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被很多网友誉为惊世奇文的「众生赋」,最近在网上传得特别火。
据说作者是当代网友,具体不可查,我找了出来,朋友们,奇文共赏。
芸芸众生,各有樊笼。
有姻缘错配,反得儿女贤良;
有夫妇和顺,奈何体弱多恙。
康健如松者,长叹囊中羞涩;
金玉满堂者,每忧子嗣庸常。
有少年得志,半百既赴泉台;
有半生蹉跎,老来终成大器。
情真爱浓,偏遇薄情浪子;
游戏人间,竟逢痴心佳人。
子女慧极,常做莲飘萍散;
儿孙愚钝,反得绕膝承欢。
有勤如蜂蚁,终身碌碌只温饱;
有狡作狐鼠,一时得势便称雄。
有怀瑾握瑜者,掩于市井尘垢;
有弄潮逐浪儿,终作沧海蜉蝣。
文墨纵横,困于名僵利索;
庙堂高居,累于权谋顷轧。
商人拥帛愁销路,耕者扶犁望丰年。
造化何曾有偏私,红尘本自是难全。
日月尚有盈亏之憾,山河犹存崩裂之悲,况血肉之躯乎?
宇宙洪荒里,谁非芥子微尘;
江湖逆旅中,尽是霜途倦客。
命数如棋局局变,浮生似茗盏盏新。
百样营谋烟火客,各藏风雪各肩霜。
逐日贪嗔者,徒增三千烦恼;
守缺抱朴者,自得一片澄明。
莫见他人起高楼,且看自家灶火温。
但守三分知足意,自有清风叩心门。
所以这「众生赋」,到底讲了什么呢?
我觉得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前半段,讲的是人生无常。
人人有份难言的痛,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妙就妙在没讲啥大道理,一直在罗列看得见摸得着的人间万象。
有的夫妻不般配,生的孩子却特别懂事;
有的两口子感情好,身体却总出毛病。
身体倍儿棒的,天天为钱发愁;
家财万贯的,又愁孩子不成器。
有人年纪轻轻就功成名就,结果活不到五十;
有人蹉跎半辈子,老了反而出息了。
痴情的人总遇上负心汉,玩世不恭的倒碰见痴心人。
孩子太聪明的往往远走高飞,笨点儿的反而能陪在身边。
勤快得像蚂蚁的,忙活一辈子也就混个温饱;
狡猾得像狐狸的,一时得势就能耀武扬威。
有真才实学的埋没在市井里,投机取巧的最终栽跟头。
文人墨客被名利束缚,当官的天天勾心斗角。
商人发愁货卖不出去,农民只会盼着有个好收成。
后半段,讲的是因为人生无常,所以不妨看开点。
一定要较真的话,确实就是在煲鸡汤。
但朋友们,鸡汤真的就是个贬义词吗?
我以前也挺反感鸡汤文,觉得没价值,但随着年纪增长,经历的事变多,我越发觉得鸡汤跟房子车子一样,是人类的刚需。
因为人力终有穷,我们总有无可奈何的时候。
付出一切了,但心爱的女孩依然不爱我;
拼尽全力了,是全公司最优秀的员工,但很抱歉,公司自己活不下去破产了;
努力写公众号,数据读者都还维持着,但大环境不行了,忽然没广告没收入了,可能会停更…
这样的时刻,一壶老酒可以麻痹自己,可酒醒之后呢?
还是要劝自己看开点,劝自己塞翁失马安知非福,这不就是鸡汤么?
老天爷其实很公平,谁家都没十全十美。
月亮还有圆缺呢,山河都会崩塌,何况是人呢?
在这茫茫宇宙里,咱们都是小蚂蚁;
人生路上,谁不是顶着风霜赶路的过客?
