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涨疯了!
AI板块三大行业:电子元件、半导体、通信设备,今天涨幅统统在4%以上,合计有50只左右的个股涨停。
利好还是来自昨天文章说到的那条消息——“甲骨文预期”。
之所以今天进一步发酵,并引发全市场资金的狂欢,主要是美股那边涨得更猛。
昨晚,甲骨文一夜涨幅接近40%,公司市值超9300亿美元,直接将实控人埃里森推上了世界首富的宝座。
规模如此庞大的科技龙头,短期涨幅如此夸张,绝对空前。
股价上涨的核心原因,就是公司给出的一份极其炸裂的云服务业绩增长预期。
公司表示,未确认履约义务(RPO)在8月末达到4550亿美元,短短3个月内激增3倍。
要知道在今年5月底,公司报告的RPO仅为1380亿美元。
公司还声称有更多的“数十亿美元大单”在谈,很快就能把这个数字推过5000亿美元。
昨晚媒体还披露了更多细节,指公司业务忽然爆发,主要原因是甲骨文与OpenAI签订的5年合同金额高达3000亿美元,贡献了其最新财报新增RPO(3170亿美元)的94.6%。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
今年初,孙正义和奥尔特曼在白宫宣布高达5000亿美元投资的“星际之门”项目时,埃里森正是在场的关键合作伙伴。
当初宣布这个项目时,市场确实兴奋了一阵,热炒了几天。
不过后来由于项目规模太大,似乎有点不靠谱,且没有后续媒体报道,大家也就忘了这件事。
没想到这个项目竟然还真的在推进,并且金额如此之大的一个云服务业务,竟然都独家给了甲骨文。
都知道埃里森是特朗普的亲密盟友,但为什么马斯克就没能享受到这份待遇呢?
从产业逻辑的角度来看,这新一轮的AI行情值得关注的方向有两个——
第一个,就是直接受益的,甲骨文供应链。
传统的甲骨文供应链,主要包括三个环节:光模块PCB、数据中心设备、运维服务。
咱们分别说一下:
1,光模块和PCB。
光模块方面,除了昨天文章讲到的中际旭创和新易盛,在甲骨文光模块供应中占到30%、20%的比例。
华工科技和剑桥科技两公司也值得关注,华工的800G LPO DR8产品在2025年7月已获得甲骨文约1万片批量订单。
而剑桥科技给出的信息则显示,其设备商客户800G硅光需求中约三分之一来自甲骨文。
PCB方面,一般不直接跟甲骨文合作,更多是通过英伟达、博通、工业富联等的合作业务,间接为甲骨文提供PCB。
因此数据上,确定性就没那么高了,目前沪电股份、胜宏科技、景旺电子、方正科技、广合科技等都宣称甲骨文是其重要客户。
2,数据中心设备。
这里面确定性最高的,就是工业富联了。
作为全球最大的AI服务器代工企业,工业富联在2025上半年的全球AI服务器市场的份额稳定在40%左右,远远超过第二、三名的浪潮信息(12-15%)和中科曙光(6-8%)。
基于这个行业地位,工业富联不仅是英伟达AI服务器的核心代工厂,也是甲骨文的核心代工厂。
据一份行业数据,甲骨文400亿美元英伟达GB200 GPU采购计划中,工业富联承担约60%的服务器代工份额。
3,运维服务。
虽然今天也跟涨了,但老实说,直接受益程度估计不大。
因为这个环节的公司主要是给甲骨文在中国的业务提供外包服务的,但本次爆发的是甲骨文的美国业务,两者关系不大。
但换一个角度,从间接影响来看呢?
这就是要说的第二个逻辑,从产业红利转变的角度,现在或许进入到一个拐点时刻了。
很多AI行业的观察者都提到,AI行业的第一轮爆发,主要受益的是基础设施提供商,即硬件逻辑。
随着硬件渗透率逐渐来到高位,下一个接棒的,可能是软件服务商,即软件逻辑。
甲骨文就是一个典型的软件服务商,主要提供数据库和云服务支持。
甲骨文的这轮大爆发,可能就是三年前英伟达爆发的复刻,印证着AI产业浪潮又来到了一个奇点时刻。
就像当年计算机产业的浪潮一样。
1990年代,做芯片的英特尔和做操作系统的微软率先爆发,这里面对应的就是今天的英伟达和OPEN AI。
2000年代,做互联网应用的谷歌搜索、facebook社交、亚马逊电商相继崛起,而在这个过程中,提供云服务的亚马逊AWS、微软Azure、谷歌云、甲骨文等也大赚特赚。
中国的AI产业相信也会复制这个逻辑,市场红利逐渐从硬件端向软件端转变,让软件企业、服务企业在本土市场上切到更大份的蛋糕。
如果这个逻辑成立的话,像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等行业龙头未来是肯定要受益的。
在A股中,为它们提供配套运维服务的,也能雨露均沾。
以中国最大的云服务商阿里云为例,其主要运维合作公司包括数据港、亚康股份、依米康等。
数据港,长期承接阿里云定制化数据中心建设和运维工作。截至2023年,数据港为阿里云运营超20个数据中心,占总营收的80%以上。
亚康股份:为阿里云的数据中心提供一体化运维服务,包含海外与国内的主要节点,如“东数西算”京津冀枢纽张家口集群等。
依米康:阿里云数据中心液冷技术核心供应商,2022年中标了阿里巴巴的运维机器人集采项目,服务于阿里数据中心的日常运维需求。
这个方向主要是国产替代逻辑,短期受益程度弱一些,但如果是长期持有的话,考虑到估值更便宜,弹性可能更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