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的北京朝阳区阳光上东小区,因一起坠楼事件被推上舆论风口浪尖。物业报警处理、警方介入调查,但“坠楼者身份”始终成谜——网传是曾出演《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太子妃升职记》的演员于朦胧,物业与警方却均表示“无法确认身份”。这场始于网络的传闻,因“明星居住背景”与“信息不透明”的碰撞,演变为一场关于“理性等待”的公共考题。
事件的起点,是物业的一则简短通报:“小区18号楼发生人员坠楼,已报警处理。”但当“于朦胧曾居住于此”的消息被叠加传播,舆论迅速聚焦于“是否为明星坠亡”。网传细节中,“反锁卧室门”“凌晨抠窗坠楼”“兜揣两块劳力士手表”等描述被反复转发,甚至有自媒体称“警方排除刑事案件”。
然而,这些细节随后被修改或删除,警方与物业的回应始终谨慎——朝阳区将台派出所表示“具体情况暂无法透露”,物业仅确认“坠楼事件”,拒绝关联明星身份。
矛盾的是,于朦胧的“失联状态”加剧了猜测。其手机关机、微信未回复,微博最后上线时间为9月10日21:31,动态停留在9月3日;名下两家工作室已于2024年11月及2025年7月注销,团队至今未回应。圈内人士的间接发声(如邢菲“希望是假的”、高泰宇“笑容定格”)被解读为“知情者的隐晦回应”,但这些动态旋即被删除,更让事件蒙上迷雾。
争议的焦点,在于“信息真空”与“猜测狂欢”的碰撞。网传的“反锁门”“名表”等细节缺乏实证,警方“排除刑事案件”的依据未公开;于朦胧“生日回复正常”与“被传雪藏、患抑郁症”的状态矛盾,更让“坠亡”传闻显得扑朔迷离。
更有甚者,维基百科已擅自将于朦胧标记为“逝世”,但无任何官方背书——这种“信息抢跑”的行为,本质上是对当事人权益的二次伤害。
在这场风波中,最清醒的声音来自媒体与理性网友:“以警方通报为唯一信源”“勿传播未证实猜测”。毕竟,从“被死亡”乌龙到“阴谋论炒作”,娱乐圈从不缺“反转剧情”。于朦胧是否涉及其中?坠楼原因是意外、自杀还是其他?这些问题的答案,只能由警方调查后给出。
截至9月11日下午,事件仍无官方结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