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说,算命之人晚景凄凉,多半是违背了泄露天机的几条禁忌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资料来源:《周易参同契》《易经·系辞》《道德经》
图片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纯属虚构,不传播封建迷信,请读者朋友保持理性阅读。

自古以来,民间便有"善易者不卜"的说法,又有"泄露天机者,必遭天谴"的传言。翻开史册,我们会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那些精通卜筮之术的高人,往往晚景凄凉,或贫病交加,或绝后无嗣,或遭遇横祸。这究竟是巧合,还是冥冥中自有定数?

《易经·系辞》云:"善为易者不占,善占者不易。"《道德经》亦言:"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这些古圣先贤为何要留下如此警示?

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是否真的记载着算命人不可触犯的天条禁忌?让我们从一位唐代术士的传奇经历说起,看看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天机玄理。



话说唐朝贞观年间,长安城中有一位术士,名叫李虚中,精通星命之学,推算人事如神。他出身寒门,但凭借一身卜算本领,在京师声名鹊起,王公贵族纷纷登门求卜。

李虚中年轻时曾师从一位隐居终南山的道人,学得《太乙神数》和《奇门遁甲》等秘术。那位道人在传授法诀时,曾郑重告诫他:"天机不可轻泄,卜者当守三不算、五不言之戒。若违此禁,必遭天谴。"

然而,李虚中初时并未将师父的话放在心上。他觉得自己学艺精深,又有贵人相助,前程似锦,何须担心这些虚无缥缈的禁忌?

贞观十五年春,右仆射魏征的夫人突然重病不起,太医束手无策。魏征心急如焚,经人介绍找到了李虚中。李虚中为魏夫人推算八字,发现她命宫中煞星高照,恐有性命之虞。

魏征问:"先生可有化解之法?"

李虚中沉吟片刻,说道:"夫人此劫,乃前世因果所致,本不可逆转。不过......"他顿了顿,看着魏征焦急的神色,心中一软,"若能在寅时三刻,于家中正堂设祭,禳星解厄,或可延寿三年。"

魏征大喜,按照李虚中的指点设法禳解。果然,魏夫人的病情有所好转,又活了三年零两个月才去世。魏征感激涕零,重金相谢,还在朝中为李虚中美言几句。

此事传开后,李虚中名声更响,求卜者络绎不绝。有富商问财运,他算得分毫不差;有官员问仕途,他推断升迁如期而至;有书生问功名,他测出金榜题名的年月。

随着名气越来越大,登门求卜的人也越来越显贵。有一日,一位身穿紫袍的中年人悄然来访,李虚中一见此人面相,便知是当朝重臣。

那人自报家门,原来是兵部尚书候君集。他压低声音问道:"李先生,听说您推算极准,能否为我测一测前程如何?"

李虚中为候君集详批八字,看到命盘中的凶象,不禁倒吸一口凉气。他看到候君集命中有谋反之象,而且会在两年后败露,全族被诛。

候君集见李虚中神色有异,急问:"先生看出了什么?"

李虚中心中矛盾万分。按照师父的教诲,这种涉及谋逆的天机绝不可泄露,否则必遭天谴。但候君集位高权重,若不说出实情,怕是也不好交代。

沉默良久,李虚中终于开口:"候大人,您的命格...有些特殊。"

"如何特殊?还请先生明言。"

李虚中咬咬牙,说道:"您命中有反叛之象,而且...时日无多。若不及早收手,恐有灭族之祸。"

候君集脸色大变,追问详情。李虚中将所见凶象一一道出,还指出了具体的败露时间和地点。

候君集听后冷汗直流,匆匆离去。然而,该来的还是来了。贞观十七年,候君集果然因为与太子承乾谋反被发现,全族抄斩,正如李虚中所算。



此事过后不久,李虚中便开始时运不济。先是长子暴病而亡,接着次子在长安街头无故被马车撞死。夫人也因为悲伤过度,一病不起。

更让李虚中心寒的是,那些曾经对他恭敬有加的权贵们,如今却像躲避瘟神一样避开他。有人私下传言,说他是"凶星降世",谁沾上都没好下场。

屋漏偏逢连夜雨,李虚中自己也开始经常生病,而且每次都是奇怪的症状:有时突然失明几日,有时莫名其妙地失声,有时则是手脚无力,连笔都拿不稳。

有一天夜里,李虚中梦见了已故的师父。师父叹息道:"虚中啊,为师当年怎么嘱咐你的?"

李虚中在梦中跪地请罪:"弟子知错了,但当时情势所迫......"

师父摇头道:"你违背了卜者的根本戒律。第一,你算了不该算的人;第二,你说了不该说的话;第三,你贪了不该贪的财。这三条禁忌,你犯了个全。"

"师父,可还有挽回的余地?"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你若能悟透其中道理,或许还能保全晚年。"

师父的身影渐渐模糊,李虚中猛然惊醒,发现枕头已被冷汗浸湿。

从那以后,李虚中开始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他翻阅《易经》、《道德经》等典籍,研读历代高人的著述,试图理解师父所说的"戒律"到底是什么。

在《太平广记》中,他看到了许多术士的故事。东汉的京房,精通《易经》,因为过分直言时政,最终被害死在狱中。三国的管辂,卜算如神,但因为泄露了太多天机,年仅四十八岁就英年早逝。南朝的陶弘景,虽然避世修道,但因为经常为帝王占卜,晚年也是疾病缠身。

李虚中越看越心惊,原来自古以来,精通术数的人都难以善终,这绝非偶然。

他又想起师父曾经说过的话:"天地有常,日月有数。人之命运,皆在定数之中。术士能知天机,但不能违天意。若妄图改变天定的因果,必然要承受相应的代价。"

《庄子·齐物论》中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运行有其规律,个人的命运也是整个宇宙秩序的一部分。算命者虽然能够窥见这种秩序,但绝不能随意干预。

李虚中开始明白,自己之所以遭受这些痛苦,正是因为违背了这个根本原则。他为候君集算命时,不仅泄露了涉及国家安危的重大天机,还妄图通过预警来改变既定的历史进程。这种行为,在天道看来就是对宇宙秩序的挑战。

在《抱朴子》中,葛洪也曾警告后世术士:"知而不言,言而不尽,尽而不传,传而不著,此圣人之所以保身也。"

李虚中终于领悟到,真正的高人往往"善易者不卜",不是因为他们不会算命,而是因为他们明白算命的代价。知道得越多,承担的责任就越大;说得越多,承受的反噬也越重。

悔悟虽晚,但李虚中决定从此金盆洗手,不再为人算命。他遣散了门人弟子,将所有的卜筮器具都烧毁,从此隐居在长安城外的一座小山村中,以教书为生。

在山村的日子里,李虚中虽然清贫,但内心却逐渐平静下来。他不再去想那些复杂的星象变化,不再为权贵们的命运操心,只是安心地教村里的孩子们读书写字。

村民们知道他曾经是有名的术士,偶尔也有人请他算命,但都被他婉言谢绝。他常说:"命由天定,福自己求。与其求神问卜,不如积德行善。"

晚年的李虚中,虽然失去了昔日的荣华富贵,但身体健康,心境平和。他活到了七十三岁,在睡梦中安然离世,算是善终了。



在李虚中去世后,他留下了一本手记,详细记录了自己一生的感悟和反思。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对师父当年所说"三不算、五不言"禁忌的深入理解。

这些禁忌条目,据说是从唐代一直流传至今的卜者铁律,凡是违背者,必定会承受相应的因果报应。

然而,这具体的禁忌条目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违背了就会有如此严重的后果?这其中蕴含着怎样深刻的天道玄理......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