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年我晋升,帮一名男子考上学校,不料30年后他竟给我个大惊喜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李连长,您还记得我吗?"

那个声音在座谈会上响起时,李建军的手颤抖了一下。他抬起头,看到一个身穿将军服的中年男子正朝自己走来,那张脸既陌生又熟悉。

"我是王磊啊,三十年前,您帮我考上军校的那个王磊。"

李建军瞪大了眼睛,茶杯差点从手中滑落。这个站在他面前敬军礼的司令员,竟然是当年那个瘦得像豆芽菜的新兵?

全场的人都在看着他们,空气仿佛凝固了。

1989年的春天来得特别早。李建军穿着崭新的连长肩章,站在新兵宿舍门口,听着里面传出的窸窸窣窣声。这批新兵刚到部队三天,还没适应军营生活。



"起床!紧急集合!"

哨声划破夜空,新兵们慌慌张张地从床上爬起来。李建军看着他们手忙脚乱的样子,没有像其他连长那样劈头盖脸地骂,而是走到队列前面。

"我知道大家都累,但军人就是要在最困难的时候保持最好的状态。"他的声音不大,却很有穿透力,"慢慢来,不要急。"

队列里有个瘦小的身影总是跟不上节拍,李建军注意到了他。这个新兵叫王磊,河南人,看起来弱不禁风。

"报告连长,王磊集合迟到。"班长大声汇报。

李建军走到王磊面前,这个十八岁的男孩低着头,耳根子都红了。

"抬起头来。"

王磊慢慢抬起头,眼中有种说不出的倔强。

"以后动作快一点就行。"李建军拍拍他的肩膀,转身对全连说道,"解散,回去睡觉。"

那天夜里,李建军路过宿舍,看到有微弱的光从王磊的床位透出来。他轻手轻脚走过去,发现这个瘦小的新兵正在被子里打着手电筒看书。

书是一本破旧的高中数学课本,页边写满了密密麻麻的笔记。

"这么晚还不睡?"

王磊吓了一跳,赶紧关了手电筒。

"连长,我......"

"别紧张,我就是路过。"李建军在床边坐下,"看什么书呢?"

王磊犹豫了一下,把书递给他。李建军翻了几页,都是些高中数学题,有些地方被橡皮擦得发白。

"你想考军校?"

王磊点点头,声音小得像蚊子叫,"我知道我身体不好,训练也跟不上,但我想试试。"

"有想法是好事。"李建军把书还给他,"不过现在先睡觉,明天我们再聊。"

第二天下午,训练间隙,李建军把王磊叫到办公室。

"你的基础怎么样?"

"不好。"王磊老实地说,"我家在农村,师资条件差,很多东西都没学明白。"

李建军拿出一张纸,写了几道数学题,"你做做看。"

王磊埋头做题,额头上很快渗出汗珠。半个小时后,他抬起头,脸色有些沮丧。

"只对了两道。"李建军看了看答案,"但解题思路是对的,就是基础不扎实。"

"连长,您觉得我还有希望吗?"王磊的眼中闪着忐忑的光。

李建军想了想,"这样吧,从明天开始,每天早上提前半小时起床,我帮你补英语。晚上训练结束后,来我这里做数学题。"

王磊愣住了,"连长,您为什么要帮我?"

"因为我觉得你有这个潜力。"李建军收起试卷,"但有一个条件,你的训练成绩不能拉后腿。"

"我保证!"王磊用力点头,眼中的光变得明亮起来。

补课的日子比想象中要艰难。每天早上五点半,当其他新兵还在熟睡时,王磊就已经坐在连长办公室里背英语单词了。李建军的英语不算特别好,但应付高中水平还是够的。



"这个单词怎么读?"王磊指着书上的"opportunity"。

"op-por-tu-ni-ty,机会的意思。"李建军一遍遍地教他发音,"记住,英语就是要多读多背,没有捷径。"

晚上的数学课更是折磨人。王磊的数学基础实在太差,一道简单的函数题要讲三遍他才能理解。

"这道题你再算一遍。"李建军指着黑板上的题目,声音有些疲惫。连续一个月的早晚加班,他也觉得累了。

王磊拿着笔,在草稿纸上算来算去,最后还是摇了摇头,"连长,我脑子太笨了。"

"不是笨,是方法不对。"李建军重新拿起粉笔,"你看,这类题有固定的解题思路......"

