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图,查看往期优秀营销数字化案例
主笔:李文慧 编辑:舒紫花 排版:习丌
中秋国庆历来是白酒消费的绝对高峰,送礼、聚饮场景集中,单这一旺季的销量贡献通常能占到全年的35%左右,部分区域酒企甚至能达到40%以上。对白酒品牌而言,旺季动销的好坏直接决定全年业绩目标能否达成。
今年的双节还带着“破局”的特殊意义。当前行业库存周转天数超900天、60%企业存在价格倒挂,品牌必然要抓住这个节点。
传统促销要么是“买一送一”“满减打折”,同质化严重到消费者麻木;要么是投入大量费用却看不到实效——渠道截留、用户数据流失、活动做完就“清零”,根本无法解决库存高企、复购不足的核心问题。
我们梳理了汾酒、水井坊、赖茅三个典型案例,拆解它们是如何通过扫码活动解决开瓶率低、复购不足、消费者决策难这些实际问题,也希望能给正在筹备旺季活动的品牌提供一些可落地的思路。
汾酒:三重红包设计,用“即时激励+社交裂变”破解开瓶难题
对白酒品牌来说,“开瓶”是解决库存的第一步。只有消费者真正打开引用才能算完成终端动销,而非停留在经销商或烟酒店的仓库里。
从汾酒今年已经公开的中秋节活动玩法来看,为青花汾酒20等核心产品设计的“三重红包”活动,瞄准了“开瓶率低”这一痛点。
具体玩法上,消费者开瓶后首次扫码能获得两个现金红包:一是“扫码红包”,作为即时激励直接拉动开瓶意愿;二是“加油红包”,且这个红包按产品层级做了差异化设计——青花20系列以9.9元、19.9元为主,青花30系列则加入99元大额红包。这种分层设计的逻辑很清晰:中端产品(青花20)走量,用小额高频红包刺激更多开瓶;高端产品(青花30)靠大额红包吸引高价值用户,同时避免资源浪费在非目标人群上。
消费者领完前两个红包后,可通过微信向好友发送“祝福红包”,好友24小时内点开链接就能抽红包。一是低成本拉新,相比传统广告投放,消费者的“好友分享”信任度更高,能带来更精准的潜在用户;二是沉淀私域,无论是分享者还是领取红包的好友,都会被引导关注“汾享礼遇会员中心”,相当于把旺季的流量转化为长期可运营的用户资产。
点击链接,了解更多汾酒相关内容:
这种“即时利益+社交传播”的组合,直接推动汾酒核心产品的开瓶率。对中小品牌来说,不需要完全照搬“三重红包”,但“开瓶给即时激励、用社交玩法拉新”的逻辑是可复制的——尤其适合库存压力大、需要快速动销的产品。
水井坊:集福卡玩法,用“长效互动”解决复购与同质化
如果说汾酒的核心是“即时动销”,水井坊的“美酒水井坊月聚越有福”活动,则更聚焦“长效运营”。
水井坊的玩法是“扫码集福卡”:消费者购买参与活动的产品后扫码,就能获得随机福卡,集齐不同数量的福卡可兑换对应的礼品(比如3张福卡换定制酒具、6张换中秋限定礼盒)。
这个活动没有局限在“卖货”本身,而是和会员体系深度绑定:所有参与集卡的用户都需要注册成为水井坊会员,福卡的获取、兑换数据都会同步到会员账户中。这意味着,水井坊不仅通过活动提升了旺季销量,还沉淀了用户的消费习惯——比如哪些用户更倾向于兑换酒具、哪些用户为了礼盒多次复购,这些数据能为后续的精准营销(比如新品推送、品鉴会邀请)提供支撑。
通过扫码入口,品牌可以逐步完善用户画像,了解消费偏好,为后续的精准营销和产品开发提供数据支撑。在中秋国庆这个消费高度集中的时期,这种用户获取效率远高于平常。
这个设计的巧妙之处在于,它把“单次购买”变成了“多次复购的动力”——消费者要想集齐福卡,就需要多次购买或选择不同产品线,间接带动了整体销量的提升。
点击链接,了解更多水井坊相关内容:
对比传统的“扫码发红包”,水井坊的集福卡玩法有两个明显优势:一是避开了“红包金额比拼”的同质化陷阱,用“集卡+礼品”的组合打造了差异化记忆点;二是把短期促销和长期会员运营结合起来,避免了“活动结束后用户流失”的问题。对那些希望通过中秋旺季沉淀用户、而非只做“一锤子买卖”的品牌来说,这种“长效互动”的思路值得借鉴。
赖茅:100%中奖,用“确定性福利”降低决策门槛
在中秋礼品消费场景中,“消费者决策门槛”是关键——尤其是大众价位段的产品,消费者往往会在多个品牌间犹豫。赖茅的“‘赖’在一起过中秋・影月相伴共团圆”活动,就用“100%中奖”的确定性福利,直接降低了消费者的决策成本。
赖茅的玩法很直接:消费者购买带有活动标志的“传承棕”“传承蓝”产品后,先刮开包装上的刮奖区,再用微信扫码进入活动小程序,就能100%获得奖品——从现金红包到手机等实物奖励,覆盖了不同消费者的偏好。这个“刮卡+扫码”的组合,既保留了线下刮奖的仪式感,又通过扫码实现了用户数据的线上沉淀。
