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时间9月10日中午,31岁的保守派政治明星查理·柯克正在举行一场户外演讲,突然一颗子弹击中他的颈部。
现场视频显示,他身穿白色圆领衫,用手捂住脖子,鲜血瞬间染红了衣服。观众四处奔逃,现场陷入一片混乱。
几小时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确认柯克已经死亡,并下令全美降半旗直至9月14日傍晚,以示哀悼。
查理·柯克不是普通的政治人物。他是保守派组织“美国转折点”的联合创始人,特朗普“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阵营中最具影响力的青年意见领袖之一,在社交媒体上拥有数百万粉丝。
他当时正在进行名为“证明我错了”的巡回演讲,邀请观众上台辩论政治理念,但这种开放的交流方式,最终却让他暴露在危险之中。
据报道,枪手从约200米外的建筑物屋顶开枪,展现了这是一次有预谋的远距离狙击。案发后,两名嫌疑人曾被拘留审讯,但随后被释放,真正凶手一度在逃,令案件蒙上更多迷雾。
犹他州州长斯潘塞·考克斯直接将这起事件定性为“政治暗杀”,并痛心疾首地表示:“这威胁了美国宪法的根基”。
事件发生后,82岁的拜登前总统也罕见发声,在社交媒体上写道:“我们的国家容不下这种暴力。现在必须结束”。然而,这番表态与他以往的控枪主张相比,显得格外克制。
其实,查理·柯克遇刺不是一起孤立事件,而是美国政治暴力日益猖獗的最新例证。
2024年7月,特朗普本人在竞选集会上也遭遇枪击,耳朵受伤,现场一人死亡、两人重伤,足以证明政治暴力在美国似乎正成为一种“新常态”。
据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发生了491起大规模枪击案,超过1.6万人死于枪支暴力而。今年6月,明尼苏达州一名州议员及其丈夫被枪杀;8月,美国疾控中心总部遭袭击,一名警察死亡。
这些事件背后,是美国社会极化的加剧。
最令人担忧的是人们对政治暴力的态度转变,一项调查显示,高达37%的美国人认为“使用武力罢免总统是正当的”,28%的人表示即使抗议活动变得暴力,也会参加。
而柯克枪击案后美国的反应更是揭示了这种分裂。
在众议院为柯克默哀的仪式上,场面令人唏嘘:议员们吵成一团,有人要求祈祷,有人质疑为什么其他受害者没得到同等关注,还有人直接呼吁控枪,最后议长不得不敲槌维持秩序。
这种连默哀场合都无法保持基本尊重的现象,表明美国的政治对立已经深入骨髓。
日前,特朗普刚把国防部改名“战争部”,转头就威胁要派兵镇压芝加哥,而这城市是民主党的地盘,市长直接回呛“违宪”。
洛杉矶、华盛顿早就被特朗普派了国民警卫队,现在芝加哥又成目标,红蓝对立简直像两个国家准备干架。
在这种背景下,查理·柯克案暴露了美国多个棘手难题。
首先是枪支管控的悖论。柯克本人是宪法第二修正案的坚定支持者,曾声称“为维护持枪权,每年付出一些生命代价是值得的”。极具讽刺意味的是,他最终死在谈论枪支政策的讲台上。
更令人咋舌的是,枪击案发生后,美股枪械股应声大涨,Smith & Wesson股价飙升超过6%。
这种“恐慌性购买”现象,折射出美国枪支文化的深层困境,每次悲剧发生后,人们不是寻求减少枪支,而是抢购更多武器。
其次是政治言论与暴力之间的模糊界限。特朗普在悼念柯克时,指责“激进左派长期妖魔化不同政见者”,认为这种言论直接导致了政治暴力。但柯克本人也曾因散布虚假信息和阴谋论而受到批评。
这种相互指责的游戏,美国两党已经玩了多年,而结果往往是暴力和仇恨螺旋式上升。
第三是公共活动安保的脆弱性。
目击者称柯克演讲现场安保松懈:“我环顾四周,现场没有保安,我们径直走了进去。没有人检查我的门票”。
虽然此前有学生联名要求取消柯克的演讲活动,但校方显然没有足够重视潜在风险。
可见,查理·柯克之死可能不仅仅是一起悲剧性事件,更可能是美国社会进一步分裂的催化剂。当政治分歧已经发展到需要动用狙击步枪来解决时,这个国家显然已经走到了一个危险关口。
降半旗致哀是一种仪式,但仪式之后呢?是继续陷入暴力与报复的循环,还是真正开始反思政治极化和枪支文化的代价?
柯克生前常说“证明我错了”,这次所有美国人都面临一个需要证明的选择:是走向更加分裂,还是努力寻求共同基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