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普京的“第一大秘”——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在被问到“普京访华期间什么时候睡觉”时透露,普京在中国每天就睡几个小时。佩斯科夫解释说,由于中俄时差大,普京努力调整生物钟,结果就是睡眠时间大幅压缩。
实际上,时差只是影响普京睡眠的一个因素,而且相对次要的因素。真正让他睡不好的,是紧张繁忙的工作。据俄媒统计,在访华的4天时间里,普京总共工作了48个小时。其中,9月1号和2号的工作最为繁重,堪称行程中的“重头戏”。
9月1号,普京的工作时长16个小时。因为当天有上合峰会,结束峰会的行程之后,普京又开启了6场双边会晤,会晤对象包括印度总理莫迪、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以及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等,会晤一直持续到9月2号凌晨。之后,在凌晨4点,普京的车队才抵达了在北京的下榻地。
刨去1、2号这两天,剩下的2天的工作虽说强度没那么大,但也谈不上轻松。就拿9月3号来说,普京一大早就开启了工作模式,准时登上观礼台。之后,他又和朝鲜领导人金正恩举行了会谈。这场会谈分两个阶段,先是双方代表团一起参与的大规模会谈,持续了一个半小时还多;接着,普京与金正恩两人又进行了将近一个小时的单独交流。
9月4号凌晨,普京的专机降落在了海参崴。可见,他是趁着夜色,匆匆告别北京的。从时间安排来看,在抵达海参崴前,他基本上没有机会好好的睡一觉。
回顾普京这4天3晚的访华行程,用“外交马拉松”来形容再贴切不过。除了出席上合峰会、九三阅兵这些重大活动之外,普京还和17国领导人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如此密集的行程,就算是精力充沛如普京,恐怕也会有些吃不消。
当然了,普京此次访华行程,强度如此之高,背后有着多重原因。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在外交方面受到诸多限制,外访的机会大幅减少,外交任务不断积压。与此同时,俄罗斯积极推进“向东看”战略,迫切需要加强在能源等领域的国际合作。像“西伯利亚力量2号”这样的项目,对俄罗斯的经济至关重要,一刻也不能耽误。
另外,普京日常就有“夜猫子”的作息习惯,但访华期间需要早起,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个挑战。不过,由于他常年坚持健身,而且一直保持着战时无休的工作状态,这些都支撑着他顺利的完成了此次行程。
不得不说,72岁的普京,顶着5小时的时差,每天只睡几个小时,这既是他多年来高强度工作习惯的延续,也是俄罗斯在复杂地缘局势下“抓机遇、抢时间”的无奈之举和必然选择。对于被西方孤立的俄罗斯来说,每一次和东方国家的面对面沟通都至关重要,这是维系战略通道、夯实合作根基的关键。普京这种“连轴转”的工作状态,展现了一位大国领袖对国家利益的精准权衡和全力担当,着实令人钦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