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对越最惨一仗:无水无粮,332名烈士无墓碑名字,只有一张烈士证

0
分享至

从官方统计数据来看,我军在1979年的中越战争中牺牲总数为6000多人,负伤战士有21000多人,共歼灭越军正规部队57000多人。这样的伤亡数据比较起来,我军在1979年的战斗中可以说是大获全胜的。

尽管在整体作战过程中我军推进比较顺利,但一些部队也在战斗中遭受重创。其中最为争议的是50军150师448团,在当年的战斗中,448团共失踪(牺牲)332人,在烈士陵园他们没有墓碑,没有名字,只有一张《烈士证明书》,其中被俘218人,有104人弃械投降。战斗结束后有人说448团是耻辱,也有人说448团是真英雄。

448团投降事件影响大,争议大,但是牺牲/失踪的332名烈士,他们为国家,为人民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1979年2月17日,我军在中越边境上从广西、云南两个方向对越军发动全面进攻。50军150师属于乙种师,于1967年在成都军区独立步兵第1、5、10、12团、独立步兵第7营、军区独立高炮营、步校勤务连等单位的基础上组建而成,被作为预备部队。后随着战况变化,150师被调入越南战场。

整装待发



150师在1979年2月26日接到参战命令时刚刚由乙种师扩编为甲种师,全师兵力由6000多人紧急扩充到11000多人,新补充人员中有大量新兵和从北方部队抽调的老兵。按照预定计划,150师应进行一定时间适应性训练,但由于战况变化,根本来不及做适应性训练。

接到开拔命令后,150师448团战士立即从四川什邡九里埂驻地乘坐汽车至永兴火车站,跟随师大部队前往广西边境。448团在待命期间,中央军委于1979年3月5日宣布全面撤军。抱着“千里赴戎机,不能成了只听枪响,不上战场的观战团”的信念,150师坚决请战,后经广州军区前线指挥部同意,150师从广西龙州水口关进入越南。

当时我军在越部队已经接到撤退命令,全军的任务是边打边撤退,所以150师主要任务就是辅助第41军在高平以西的波朗登、通农、玛班等地区清剿残敌、搜剿越军仓库物资、查找我军失散人员和烈士遗体。

进入越南后,448团作为150师前卫沿3号公路,经复和县城直奔高平。1979年3月7日上午10时,448团经高平以西6公里的41军361团防区扣屯,继续向西出发,他们的任务是:担任主攻团,沿公路继续向西推进,清剿残敌、摧毁越军设施。

至1979年3月8日,448团抵达高平战区最西端的班英地区,并在这里发现了6处越军工事。用了不到2天时间,拿下越军3个阵地,拔掉了越军重点防守的3号高地,仅在3号高地就歼敌54人。战后我军才知道,3号高地上的越军在战前都已经准备好了棺材。



1979年3月10日,4号、5号、6号阵地上的越军不断使用炮火袭扰我448团阵地,我军于当天下午派出2营、3营夺取4号阵地,由于战况激烈,攻占4号高地时工事已全部被摧毁,遂用越军尸体垒成掩体转入防御阶段。至此448团已歼灭139人,缴获了一批武器装备。

战斗到此时,448团的情况还是一片大好,为什么之后会出现这么大的伤亡,还有大批量战士被俘呢?

1979年3月10日晚上9点,448团接到师指命令原路返回高平,向北沿公路从平孟关入境。接到命令后448团全体战士立即整理行装,参谋长还专门交代电台随时和师指保持联系,一直等到当天晚上12点,448团指挥部电台依旧没有收到150师指下达的具体行动命令,到3月11日6点,448团指依然没有接到师指命令,遂命令下属各部队:停止进攻,做好防御,准备回撤。

到1979年3月11日上午,150师指向448团下达命令:兄弟部队的2个营准备攻占公路南侧的一处高地,清除大部队回撤隐患,命令448团原地再守一天,具体撤退时间等待命令。接到消息后,448团各部队继续恢复防御状态。

3月11日中午,448团发现阵地外围有敌人活动的痕迹,同时也收到150师指消息,448团原定撤退路线改变,从班英直接往北,从41军121师自北向南穿插进来的小路回国。

当时50军驻150师工作组认为150师作为预备队只参加了东线战场的清剿扫尾工作,部队未得到充分锻炼,应利用回撤机会继续扩大战果,“搂草打兔子,都有了”。此时,448团真正迎来了战争的困难时期。



3月11日当天我军发现的越军正是越军特务,但忙于回撤准备并未重视。当时班英地区的越军就已发现我军有回撤迹象,并对原地待命的448团进行了全面侦察。据截获越军在高平总指挥部发出的情报来看,当时越军已计划阻止448团回撤“中国并要撤退。严密监视,不断袭击,困死他们”。