就这样,一教一学,一个多月过去了。部队里开始有人说闲话。

"李连长天天给王磊开小灶,是不是收了人家好处啊?"

"就是,我们家孩子也想补课,怎么没见连长这么上心?"

流言传到李建军耳朵里,他没有解释,只是在全连大会上说了一句话,"只要有士兵想进步,我都会帮,这是我的职责。"

但流言并没有因此停止。一天晚上,王磊红着眼圈找到李建军。

"连长,要不我们还是别补了,我听到大家在说您的闲话。"

"你在乎别人怎么说?"李建军看着他。

"我不想连累您。"

"那你考军校的事呢?"

王磊咬了咬嘴唇,没说话。

李建军叹了口气,"王磊,你记住,这个世界上总有人喜欢说闲话,如果因为别人的话就放弃自己的目标,那你永远不可能成功。"

王磊抬起头,看着连长坚定的眼神。

"我们继续。"李建军拿起教材,"今天学导数。"

距离军校考试还有两个月时,王磊的成绩已经有了明显提高。模拟考试中,他能排到全营前十名了。

"不错,按这个趋势下去,考上军校问题不大。"李建军看着成绩单,脸上难得露出了笑容。

但好景不长,一个电话打破了所有的计划。

那天晚上,王磊在宿舍里接到家里的电话,听筒另一端传来母亲的哭声。

"磊子,你爸突然晕倒了,医生说是脑溢血,现在在重症监护室......"

王磊手里的听筒掉在地上,人也跟着瘫坐在地。

半小时后,李建军赶到宿舍,看到王磊呆坐在床上,眼神空洞。

"怎么了?"

王磊把情况说了一遍,最后哽咽着说,"连长,我不能考军校了,我得回家照顾我爸。"

李建军沉默了很久,"你先别急,我想想办法。"

第二天,李建军请了假,坐了三个小时的火车到市里找他的老乡——一个在地方医院工作的医生。

"老李,你说的这个情况,我们医院能治,费用的话......"医生为难地看着他。



"费用我来想办法。"李建军咬咬牙,"能不能先给病人安排手术?"

"行,我尽力。"

李建军又跑了几家银行,最后把自己的积蓄全部取出来,加上找朋友借的钱,凑了五万块钱寄到王磊家里。

回到部队时已经是晚上十点了,王磊正在宿舍里收拾行李。

"你要走?"

"连长,我已经申请退伍了,明天就可以回家。"王磊的眼圈红红的,"谢谢您这段时间的帮助。"

"行李先别收。"李建军坐在他床边,"你爸的手术已经安排好了,费用也解决了。"

王磊愣住了,"连长,您......"

"你好好备考,就是对你爸最好的报答。"李建军拍拍他的肩膀,"家里的事不用你操心。"

三天后,王磊接到家里的电话,说手术很成功,父亲已经脱离危险。他握着话筒,眼泪止不住地流。

"连长,我不知道该怎么报答您。"

"考上军校就是最好的报答。"李建军把一套新的复习资料放在他桌上,"时间不多了,抓紧复习。"

考试那天,李建军亲自把王磊送到考场门口。

"紧张吗?"

"有一点。"王磊摸摸胸前的准考证,"连长,如果我考不上......"

"不会的。"李建军打断他,"相信自己。"

三天考试结束,王磊走出考场时脸色有些苍白。李建军等在门口,看到他就迎了上去。

"怎么样?"

