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气候乍暖还寒,很多中国家庭不得不经常开着空调平衡温度,给自己和家里人一个舒适的家居环境。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空调不仅可以制冷制热,还可以除湿。
秋季雨水多,南北方不少家庭都饱受“高湿”环境带来的困扰,甚至因此而生病。
若你是这样,建议快试试空调遥控器上“这个键”,不仅可以省下许多电费还能降温。
“这个键”其实就是“除湿键”,在夏秋时节需要同时降温和降低空气湿度时,就按下除湿键,这样不仅可以达到降温的效果,还可以节省至少30%的电能。
不止如此,由水蒸气变成的“冷凝水”还可以拖地、浇花、刷鞋子、冲马桶……,达到环保、节约用水的目的。
所以秋天到了,如果你感觉闷热,就快试试空调的“除湿功能”吧!
除此之外,还要尽量深度了解空调每个功能的用途,在不同的情况下,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模式。
这样不仅省下很多的电费,还对空调更友好,可以间接地延长空调的使用寿命。
如今的空调到底有哪些功能?该怎么用?
1、制冷模式
空调开启制冷模式后,首要目标是快速有效的降低室内的温度,抽走室内的热量。
但相对应的,这个模式比较耗电,而且开的时间长了,难免让人感觉冷飕飕的,像冷水冲头而下,十分不适。
所以在室温高于30℃时,优先考虑制冷模式,毕竟热狠了真的能要人命。
2、除湿模式
和制冷模式相比,空调的除湿模式主要是降低室内湿度。同时通过水蒸气液化吸走空气中的热量,降低室内的环境温度。
在室温超过30℃的情况下,除湿和制冷模式的耗电量差不多,但如果室温高于20℃(低于30℃)却格外的潮湿,除湿模式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既省电又舒适。
3、上下风功能
空调的上下风功能类似于风扇,只能通过室内外空气的循环带走热量,无法真正的制冷降温,在很多人看来,都十分鸡肋。
但实际上,空调的上下风功能除了改变风向外,还可以防直吹,让空调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比如:夏季制冷降温,设置风向往上调,这样冷空气下沉就会让室内的温度更快、更均匀的降低,也避免了冷风对着人脑袋吹,弄得人头晕脑胀了。
4、送风功能
很多人都把空调的送风功能当摆设,以为它没什么用,根本没必要开。
但实际上,空调的送风功能开启后,风扇会吸入室内的空气,通过滤网过滤空气中的灰尘,有效的搅动室内的空气,带动空气流动,避免室内局部温差过大。
有改善体感舒适度、除湿的作用。而且在送风功能开启后,空调完全停止制冷或制热,相比之下,可以节省80%-90%的电。
5、省电/ECO模式
在使用空调的高峰期,如夏季,不要只用制冷模式,要在开启“制冷”之后打开“省电模式”,达到降温和节能的双重目的。
一般单开制冷模式,和“制冷+ECO模式”比,大约要多浪费10%-30%的电。
6、定时模式
空调一直开一直爽,但对于经济不宽裕的家庭而言,“开一段时间后关掉”更有性价比。
但因为如今的空调以变频为主,其在达到设定温度后就会保持低频工作,常常让人忽视空调的存在,白白地浪费电。
这个时候,若提前定时,那么,就可以防止忘记关空调了,可以更好地节省电能。
7、睡眠模式
睡眠质量,对每个人都至关重要。
为此,夏季为了拥有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不少家庭都整夜开着空调,但长时间制冷,到了后半夜,要么冻醒,要么热醒。
但开启“睡眠模式”就不一样了,根据每个人的实际需求设定好温度,这样入睡后,随着时间推移,空调设置温度就会隔2小时左右上升1度,既省电还更舒适。
8、自清洁功能
空调室内机长时间工作,长时间处于潮湿干燥交替的环境中,很容易沦为细菌异味滋生的温床。
长时间不清洁,不仅会影响到空调的制冷制热,增加耗电,还可能在制冷制热送风等情况下,释放出螨虫、灰尘等,威胁用户的健康。
所以每个月至少要开启一次自清洁功能,通过“内机自清洁”去除空调内机内部的灰尘和细菌等,减少热阻,提升空调运行的稳定性和效率。
关于空调的用法就说到这里,若有说的不对的或者需要补充的,欢迎大家留言。
部分参考图片来源自网络,未查明出处,如有问题,请私信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