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摄影很花钱,说实话,确实如此,曾经在单反为王的时代,以当时的物价水平,一台相机加镜头,随便都是上万元,而且可供选择的余地还不多。但在进入无反时代后,大家发现了一个很明显的区别,就是相机领域有了外来者,特别是镜头,各类的第三方厂家是层出不穷。这当中又以索尼为最甚,在入门镜头和中端镜头上,副厂在销量上已经快接近索尼原厂了。这里我们不禁要问,既然副厂镜头与原厂镜头是存在竞争关系的,为什么厂家又允许其存在,而且感觉副厂镜头大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架势呢?这篇文章就来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
其实这个话题我们不必纠结于非此即彼这上面。所谓“存在即是合理的”,副厂镜头有如今的这个地位,与索尼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这么说并不是说索尼有多高尚,来做这个“活雷锋 ”。而是基于市场的考虑。我们都知道,索尼的相机业务是通过收购美能达相机发展起来的。属于相机里的“半路出家”。面对佳能与尼康这样的老牌相机厂家的竞争,索尼选择了避其锋芒的策略,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点就是开放镜头卡口给第三方厂家,这在以前的单反时代是从没有过的。很多人都说,那是索尼相机的无奈之举。但现在看来,索尼的这个举措无疑是明智之举,使得索尼相机后来者居上。
![]()
由此可见,副厂镜头与原厂镜头并不是相生相克,反而是一种互相成就,互相补充的关系。事实上,副厂镜头在市场上发挥着一种"促进"作用。它们为大家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也迫使原厂镜头不断提升自我竞争力。如果没有副厂镜头的竞争,原厂镜头根本就不会如此注重性价比和创新力。一个行业想要发展壮大,最好的状态是百家齐放。副厂镜头厂商通过推出与原厂镜头不完全相同的镜头,进一步拓宽了市场的选择。很多副厂镜头能够在焦段、光圈和特殊效果方面进行各种不一样的创新,满足不同拍摄者的需求。这一点在国产的老蛙镜头上表现的特别突出,它那里有各种奇形怪状的镜头,像探针式微距镜头、鱼眼变焦镜头等,这种创新不仅是为了模仿,更是在特定领域满足市场上那些更细分的需求。
![]()
对于拍摄者来说,副厂镜头的最大吸引力在于其高性价比。与原厂镜头相比,副厂镜头的价格往往要低得多,这让预算有限的人能够选择更多的镜头。不过,虽然副厂镜头在性价比和多样性上有优势,但在某些方面仍然无法与原厂镜头抗衡的。比如,在光学性能方面。虽然现在的很多副厂镜头的画质已经非常接近原厂镜头,但在色彩还原、光圈控制、对焦精度等方面,副厂镜头还有点差距。特别是对于那些极为注重画质的专业拍摄者来说,会更倾向于选择原厂镜头。
![]()
副厂镜头的另一个问题在于它的兼容性。虽然随着技术的发展,副厂镜头已经能很好地与各大品牌的相机相兼容,但由于核心技术保密的原因,在一些高端镜头以及新技术镜头方面,相机厂商并没有开放的原因,副厂镜头在使用中就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像一些副厂镜头可能在自动对焦时存在滞后,或者在高速连拍时表现不稳定,这对于要求精准对焦和快速反应的人来说,会有一定的麻烦。
![]()
综上所述,副厂镜头的存在不仅是市场竞争的结果,更是行业发展和创新的推动力。它们的出现并不是厂家愿意不愿意的问题,在如今这个科技发展的时代,只有秉持开放,包容共同发展的思路,才能真正把市场做大,让更多有实力的厂家脱颖而出。相机市场目前来说,还是一个较为封闭的市场,将来要是有我们中国的厂家有加入其中,想必那时才是相机镜头真正的开放市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