"数学有几道题不太确定,英语还行。"王磊有些沮丧,"可能没发挥好。"

"没关系,尽力就行。"李建军拍拍他的肩膀,"走,我请你吃面。"

一个月后,录取通知书寄到了部队。王磊拿着那张红色的纸,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李建军看着通知书,笑得比王磊还开心,"好学校啊。"

当晚,李建军在部队食堂给王磊和几个要好的战友摆了桌酒。

"来,为我们的王磊同志考上军校干杯!"

大家纷纷举杯,王磊红着脸站起来,"谢谢连长,谢谢大家。如果没有连长的帮助,我不可能有今天。"

"别说这些客套话。"李建军举起酒杯,"到了学校好好学习,以后当个好军官。"

两天后,王磊要去军校报到了。临别时,他紧紧握着李建军的手。

"连长,您放心,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我不要你报答什么,只希望你以后能帮助别人,就像我帮助你一样。"李建军看着这个已经长结实了不少的年轻人,"这就够了。"

火车启动时,王磊趴在车窗上朝李建军挥手,直到人影消失在远方。

王磊走后,李建军的生活又回到了原来的节奏。偶尔会收到王磊寄来的信,说军校的生活,说学习的情况,字里行间都透着一股子干劲。

"连长,我在军校表现不错,被评为优秀学员了。"

"连长,我当上学员队长了,我会像您当年对我一样对待我的同学。"

"连长,我快毕业了,分配到装甲兵部队。"

信越来越少,最后完全断了联系。李建军也没太在意,毕竟人各有各的路要走,能帮王磊一把,他已经很满足了。

时间就这样一年年过去,李建军从连长升到营长,又从营长升到团长,最后当到了副师级。期间他帮过的士兵不计其数,有考上军校的,有提干的,有退伍后在地方干得不错的。但渐渐地,王磊的样子在他记忆中模糊了,只记得那是个瘦小但很努力的年轻人。

2019年,李建军退休了。按照政策,他可以选择在北京定居,但他还是回到了老家的小县城。



"图个清静。"他对前来送行的老战友们说。

退休后的生活很平淡,每天早上起来练练太极,上午在小区花园里种种花,下午和几个老朋友下下象棋,晚上看看新闻,日子过得波澜不惊。

有时候坐在阳台上,李建军会想起自己的军旅生涯,想起那些曾经帮过的士兵,想起王磊,不知道他们现在都过得怎么样。

直到2024年的那个春天。

"老李,社区通知,说军区有领导要来看望退役军人,让我们去参加座谈会。"老战友王大伟拿着通知单敲响了李建军的门。

"我就不去了。"李建军摆摆手,"我这个级别也不算什么大干部,去了也是陪坐。"

"走吧,反正也没什么事,就当凑个热闹。"王大伟拉着他,"通知上说司令员亲自来,这个机会可不多。"

李建军拗不过老友,换上了压在箱底的旧军装,跟着王大伟来到了社区会议室。

会议室里坐了二十多个退役军人,大都是团级以上的干部。李建军找了个后排的位置坐下,心不在焉地听着主持人介绍今天的流程。

"现在,让我们欢迎军区司令员王磊同志!"

掌声响起时,李建军正在打盹,听到"王磊"这个名字时,他下意识地抬起头。

一个身材挺拔的中年军人走上讲台,胸前挂满了勋章,两肩的将星闪闪发亮。李建军揉了揉眼睛,觉得这张脸有些眼熟,但一时想不起在哪里见过。

"王磊"开始讲话了,声音洪亮而有力。他讲部队的发展,讲对老同志的关怀,讲军人的使命担当。李建军听着听着,总觉得这个声音很熟悉,但就是想不起来。

讲话结束后,按照惯例,领导要和老同志们一一握手。王磊从第一排开始,和每个人都简单聊几句。



当他走到李建军面前时,脚步突然停下了。

两个人对视了几秒,王磊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敢置信,随即激动起来。

"您是......"王磊的声音有些颤抖。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