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白天批阅冰冷奏折,夜里却在垂危床榻,目光炯炯地对李鸿章问道:“当今,有谁人可用?”这句话,听上去简单,却将晚清最后的希望都压在了几个名字上。
他随即抛出五个顶尖人选,从此,历史给了这五个人不一样的注脚。我们不妨倒回去看看,那一幕幕错综复杂的政治漩涡里,他们是怎样脱颖而出,又为何被曾国藩看作最后的屏障?
先说左宗棠。有人戏言:左宗棠会走路都像在指挥军队,他的一步一趋里透出威严。
可你可知道,他和曾国藩的交情并不总是那么融洽?太平天国时,左宗棠是骆秉章麾下幕僚,整整八年,他磨出了钢刀般的实操能力,可和曾国藩却因意见不合闹过别扭。
可就是这样一个“拂袖而去”的人,曾在临危时刻被曾国藩力荐。原因何在?
因为左宗棠有一股绝处逢生的韧劲。别人拿八股文打天下,他却钻研地理、军事;别人还在书香门第里论诗论赋,他早已背着图册丈量西北大漠。
咸丰年间,陕甘失守,左宗棠短短五年,平定叛乱;光绪初年,他又挥师新疆,收复天山南北,擂鼓进京,沙场百战。他的政绩告诉曾国藩:真正的“治外以武”,要靠这样一个能把荒原变沃野的男人。
接着是彭玉麟。有人说他是晚清的“钟离权”,只做对的事,从不看官途荣枯。
太平年间,他在湘军中任职,曾见过兄弟倒戈,也见过上司低头。发生过这样一段插曲:曾国藩忽然痒得难受,竟让一个小妾帮他挠背;当时正值国丧,朝野震动。
彭玉麟拔剑闯营,硬把那女人赶出曾府,这份正气,一语成谶:“不要钱,不要官,不要命”,他宁可回乡钓鱼,也不肯与贪官同流合污。正因为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气度,曾国藩临终还能胸有成竹地说:大清若还有救,便需要这样的清流之士。
然后是沈葆桢。这位出身名门的风流才子,既是林则徐的外甥,又是他的女婿,仿佛一出好戏的男主角降临江湖。
可沈葆桢不事浮华,一脸冷峻地管理海防、兴修河工。曾国藩推荐他任江西巡抚。
可二人不可能事事同心——曾国藩弟弟曾国荃攻打南京时,粮饷出了问题,沈葆桢竟扣留了朝廷拨款。有人问:他心眼坏?
沈葆桢回应:“军需区与民粮不同,捣乱者必治。”曾国藩没有当场翻脸,而是忍痛上奏,让朝廷裁决。
可即便闹得面红耳赤,曾国藩依然说:“沈葆桢之才,公道自在人心。”这份器量,比一切 polity 更值钱。
第四位是湘军创建者之一——郭嵩焘。有人给他下了个定义:“中国最早的外交官,镶着洋墨水的儒生。”他和曾国藩、左宗棠一样,都是典型的困学者,举人会试两次落第,却在杭州见证鸦片战争时恍然大悟,志在救国。三十而立那年,他考中进士,又迅速被派去英法交涉,竟签下第一份“万国公法”。
可顽固派骂他“卖国求荣”,他却说:“不懂洋人之术,只能束手待毙。”后来他劝曾国藩借欧洲列强治军治政之法,兴办铁路电报、创办报馆……他总在时代前沿探路。
若说晚清需要救火者,郭嵩焘就是那个打好第一桶火的人。
最后一人是刘长佑。他和曾国藩的结识,比上面几位都早,在道光末年就混迹于两江书院。
別人还在背诵《左传》,刘长佑却留心日本变法,暗自揣度“明治维新”的深意。他甚至画出作战地图,提出“先制海权、后取大陆”的战略大纲,可一上奏给慈禧太后,就被斥为“妄议国是”。
当时的政治氛围,你以为只顾剿灭太平,都顾不上东海风浪?可刘长佑的远见,正是后来甲午海战失利的前车之鉴。
他预言:“若不及时造舰集粮,到山河破碎之时,兴师问罪必无还日。”只可惜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慈禧不信,历史却验证了他的警告。
这些人物,有的是武将,有的是文臣;有的在朝堂上扭打,有的在洋务局里开会,却都让曾国藩最后凝神选中。有人要问:这五个人,真的能拯救大清于风雨如磐吗?
答案或许早已写在那一次次收复叛乱、那一封封外销电报、那一纸纸筹划海防的密折之中。曾国藩高估了大清的自省能力,可也低估了列强的步步紧逼。
正因为如此,他才要把救国重担压给这些最信得过的人。可惜,风起云涌的大清,最终还是在列强合纵连横下步履蹒跚。
拂晓将至,曾国藩卧榻之旁,李鸿章问:“四海之内,可有可用之人?”曾国藩最后指了指这五位:“宗棠、玉麟、葆桢、嵩焘、长佑,皆我所托。”话音未落,他已无法再言。几十年后,新政西潮、辛亥风暴,历史奔涌而去,曾国藩的五个名字也只能成为曾国藩最后的叹息。
江山代有才人出,可才人往往与乱世同生,伴着火光与硝烟。晚清苟延残喘,多亏了一拨拨如火般的人,可任凭宗棠平西北,嵩焘谈判场,玉麟捍清誉,葆桢修水利,长佑划海图,也难挡风雨飘摇。
这样的救赎,终究抵不过千钧庙堂的沉浮。可他们的努力,依旧铭刻在那个时代,不容忘却。
信息来源:[曾国藩家书];参考资料:[晚清名臣传];参考资料:[《湘军兴衰录》];参考资料:[《中国近代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