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南海问题上高喊 “航行自由”,经常派军舰进入中国专属经济区侦察挑衅。
如今到了北极,轮到中国船只靠近美国,美国人却立马换了一副面孔,对中国在国际海域的合法科研指手画脚。
中方特种船抵近美国,美国不提航行自由了
就在不久前的 9 月初,两艘中国千吨级科考船,“极地号” 等驶入阿拉斯加北部海域,在距离乌特恰维克镇西北约 340 公里处开展科考活动。
![]()
当中国科考船的身影出现在这片美国附近的海域时,美国方面迅速做出反应。
美国海岸警卫队从朱诺港派出 “希利” 号破冰船北上拦截,同时出动 C - 130J 运输机在空中盘旋探查干扰中国作业。
美方还通过无线电不断向中国科考船询问航行意图与许可,这会绝口不提“航行自由”了。
美国海岸警卫队搬出理由宣称这是其扩展大陆架,属于专属经济区外延。
因为然而,中方船只对此未予理会。
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沿海国家专属经济区为 200 海里,超出部分需要向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正式申请才能获得国际认可。
问题在于,美国至今没有加入这个公约,既不是缔约国,也没有履行相关法律程序。
中方的回应也很干脆:“我们在国际海域正常搞科研,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你们没有权力阻拦。
这番话直击要害,让美方哑口无言。
美国海岸警卫队首席军士长特拉维斯・马吉后来也承认,他们只能 “监视和询问”,无权阻止中方的科研活动。这等于间接承认了美方缺乏法律依据的尴尬现实。
国际法学者对此也有明确表态:如果不加入《海洋法公约》,就无法通过联合国程序正式主张大陆架延伸权利。即便单方面划定,也不会得到普遍承认。
![]()
苦追未果,美国遭遇尴尬
而且在这场对峙中,美方还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尴尬局面。
美国派出的“希利” 号在冰区追踪中国科考船时,动力系统突发故障,无奈只能减速进行检修。
这艘 1999 年下水的老船,满载排水量 1.6 万吨,听起来吨位规模不小,实际上却锈迹斑斑,四台柴油机发动起来也有些费劲。
![]()
破冰能力更是让人捏把汗,面对 1.4 米厚的冰层已经是极限。
遇到更厚的冰块只能一点点往前蹭,最快速度 3 节,换算下来每小时才 5.6 公里,真的比人走路快不了多少。反观中国这边的科考船队,先进程度明显不在一个时代。
更尴尬的是,美国另一艘破冰船 “北极星” 号已经快 50 岁高龄了。
相比之下,俄罗斯光核动力破冰船就有 7 艘,还计划再建 5 艘,整个破冰船队规模达到 42 艘。
中国虽然起步较晚,但 5 艘破冰船的数量已经超过美国,技术水平更是后来居上。
中国目前已经在核动力破冰船上取得设计突破,将实验自主研发的船用小型核反应堆技术可靠性,为未来核动力航母等大型军舰的研发铺平道路。
反观美国,别说这种特种船只了。美国如今的造船能力连造军舰都难以满足需求,想给这类船只匀点产能出来更是难上加难。
中国在北极地区开展科考活动,是为了探索极地奥秘、促进科学研究,推动人类对地球的认知。
中国的行动一直遵循国际法,在公海区域合理开展作业,不存在任何违规行为。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地区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各国对北极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也提上日程。
中国作为北极理事会观察员,参与北极事务是合情合理的,并且中国有能力、有技术在北极地区开展科学研究,为人类的共同利益贡献力量。
美国妄图通过不合理的手段阻止其他国家在北极地区的合法活动,这种霸权行径注定不会得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