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能轻松拿起水杯,现在却连握力器都握不住;走路时膝盖越来越没力气,上下楼梯必须有人搀扶。” 对于渐冻症(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来说,肌肉一天天 “缩水”、力气慢慢消失,是最让人焦虑的事。但别灰心,通过科学合理的干预,能有效延缓肌肉萎缩速度、维持现有肌力,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几个实用妙招。
一、科学康复训练:“动” 对了才有效
渐冻症患者的康复训练核心是 “适度”,绝非 “越用力越好”。过度训练会加重肌肉损伤,而完全不动则会加速萎缩,关键要根据自身肌力分级制定方案。
被动训练为主:当患者自主活动困难时,家属或康复师可帮助进行关节活动训练,比如缓慢屈伸肘关节、膝关节、踝关节,每个动作保持 5-10 秒,每次 15-20 分钟,每天 1-2 次,避免关节僵硬和肌肉挛缩。
主动训练为辅:若仍有一定自主活动能力,可借助弹力带、握力球等辅助工具进行轻度训练,比如用弹力带做上肢拉伸、用握力球练习手部力量,以 “不感到疲劳” 为度,每次训练控制在 10 分钟左右。
52 岁的渐冻症患者老周,确诊后坚持在康复师指导下做被动关节训练和轻度主动训练,半年来肌力下降速度明显慢于同期患者,至今仍能自己吃饭、穿衣。
二、营养支持:给肌肉 “补够燃料”
肌肉的维持和修复离不开充足的营养,渐冻症患者因吞咽功能可能逐渐下降,更要注重营养搭配。
保证优质蛋白摄入:蛋白质是肌肉合成的 “原材料”,每天可适量吃鸡蛋、牛奶、鱼肉、瘦肉等,若吞咽困难,可将食物打成泥状或选择蛋白粉补充。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维生素 D 能促进钙吸收、维持肌肉功能,可适当晒太阳或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补充剂;同时多吃新鲜蔬果,补充维生素 B 族、钾、镁等营养素,帮助维持神经和肌肉兴奋性。
临床数据显示,营养充足的渐冻症患者,肌肉萎缩速度比营养不良者慢 30% 左右,可见营养支持的重要性。
三、物理治疗:辅助延缓萎缩进程
除了训练和饮食,合理的物理治疗也能为肌肉 “保驾护航”。
低频电刺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低频电刺激仪,通过温和的电流刺激肌肉收缩,模拟主动运动,防止肌肉因长期不活动而萎缩,每次治疗 20-30 分钟,每周 3-5 次。
热敷按摩:每天用温热毛巾热敷肌肉 5-10 分钟,再轻柔按摩四肢肌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僵硬感,提升患者舒适度。
四、心态调节:别忽视 “心理力量”
长期的疾病困扰容易让患者产生焦虑、抑郁情绪,而负面情绪会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肌肉功能。家属要多陪伴鼓励患者,患者也可通过听音乐、和病友交流、培养兴趣爱好等方式调节心态,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为身体康复注入 “心理能量”。
渐冻症肌肉萎缩虽不可逆转,但通过科学的干预方法,能有效延缓进程、维持生活质量。记住,每个微小的坚持都有意义,别轻易放弃。如果对训练或饮食有疑问,一定要及时咨询专业医生或康复师,制定个性化方案,让肌力 “稳” 住不滑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