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岁少年,开学第二天,倒在大学宿舍血泊里!另一边,高材生竟靠百篇论文策划投毒,眼睁睁看着室友疼死!这一切的起因,根本不是什么大仇,全是日常小事——晚上开不开空调、该谁打扫卫生、甚至一句“你这水杯太娘了”……大学宿舍,啥时候成了能要命的地方?你的室友,是同伴还是仇人?
死亡电话:妈妈再也等不到儿子回家
就在8月31号,晚上7点29分,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周末晚上。一位妈妈突然接到儿子班主任的电话:“袁同学出了点意外,情况不太好,正在抢救。”
这句话还没让家长缓过劲,电话那头又接着说:“但是……已经抢救不过来了,你们尽快来学校吧。”
前一秒还抱着希望,后一秒直接跌进绝望。
这个刚满19岁、读电子商务专业的大二男生,叫袁某某。在烟台某学院的宿舍里,被室友用锐器扎进胸部,肺被捅破,血止不住地流,最后没救回来。
学校后来发了个通报,轻描淡写地说“是因为个人矛盾起了冲突”。
到底啥矛盾?没人说清楚。
可一条年轻的命,就这么停在了开学第二天。
高材生的“完美谋杀”:为投毒,我看了百篇论文
另一件事,更冷血,更让人浑身发毛。
湘潭大学的周某某,因为嫌室友不冲厕所、嫌他们晚上睡觉关窗户,甚至吐槽别人袜子质量差、水杯太娘……
他实在受不了了。
更让他火大的是:三个室友居然联合写申请,想把他调出宿舍!
于是他偷偷计划了三个月。
他以“做猕猴桃实验”为借口,网购了一种叫“秋水仙碱”的剧毒。
在这之前,他下载了上百篇相关论文,仔细研究这东西的毒性、该用多少量、多久会有反应。
然后,趁寝室没人,他把毒悄悄倒进两个室友一起吃的麦片里。
事后,他就冷冷地看着其中一个室友小张吃下去——之后小张上吐下泻,疼得直打滚。
他却躺在床上打游戏,别人问起小张的情况,他说“我不知道啊”。
直到小张被送进医院,医生反复问“是不是吃了什么特别的东西?”,他还是摇头说没有。
就因为他一次次隐瞒,小张从急性肠胃炎拖成了多器官衰竭,最后没救回来。
法庭上,他说:“我就是想做个人体实验,没想杀人。”
但法官没信他。
今年八月,二审判了——死刑。
宿舍:最熟悉的陌生人,最危险的合住游戏
你发现没?
这些惨剧背后,没有一件是真正的“大仇大恨”。
全是小事:
——你晚上打游戏吵到我睡觉;
——你空调开太低,我觉得费电费;
——你从来不扔垃圾,还总用我的纸巾;
——你说我老家“不就是那个彩礼很高的地方吗?”
就这些屁大点的事,攒的时间长了,就成了有些人心里迈不过去的坎。
大学宿舍到底是什么?
是四个甚至六个人,本来差别特别大,被随机抽签凑在一起过日子。
你可能是富二代,一个月生活费大几千;他可能是贫困生,靠助学金过活。
你习惯12点睡觉,他习惯熬夜到三点;你爱干净,他觉得袜子攒一周再洗也没事。
没有谁对谁错,就是合不来。
可这种“合不来”,被关在十几平米的小房间里,天天闹小矛盾,就容易出大事。
闭嘴忍忍?不如大声说话!
很多人遇到这事会选忍。
想着“算了,也就四年”“撕破脸多尴尬”“反正毕业就删好友”。
但你越忍,对方越觉得你好欺负。
你越不吭声,他越觉得你默认他这么做没问题。
小张在日记里写:“新室友是我所有痛苦的根源。”
可他从来没当面跟周某某说过不满。
直到两人的矛盾攒到快炸了,他才联合别人写申请调寝——而这,成了周某某报复的导火索。
所以,真正有用的不是忍,也不是吵翻天。
而是:
✅ 一觉得不舒服就说出来,但要用让人舒服的方式:
别说“你吵死我了!”,而是“我睡眠比较浅,你打游戏能不能戴个耳机呀?”
别说“你脏得像猪!”,而是“这次该你打扫啦,记得把垃圾倒了哦。”
✅ 如果说了没用?别犹豫,直接找辅导员——换宿舍!
这不是认怂,这是救自己。
你的心情、安全、未来,比所谓的“寝室和谐”重要一万倍。
“窝囊”生存法:不讨好、不期待、不纠缠
要是你觉得自己嘴笨、性格软、怕跟人起冲突,也没关系。
这里有份“窝囊版宿舍生存指南”,照着做就行:
· 别送东西,别一起过生日,少点期待就少点失望;
· 不想接话就不接,不想一起吃饭、上课就直接拒绝;
· 对方做错事,当场就说清楚,别等攒成大矛盾;
· 绝不要跟着别人一起针对某个人,也别让自己被人针对;
· 能不聚餐就不聚餐,别跟室友聊太深的隐私;
· 别记仇,别老琢磨之前的事,过去了就翻篇;
最重要的是:
认清现实——室友是随机分配的,不是你自己选的朋友。
处得来是运气,处不来才是正常的。
你的真朋友,可能在社团、图书馆、篮球场,但不一定在宿舍。
结语
写完这些,我心里挺不好受的。
大学本该是段发光的日子,怎么有时候就变成了“生存游戏”?
但我们能做的,不是害怕,而是清醒。
要清楚:宿舍关系不好,不是你的错。
就像抽盲盒,能抽到合拍的室友是运气,抽到合不来的,谁也没办法。
所以,别逼自己跟所有人合群,别憋着委屈假装开心,更别因为别人没素质,就惩罚自己。
你的情绪、时间、人生,都特别宝贵。
宝贵到不该为那些不值得的人浪费一秒。
要是宿舍待不下去,就走出去。
去图书馆看书、去操场跑步、去咖啡店学习、去参加你喜欢的活动——那里肯定有跟你聊得来的人。
记住,将军赶路,不追小兔。
你的目标在山顶,不是在宿舍的泥潭里。
[免责声明]: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均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各位看官谨慎观看、评论,理性看待,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请勿恶意举报。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