命运就像下棋,每局都不一样;
生活就像喝茶,每杯都有新滋味。
大家为了生计奔波,各自扛着难处。
贪心不足的人,只会徒增烦恼;
懂得知足的,心里自然敞亮。
别总盯着别人家的高楼,看看自家灶火其实也挺暖和。
不如懂得知足,等着清风来敲你的心门。
众生皆苦。
就跟「众生赋」写得那样,身体好的为钱发愁,不缺钱的身体又不行,勤劳苦干一辈子的就混个饿不死,有真才实学的埋没于市井之中,孩子考上好大学结果远走高飞孤独终老…
如何摆脱人生的这些烦恼呢?
「金刚经」里有2句话,我觉得可以作为钥匙。
我不是佛教徒,但这2句话我们以前肯定都看过,那些古装电视剧里,常常出现。
只是当时觉得很虚,又不知道具体啥意思,就都无视了。
近来却有了感悟。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先说字面意思:
所有我们看到的、听到的、触碰到的现象,都是因缘际会的结果,就像梦境、泡影、晨露、闪电一样,变幻无常,并非永恒不变的真实存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如来」这个词,经常在各种佛经里出现。
「如来」到底是什么意思?
所谓「如来」,其实不是一个人,也不是指佛祖,而是一种能力,一种境界。
这种能力或境界,我觉得可以这样描述:
你开始意识到,这个世界上其实只有你一个人。
当你闭上眼睛,世界便消失了;当你睁开眼睛,世界又重新出现。
一切有为法,凡所有相,都取决于你的感知。你所看到的世界,只是你内心的一种映射。你的喜怒哀乐,都是你的价值观带给你的。
打个比方。
你去电影院看了一场电影。
电影里有人物、有故事、有悲欢离合,这就是「相」。
如果你沉浸其中,就会为它哭,为它笑。
但如果你抽离出来,冷静告诉自己这一切不过是声光电的科技组合,是一帧帧事先安排的剧本,不必因为一场电影影响自己的心绪,就是见了「如来」。
一旦你可以穿透表象而看到本质,你就是「如来」:
外面没有别人,都是你心的投影,它们都在帮助你认识自己,修炼自己。
如此这般,我们就会明白: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真神」,力量就在我们自己身上,不用期待他人的拯救。
这也应了「金刚经」里的另一句话:
“凡以色拜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内在缺乏力量,试图抓取外在的相,希望通过拜佛烧香解决问题,盲目依赖别人拯救自己,都是在逃避自己的课题。
所以,最终总结一句话,那么多明星富豪、达官显贵,都会抄诵的「金刚经」,到底在讲什么?
其实讲的就是:
这个世界就像一个游乐场一样,我们都是玩游戏的小孩,每碰到一样好玩的,小孩子总希望能够多玩几次,赖着不肯走。
但佛陀告诉小孩说,你不要执着于一个项目,下一个项目更精彩。
于是小孩子难免哭哭啼啼,总算被大人劝着去了下一个项目。
这样循环往复,等到游乐场的全部项目都玩遍了,要回家了,小孩子又抱着游乐场的大门不肯离去,又哭又闹,流连忘返。
但现实是,游乐场永远不会是你的家,只有你的身体是你的家,其中安放的是你的精神。
游乐场的存在,就是为了让你体验,体验一遍就够了,觉得好玩多去几次也没所谓。
但是,没有人能永远活在游乐场里。
就像谈恋爱,很浪漫,这一辈子我们都会谈几次。
但没有人这一辈子只谈恋爱,因为那样会没钱吃饭,会饿死。
而且也很可惜,因为除了爱情,这世界上还有美食、美景,还有更多有意思的事物,等着你去体验。
如果你只想谈恋爱,最终你会无爱可谈,根本不会有人来爱你。
因为你很苍白,你没有足够多的体验,人生就不精彩,谁会去爱一个苍白的人呢?
活着的意义,是让我们去用有限的、脆弱的生命,去使用期限不长的肉体,收集一些体验,或者完成一些使命。
我想,这才是「众生之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