从策略角度看,赖茅的活动有两个核心逻辑:一是“聚焦主推品”,活动只针对“传承棕”“传承蓝”两款核心产品,避免资源分散,能快速清库存;二是“确定性激励”,相比“抽奖中大奖”的低概率玩法,“100%中奖”让消费者觉得“买了就有赚”,尤其适合中秋礼品场景——消费者在选择礼品时,更倾向于“有明确福利”的产品。
点击链接,了解更多赖茅相关内容:
对中小品牌来说,这个案例的可复制性很高:不需要高额预算设置手机等奖品,哪怕是“100%中1元红包+小礼品”,也能比“随机抽大奖”更能打动消费者。而且,通过扫码绑定主推品,还能精准监控这些产品的动销数据,比如哪些区域销量好、哪些门店动销慢,及时调整渠道政策。
技术赋能节庆营销
除了以上三个品牌,还有洋河、泸州老窖,其活动暂未公布,但是也均表示要通过数字化营销方式在中秋国庆期间发力。
中秋国庆不仅是销量的战场,更是品牌数字化能力的一次集中检验。一物一码作为连接产品、渠道与消费者的关键技术,正在重新定义白酒节庆营销的玩法。其价值远不止于促销本身,更体现在对营销全链路的赋能与重构。
1.抢占“天时”:借势节日氛围,实现流量与销量的双重爆发
借助节日天然的高关注度和消费意愿,品牌能够以较低成本实现流量汇集。扫码动作嵌入开瓶、赠礼、团聚等具体场景中,自然引导用户参与,从而将线下消费行为转化为线上交互数据。这种基于真实消费产生的数据,远比泛流量更具价值,为后续运营提供扎实基础。
2.攻克“地利”:赋能渠道与终端,激活整个销售网络
在动销层面,一物一码为品牌提供了直达消费终端的工具。无论是红包激励还是礼品兑换,都能有效避免渠道费用截留,确保投入资源精准触达消费者。同时,活动期间产生的实时动销数据,可帮助品牌快速识别市场反应,动态调整促销策略,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
3.创造“人和”:沉淀用户资产,构建品牌私域护城河
更为重要的是,扫码活动成为品牌构建私域运营体系的重要入口。每一次扫码都是与用户建立连接的机会,通过引导关注公众号、加入会员体系等操作,将临时性消费转化为长期用户资产。这些沉淀下来的用户数据与行为偏好,为后续个性化营销与精准服务提供了可能。
从本质上看,一物一码在节庆营销中的应用,实现了短期销量提升与长期品牌建设的统一。它既解决了当下动销与管控的迫切需求,又为品牌数字化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这个过程中,技术不再是辅助手段,而是成为驱动营销创新的核心力量。
总结:旺季窗口期已至,扫码活动该如何落地?
落地扫码活动不需要追求“大而全”,可以从三个角度切入:
如果核心目标是清库存,可以参考汾酒的开瓶即时激励,用小额红包快速拉动开瓶;
如果想沉淀会员,可以借鉴水井坊的集卡互动,把扫码和会员权益结合;
如果是推新品/主推品,可以学赖茅的聚焦玩法,用确定性福利带动特定产品销售。
当然,扫码活动的落地离不开技术支撑。比如高峰期扫码会不会卡顿、红包能不能及时到账、数据能不能实时查看,这些细节直接影响活动效果。如果品牌内部缺乏技术团队,找专业的一物一码服务商合作会更高效:既能避免技术故障影响消费者体验,还能根据品牌的库存、产品结构定制方案,甚至提供数据复盘服务,帮助后续优化营销策略。(点击链接,了解更多:)
中秋国庆的“销冠”争夺战,不是比谁的红包大,而是谁能更精准地解决用户痛点、更高效地利用流量。
从汾酒、水井坊、赖茅的案例来看,一物一码已经成为这场战役的“标配武器”。对还在观望的品牌来说,与其在同质化促销中消耗资源,不如抓住这个机会,用扫码活动实现“动销、用户、价盘”的三重突破——毕竟,今年的旺季,输不起。
点击下方关键字,查看原创热文
行业案例:| | | | | | |
业务场景:| | | | | | | | | | |
系统应用:| | | | | |
数智科普:| |
米多是国内领先的营销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为企业提供顶层设计(营销数字化蓝图/架构/体系等)、系统规划(一物一码/智能营销/渠道管理)及运营落地(扫码发红包/一元换购/五码合一等)提供服务,用数字化驱动业务增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