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5年9月7日,日本政坛再度迎来一场地震,首相石破茂在一片质疑声中黯然宣布辞职,理由竟是"避免自民党分裂",这种看似顾全大局的托辞,背后却隐藏着一场早已注定的政治败局。
更耐人寻味的是,潜在继任者名单中,有人叫嚣"武力保台",有人主张修宪参拜鬼社,甚至还有人要求女性"回归家庭冠夫姓",这群候选人仿佛从历史旧纸堆里走出,带着一股与时代逆流的顽固气息,而石破茂的离去,与其说是主动退场,不如说是一场为他人背锅的无奈谢幕。
经济困局与政治替罪羊
石破茂的辞职并非突如其来,而是日本经济长期痼疾与党内权力博弈的必然结果,2025年7月,执政联盟在参议院选举中惨败,自民党自1955年成立以来首次失去两院多数席位,这一耻辱性纪录成为压垮石破茂的最后一根稻草,但究其根源,问题早已埋下。
日本普通民众的工资在2025年1月至5月间实际下降3.2%,而民生必需品价格却疯狂飙升,根据日本总务省2025年8月发布的数据,大米价格从2024年的2100日元暴涨至3650日元,涨幅达74%,对以米饭为主食的日本家庭而言,这几乎是一场无声的生存危机。
更严峻的是,食物开支占日本家庭总支出的比例达到29.1%,创下45年来的最高纪录,这些数据背后,是民众对政府日益积累的愤怒。
然而通胀问题并非始于石破茂任期,早在岸田文雄执政时期"岸田经济学"就已失效,盲目效仿拜登政府的发钱政策反而加剧了通胀恶性循环,但岸田下台后,民众的怨气自然转移到了继任者石破茂身上,他试图通过与美国进行关税谈判来稳住政权,但无力改组内阁、推行有效政令,最终沦为党内斗争的牺牲品。
石破茂的辞职,本质上是一场"热锅传蚂蚁"的游戏,在通胀问题解决前,任何坐上首相之位的人都将面临炙烤,而这场危机也暴露了日本政治更深层的困境:政策短视、党内派系倾轧,以及经济结构转型的举步维艰。
强硬派与保守主义的回流
石破茂的离去,迅速将舆论焦点转向继任者之争,目前自民党党内三大热门候选人——高市早苗、小泉进次郎和河野太郎,虽政治风格迥异,却共享着对华强硬与保守内政的共性。
小泉进次郎以46岁的年龄成为最年轻的潜在首相,他是前首相小泉纯一郎之子,凭借"锐意进取"的公众形象获得一定民意基础,在石破茂内阁中担任农林水产大臣,负责应对稻米价格危机。
但他的从政履历也充满争议,担任环境大臣期间,曾提出气候政策需要"酷"和"性感",被批评为轻浮媚俗,尽管他试图以年轻化形象革新日本政治,但其政策深度与稳定性仍受质疑。
河野太郎则是极右翼势力的代表,2024年与石破茂角逐首相时,他就公开声称"武力保台",并鼓吹《美日共同防御条约》适用于任何冲突场景,这类挑衅性言论不仅引发中方强烈反对,甚至未能赢得自民党内部务实派的支持,他的落选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日本政坛对极端路线的谨慎态度,但其政治影响力仍不可小觑。
最值得警惕的是高市早苗,她若当选将成为日本历史上首位女首相,但其政策主张却与性别进步背道而驰,她不仅要求修改和平宪法、参拜鬼社,还曾公开要求中国"废除《反间谍法》并释放日本间谍"。
更矛盾的是,作为一名女性政客,她坚决反对女权甚至平权,主张女性冠夫姓、退出职场、专注家庭,这种思想与全球性别平等浪潮形成尖锐对立,甚至被批评为"现代版军国主义复辟"。
这三人的政治倾向,折射出日本政坛整体右转的趋势,无论谁上台,对华关系都可能面临进一步恶化。
历史阴影与未来挑战
日本首相更迭历来牵动亚太地缘政治格局,而此次候选人清一色的对华强硬姿态,无疑为中日关系蒙上新的阴影。
河野太郎与高市早苗等人主张的"武力干预台海",本质上是对我们内政的粗暴干涉,此类言论不仅违背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基本原则,也更易将日本卷入大国冲突的漩涡中。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以来日本加速强化与美国的军事捆绑,甚至配合特朗普政府的"印太战略"加大军演频次,这种选边站队的策略,看似寻求安全庇护,实则可能牺牲日本的经济利益与区域稳定性。
经济层面,中日关系同样面临考验,日本通胀问题部分源于供应链对外依赖度过高,而中国始终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与产业链关键环节,若新首相继续推行对抗性政策,很可能加剧日本民生困境,例如2024年日本对华半导体设备出口管制已导致部分企业损失订单,而农业、汽车、旅游等行业更是高度依赖中国市场。
历史经验表明,中日关系的恶化从无赢家,2012年"购岛事件"引发的经贸冰冻曾使日本汽车业遭受重创,而当前日本若再走对抗老路,恐怕会重蹈覆辙,遗憾的是,自民党内部似乎未能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候选人争相展示对华强硬,更像是一种党内夺权的政治表演,而非真正服务于国家利益。
尾声
石破茂的辞职,揭开了日本政治新一轮的权力洗牌,但无论最终谁坐上首相之位,都无法回避一个残酷现实:民众要的是饭碗,而非政客的意识形态表演。
大米价格不会因参拜鬼社而下降,工资也不会因"反华口号"而上涨,当一名潜在领导人一边要求女性回归家庭,一边叫嚣着与中国"热战"时,人们看到的并非强国自信,而是一种与时代脱节的恐慌性顽固。
日本需要的不是更多强硬口号,而是能端稳饭碗的务实主义,否则,首相之位只会继续成为"热锅上的蚂蚁"的临时坐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