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进群,与同行一起共话医事~
本文来源:医学界综合整理
9月9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宣布了一项重大医学突破——该院骨科范顺武教授、林贤丰副主任医师团队成功研发出全球首款能够在人体血液环境中实现即时强效黏合的骨胶水材料“骨02”。
这项创新技术从古人的智慧中汲取灵感,解决了困扰骨科界百年的临床难题,为粉碎性骨折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粉碎性骨折的治疗困境
骨折,特别是粉碎性骨折,是临床常见的严重损伤。全球范围内,粉碎性骨折每年新增病例高达数千万。
传统金属固定方法存在明显局限:难以实现解剖复位,固定小骨片过程费时费力,且易导致骨碎片在操作中丢失或被吸收,造成骨量不可逆损失。
对于关节部位的粉碎性骨折,如果无法精准复位,极易造成关节面缺损或不平整,最终发展为创伤性关节炎,严重影响患者功能与生活质量。
“骨02”的三大突破
“骨02”的研发灵感源自一项千年智慧。北宋年间,福建泉州的工匠们在跨海而建的洛阳桥桥墩下养殖牡蛎,利用其分泌的天然“黏合剂”加固桥基,成就了“养蛎固基”这一生物工程奇迹。
团队负责人林贤丰由此获得灵感,他想到:既然牡蛎能在海水中粘得牢固,那么能否在人体湿性环境中创造类似的可能性?
“骨02”的研发,实现了三大核心突破:
血液环境下的即时黏合:在血液浸润的湿性生理环境下实现2-3分钟即时、强效黏合;
操作简便高效:显著提升手术效率,减少术中创伤;
完全生物降解:材料约6个月后随骨愈合而自然吸收,免除传统手术需二次手术之苦。
实验证实,“骨02”最大黏合拉力可达400多斤,剪切强度约为0.5Mpa,抗压强度约为10Mpa,具有替代金属内固定物的强大潜力。
临床价值得到验证
“骨02”在浙大二院、上海六院等多家权威医疗机构的150余例受试患者中展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各项指标均达到预设标准。
一位年轻工人因外伤导致腕部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应用“骨02”黏合技术,团队仅通过一个2-3厘米的微创切口注入材料,3分钟内即完成了粉碎骨块的精准黏合与固定。
术后3个月随访显示,患者骨折愈合良好,无并发症,腕关节功能完全恢复。
“骨02”的研发并非一蹴而就。团队历经了50余种配方迭代、数百次测试优化,结合大量的动物实验,才成功攻克了材料的生物毒性、血液环境黏合性和手术操作便捷性等关键难题。
这项研究成果已经申请中国发明专利,并同步递交了国际PCT专利,经权威查新确认具有新颖性与创造性。
这项由中国医生原创的科技成果,标志着我国在骨折微创治疗领域实现了重大自主突破。随着“骨02”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曾经需要钢板螺钉的大型骨折手术,可能变得像粘合破碎瓷器一样简单。
医学界儿科领域交流群正式开放!
加入我们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