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发生时,肠道内容物无法顺利通过,堆积在肠道里,可引发腹痛、腹胀、呕吐等症状,甚至导致肠坏死、穿孔。那么,我们该如何预防、治疗肠梗阻呢?
肠梗阻的典型症状
机械性阻塞(如肠粘连、肿瘤)、动力障碍(如肠麻痹)、血运异常(如肠系膜血栓)等均可导致肠梗阻,其典型症状有以下几个:
腹痛机械性肠梗阻患者会出现阵发性绞痛,疼痛剧烈且间歇性发作,发作时可伴有肠鸣音亢进。麻痹性肠梗阻患者会出现持续性胀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绞窄性肠梗阻患者会出现剧烈且持续的疼痛,可伴有腹膜刺激征。
呕吐肠梗阻患者在早期呕吐时,吐出的多为胃内容物。当患者出现低位肠梗阻或完全性肠梗阻时,呕吐物可能含有胆汁或粪样液体。
腹胀患者腹胀程度与梗阻部位相关。高位肠梗阻(如小肠上段)患者的腹胀程度较轻;低位肠梗阻(如结肠)或麻痹性肠梗阻患者的腹胀明显,可出现全腹膨隆。
排便、排气异常患者停止排便、排气,是诊断完全性肠梗阻的重要依据。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可能有少量排便或排气,需结合其他症状鉴别诊断。绞窄性肠梗阻患者可排出暗红色血便或黏液样便。
全身症状患者可出现口干、尿少、皮肤弹性差等脱水症状。当患者出现发热、寒战、白细胞升高时,提示肠缺血或坏死。当病情进展时,患者可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意识模糊等表现。
肠梗阻爱找哪些人
老年人老年人肠道的消化、吸收、蠕动等功能相对较弱,便秘可引发肠梗阻。另外,老年人患胃肠道或消化道肿瘤的风险较高,胃癌、结肠癌、直肠癌、小肠癌等都会导致肠腔缩窄,甚至完全堵塞。
暴饮暴食者大量进食蛋糕、啤酒、烤肉等食物后,近端肠内容物骤然增多,不能顺利通过狭窄的肠腔,易引发肠梗阻。
腹腔术后患者腹腔手术可能会使患者腹腔内出现炎症,进而导致小肠或大肠粘连,出现梗阻等症状。
胆道结石患者结石可引起胆囊炎症、慢性穿孔,造成胆囊十二指肠瘘、胆囊结肠瘘、胆囊胃瘘,较大的结石可通过瘘管进入肠道,引起胆石性肠梗阻。
另外,严重感染者、电解质紊乱者,以及脓毒血症、低钾血症、全身性代谢紊乱患者,也会出现麻痹性肠梗阻。
如何治疗肠梗阻
保守治疗适用于不完全性肠梗阻或无肠坏死、穿孔风险的患者;手术治疗适用于完全性肠梗阻、绞窄性肠梗阻或保守治疗无效者。保守治疗包括以下几种:
禁食与胃肠减压给患者插入胃管,抽吸胃肠道内的积液、积气,减轻肠道压力,缓解其腹胀、呕吐的症状。
补液与纠正电解质紊乱给患者静脉输注生理盐水、葡萄糖、氯化钾等,监测其尿量、血压及电解质水平,以防肾功能损伤。
药物治疗抗生素可预防或控制感染,解痉药可缓解肠痉挛,生长抑素可减少消化液的分泌,降低肠道压力。
如何预防肠梗阻
调整习惯少食多餐,避免单次大量进食;减少高脂、高糖及辛辣食物的摄入,降低肠道负担;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纤维的食物,促进肠道蠕动;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保持大便湿润,预防便秘;避免食用易产气或难消化的食物。
谨慎用药长期使用止痛药、抗胆碱能药物等可抑制肠道蠕动,需遵医嘱调整用药;避免滥用泻药,以防肠道功能紊乱。
防止粘连进行腹腔手术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尽早运动,以促进肠道蠕动,预防粘连;定期复查,监测肠道功能恢复情况;调整生活方式,不可暴饮暴食;避免外伤或剧烈运动,防止肠道血肿或扭转。
积极治疗克罗恩病、肠结核、憩室炎等疾病患者应规范治疗,定期复查。肠道息肉、肿瘤、疝气等可能会堵塞肠腔,应及时处理肠道占位。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可影响肠道神经功能,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
早期预防老年人及长期卧床者应加强腹部按摩、被动活动,以预防便秘。有肠梗阻病史者出现腹痛、呕吐、排便停止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腹部肿瘤患者在放/化疗后,应定期评估肠道功能。
定期体检45岁以上人群,应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建议进行肠镜检查。
来源:老年健康报
文: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胃肠外科 吴轲
策划:郑颖璠
编辑:尤颖康 秦明睿
校对:李诗尧
审核:管仲瑶 徐秉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