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滁州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志愿者走进阳明社区,开展“暑食缤纷—‘健康饮食,安全成长’少先队实践营”食品安全系列科普实践活动。团队以“知识宣讲+创意实践”的模式,让食品安全知识走进孩子们的生活,为少先队员筑牢饮食安全防线,助力健康社区建设。
志愿者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开展食品安全主题演讲,结合“三无食品危害”“过期食品风险”等生活案例,生动解读食品安全的概念与重要性,让抽象的知识变得可知可感。
志愿者进行食品安全演讲
在志愿者们的引导下,孩子们共同绘制食品安全主题海报,将“查看保质期”“辨别生产许可证”等要点融入画笔,一幅幅充满童趣的作品完成后被张贴在社区宣传栏,成为社区里一道亮眼的科普风景线。
志愿者张贴海报
食品安全小课堂上,志愿者们系统讲解食品选购时的“三看”技巧(看标签、看产地、看储存条件)、家庭储存的“分区原则”(生熟分开、冷热分离)以及烹饪过程中的卫生要点。
志愿者开展食品安全小课堂
在“食品安全小测试”环节,志愿者帮助孩子们巩固食品安全知识,助力健康饮食。别开生面的测试活动轻松有趣,孩子们踊跃作答,为成绩优异者颁发了卡通贴纸、营养小零食等奖品,让孩子们在成就感中巩固了所学知识。
食品分类接力赛则通过趣味互动帮助孩子掌握食品安全知识,孩子们分为三个小组,手持印有不同食品类别的卡片接力传递,快速将卡片归至对应区域,培养分类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在游戏中强化健康饮食观念,提升生活技能,同时传递节约与责任理念,为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小小营养师搭配大赛”中,队员们先以“膳食宝塔”模型为例,讲解“荤素搭配”“粗细结合”“色彩均衡”等营养原则,介绍不同食物的核心营养成分。孩子们分组行动,用仿真餐具模型摆出“营养午餐”,或是在画纸上勾勒出“彩虹晚餐”,上台分享搭配思路。“我们的午餐有青菜补充维生素,有鸡肉提供蛋白质,还有米饭当主食!”稚嫩的话语中透着对科学饮食的理解,“营养均衡才能健康成长!”孩子们骄傲地说道。
在垃圾分类知识宣讲中,志愿者们先是讲解“厨余垃圾与其他垃圾的区分标准”等知识点,再通过“模拟垃圾投放”“分类知识抢答”等小游戏让孩子们实践操作,孩子们积极举手抢答,快速准确地完成分类任务。活动得到滁州学院副校长王春和南谯区副区长王勇的高度肯定,他们表示,这样的活动形式新颖、贴近生活,有效提升了少年儿童的健康意识与环保理念。
孩子们与领导进行合照留念
此次实践活动累计服务少先队员及家长200余人次,不仅让孩子们的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显著提升,更带动了“少吃零食多吃蔬菜”“主动分类垃圾”等行为转变。作为一支兼具专业深度与实践温度的团队,“暑食缤纷”实践队用行动诠释了青年担当:以专业知识为笔,为少年儿童绘制健康饮食蓝图;以创新形式为桥,让科学理念融入日常生活;以精准服务为基,助力健康社区建设。未来,团队将持续深化与社区的合作,推动科普活动常态化,让青春力量在护航少年成长、建设健康中国的道路上不断绽放光彩。
(臧杰、姚雨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