了二十多年的保险箱。
里面放着一些文件,还有两本房产证。
他看着这些东西,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这是他一生的积累,也是他对孩子们最后的爱。
04
2015年,徐德武已经八十二岁了,在女儿家住了整整十二年。
这一年,家里的氛围变得更加微妙。
"妈,我同学的爷爷都住养老院呢。"外孙女韩语嫣已经上高中了,说话也更直接了。
徐婉清瞪了女儿一眼:"别乱说话,爷爷是我们的家人。"
但徐德武听得清清楚楚,他的心像被针扎了一样疼。
他知道,自己已经成了这个家庭的负担。
杨明杰虽然嘴上不说什么,但徐德武能感觉到他眼中的疲惫。
这些年,为了照顾他,杨明杰推掉了很多出差的机会,也影响了升职。
"爸,您的身体检查报告出来了。"徐婉清拿着一叠化验单走进书房。
徐德武接过报告,看到上面密密麻麻的数据,心中一沉。
医生说他的各项指标都在恶化,可能时间不多了。
"医生说什么了?"徐德武问道。
徐婉清犹豫了一下:"医生说要加强营养,好好休息。"
她没有说出医生的真话:最多还有两年时间。
那天晚上,徐德武躺在床上,思绪万千。
他想起了年轻时的岁月,想起了和老伴一起打拼的日子,也想起了孩子们小时候的模样。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就到了人生的尾声。
他摸了摸枕头下的小包,那里面的秘密,该是时候准备公开了。
第二天,徐德武主动提起了一个话题:"婉清啊,爸想立个遗嘱。"
正在洗碗的徐婉清手一抖,盘子差点掉在地上。
"爸,您说什么呢,您身体还硬朗着呢。"她强装轻松地说道。
"人总有这一天的,趁现在脑子还清楚,把该安排的都安排好。"徐德武认真地说道。
杨明杰也走过来:"爸,您别想那么多,我们会一直照顾您的。"
徐德武看着女儿和女婿关切的神情,心中既感动又愧疚。
"我知道你们对我好,但该准备的还是要准备。"他停顿了一下,"我想找个律师,正式立个遗嘱。"
徐婉清和杨明杰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复杂的情绪。
他们知道老人没什么财产,无非就是那两万多块钱的存款。
但既然父亲这样说了,他们也不好反对。
一周后,律师来到了家里。
徐德武在律师的帮助下,郑重其事地立下了遗嘱。
遗嘱的内容很简单:存款两万元留给女儿徐婉清,其他财产留给儿子徐智宸。
"爸,什么其他财产?"徐婉清有些疑惑地问道。
徐德武神秘地笑了笑:"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
律师将遗嘱密封好,交给了徐德武。
"徐先生,这份遗嘱会在您百年之后生效。"律师说道。
徐德武点点头,小心翼翼地收好了遗嘱。
那天晚上,他又一次失眠了。
他知道,自己的时间真的不多了,而那个藏了大半辈子的秘密,即将在不久的将来震撼所有人。
05
2018年春天,徐德武的身体急转直下。
他已经在女儿家住了十五年,从当初的七十岁老人变成了现在八十五岁的风烛残年。
"爸,您今天感觉怎么样?"徐婉清端着一碗小米粥坐在床边。
徐德武艰难地坐起身,接过粥碗,手抖得厉害。
"婉清啊,这些年真是辛苦你了。"他的声音已经变得很微弱。
徐婉清的眼眶红了:"爸,您别说这些,您好好养病就行。"
其实,这些年的照顾确实让她身心俱疲。
父亲的病情越来越重,需要的照顾也越来越多,而家里的开销也在不断增加。
杨明杰因为经常请假照顾父亲,在单位的处境也变得尴尬。
女儿韩语嫣即将高考,家里需要安静的环境,但父亲时常因为病痛而呻吟。
这一切的一切,都让这个家庭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妈,北京的舅舅什么时候回来看爷爷?"韩语嫣小声问道。
徐婉清叹了口气:"你舅舅工作忙,而且路费也贵。"
其实,她已经很久没有联系弟弟了。
上次通电话时,弟弟说他在北京刚买了房子,贷款压力很大,一时半会儿回不来。
徐德武躺在床上,听到了母女俩的对话,心中五味杂陈。
他想念儿子,但也理解儿子的难处。
北京的房价那么高,儿子能买得起房子已经很不容易了。
那天下午,徐德武突然提出要见律师。
"爸,您是不是身体不舒服?要不我们去医院看看?"徐婉清担心地问道。
"不是,我要修改一下遗嘱。"徐德武认真地说道。
律师很快就来了,徐德武在律师的帮助下,重新立了一份遗嘱。
新的遗嘱内容让在场的人都有些意外:银行存款两万元留给女儿徐婉清,名下房产两套留给儿子徐智宸。
"爸,什么房产?"徐婉清疑惑地问道。
徐德武虚弱地笑了笑:"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
律师收好遗嘱,对徐婉清说:"徐女士,您父亲的遗嘱已经生效,到时候会按照他的意愿执行。"
送走律师后,徐婉清坐在父亲床边,心中充满了疑惑。
父亲从来没有提过什么房产,难道是老家的老房子?
但那些老房子早就拆迁了啊。
徐德武看着女儿疑惑的表情,心中涌起一阵暖流。
他知道,女儿这些年为了照顾他付出了太多,而儿子虽然远在北京,但也是他的心头肉。
两万块钱对于女儿来说可能不算多,但那是他明面上的全部财产。
而那两套房子,将会让儿子的人生彻底改变。
夜深了,徐德武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出神。
他摸了摸贴身的小包,那里面的钥匙和纸条,承载着他一生的秘密。
明天,他要做一件重要的事情,一件关乎所有人未来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