随后448团制定撤退计划:以副团长胡庆忠、副政委龙德昶带领团前指和2营为第一梯队,沿班英西侧小路向北搜索前进;特务连侦察排2、3班担任前卫尖刀班带路;团指率1营、3营作为第二梯队,随后跟进;特务连侦察1班负责全团殿后警戒。

1979年3月11日晚,448团全团开始回撤,由于道路崎岖,只能徒步在崎岖蜿蜒的狭窄山路上一列前行,部队拉得很长。到3月12日清晨,448团第一梯队在那嘎村口南侧遭到敌人伏击,团主力只能就近撤退,上山防御。由于我军战士当时并无防备,越军突然发动进攻时有不少战士中弹牺牲。

此时第一、第二梯队已经被越军分割,2营被越军包围。随后,团指向师部请求返回公路回撤,师部回电:回撤计划不变,将调450团接应。但经过漫长等待后,450团迟迟未到。后经过询问,原来是50军驻师工作组不同意450团回援,命令448团:“白天打不下来,晚上打下来。只准前进,不准后退!”

接到电报的448团连夜制定作战计划,决定:由7号付培德副参谋长带领一支穿插分队,入夜后从班英的西侧运动到敌人左侧后,占领制高点佯攻;团部率其余部队从正面发起进攻。两路同时出击,突破敌人的封锁,接应2营后捏成拳头打出去,继续向北回撤。



突围行动从13日凌晨正式开始,战斗前期我军接近敌人阵地时由于不明敌情短时间内就遭受重创,穿插部队只有一半穿过了敌人的火力封锁线,由于夜晚看不清,为数不多的穿插分队分别冲上了3座山,全团被分割在5个毫无关联的地区。此时448团战士面临的不仅仅是孤立无援,各部队之间还失去了联系,物资补给更是没有。

在之后的时间里,448团指率第二梯队从山路历尽艰辛穿插,于3月15日16时与师指和41军接应部队在那念、扣旺地区会师。此时第一梯队和穿插队仍滞留在被困地域,这些战士们开始三三两两组成小组自行突围。

当时由于部队已经失去补给,第一梯队的战士们只能嚼树叶、吃草根、喝浸泡着尸体的污水。第一梯队在被围期间又组织过几次突围,均未成功,战斗至1979年3月15日只剩下十几人了,子弹打光后,十几名战士全部纵身跃下悬崖,除2名战士重伤被俘外,其余战士全部牺牲。

上山的穿插队情况更艰难,3座山上的战士们加起来只剩下104人,无水无粮无弹药,加上穿插途中耗费了大量体力,战士们只能舔食树叶上的水珠,有的甚至倒在地上起不来了。越军还在包围圈外持续喊话:“你们被包围了,赶快投降吧”。也正因如此,孤立无援的104人才会在1979年3月14日17时下山被俘。

实际上,当时448团7个连队被打散、失去联系的消息被许世友将军得知后就立即下令:“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把部队找回来,一个兵也不准丢在国外!”还派出150师1个步兵团,41军122师2个炮兵营前往救援,但在救援过程中由于没有救援条件,我军只能放弃该计划,由448团在越战士自行突围。

一直到1979年3月19日,448团7位战士才踉跄踏上本国领土。



实际上,448团是可以避免出现这些情况的。当时150师与50军驻师工作组在回撤路线上的分歧已经闹到了41军指挥部和广西前线指挥部,经前指商议决定150师可以沿公路回撤。但接到最新电报的机要参谋认为大的战斗已经结束,各部门频繁往来的电报已经不重要了,遂没有译报就销毁了。也正是因为没有接到最新命令,所以50军驻150师工作组才最终决定位于战场最西前沿的448团由班英地区向北走小路清剿回撤。

战后经过调查,当时与我军448团在回撤路线上作战的是越军346师851团及所辖的越南特工、公安、民兵等,这是越军中最顽强的一个部队。根据我军统计,448团在入越作战中共牺牲、失踪332人,被俘218人。

战斗结束后,越南方面将我军被俘人员的照片传遍世界,我军俘虏也被很多人视为耻辱,但没有人知道他们到底经历了什么情况,身陷重围、体能耗尽、待援无望。尽管投降行为令人不齿,但在越南战场上英勇作战的行为是值得肯定的,我们不能把这些人“一棒子打死”,。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正观历史 incentive-icons
正观历史
中国史、世界史、我们一起探讨
1942文章数 1610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