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958年反“教条主义”,有哪些人为刘帅说话?与粟裕有什么不同

0
分享至

1958年,军委发起了一场意义重大的反“教条主义”运动,开国元帅、大将、上将中各有一人受到很大的冲击。

其中刘伯承元帅政治敏感度最高,他一察觉到风雨欲来,就立刻做出应对,让影响降低到了最小。

作为昔日的红军总参谋长、八路军129师师长、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刘帅拥有旧部无数,在他遭到诘难时,又有哪些人为他说话呢?



刘帅是不慕名利的人,在全国局势将定时,他就已将重心转到了军事教育上,连本该担任的西南军区司令员都推了出去。

他辛辛苦苦建立起南京军事学院,只希望能为人民军队培养出现代化的将领,让国家更为强大。

不过,新中国成立之初,西方对我们实行了封锁,作为一个刚起步的新生国家,我们能参照的对象只有苏联,很多军事教材都有深深的苏式烙印。

这在中苏关系良好时不是什么大事,但两国走向交恶后,就成政治问题了。



毛主席后来曾说过:中苏闹翻实际上是在1958年,他们要在军事上控制中国,我们不干。

也是在1958年,主持军委的彭老总认为刘帅办的军事学院存在“照搬苏联教材,请苏联教练”的现象,有“教条主义”之嫌,一时之间压力非常大。

刘伯承察觉到背后的不平静,为避免牵连到别的部下,他选择自己扛下这件事,主动辞去军事学院院长一职后,就去往了北京。

刘帅早年负伤,长期只能用一只眼工作,因而眼压很高。到北京后又因为急火攻心,一下子病倒了,前期的军委扩大会议就没能参加。



但是,他人不在,关于他的争论却不少。1958年6月,毛主席批评说:现在学校奇怪得很,中国革命战争自己的经验不讲,专门讲‘十大打击’,而我们几十个打击也有,却不讲。应该主要讲自己的,另外参考人家的。

彭老总随后接过话头:刘伯承身上有很严重的教条主义,不但影响南京,就连北京(指训练总监部)也有些吹鼓手,抬轿子的。别忘了,红军时期,他的教条主义是逼死过革命同志的。

这逼死同志,说的是红四方面军军长余天云自杀一事,其实这跟刘帅没有直接关系,彭老总是从转手几道的消息中误会了。

毛主席倒是澄清了一句:“余天云还是个娃娃嘛,想不开,寻了短见,怪不得谁。”不过总体来说,两位重量级领导人都有指责之意,场面非常压抑。



当然,还是有人敢站出来帮刘帅说话的。原二野第5兵团司令员杨勇就据理力争过:

刘院长工作很不容易,学院那么多苏联专家,中央又一再强调向苏联学习、尊重专家的意见,这本身也是听从中央命令。1951年冬天由刘院长负责的演习,就是一场“以我为主”的实际体现。

当有人污蔑说刘帅在二野很少参与指挥时,邓公出来澄清:二野打仗主要还是靠司令员,没司令员怎么能打好仗。

曾在中野、华野两边任职的陈毅元帅也帮着刘伯承说话,并且他去医院看望刘帅时,还愤愤地说:你写个啥子检讨,要写的话我来替你写,一百个字就行。除了关心之外,也表露出对这场批判的不满。



刘帅毕竟是从那么多斗争中走过来的,明白这种事情拖不得,越往后影响的人就会越多。所以他没有听从老战友的安慰,很快就认真地写了一份长篇检讨。

7月的军委扩大会议,邓公作为会议主持人就先定了个调:刘伯承同志工作积极认真,对组织是尊重的。他今年66岁了,又有病,不要搞得太紧张。

刘帅身体状态确实不好,还是在护士的搀扶下才能进入会场、走上讲台,当时场内有很多他的老部下、老学生,所以他一走进来,大部分人就自发起立行注目礼,看到他虚弱的样子,会场众人都非常心疼。

刘帅的“检讨”特别认真深刻,期间没有任何人质问打断,在他讲完离开时,所有人站了起来鼓掌目送离开。正如一位参会者后来所述:在当时的情况下,绝大多数高级将领只能用这种奇特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愤怒和对刘伯承元帅的同情。



刘帅的旧部那么多,之所以站出来说话的没几个,原因有三类:一是像张国华、皮定均这种执掌一方的大员,他们因工作需要并未入京;

一是如李达、郭天民等同样也在被批的人,他们自身都难保,也就没办法帮忙发声;

还有一类就是如李德生、秦基伟这些当时地位不算高的干部,发言也起不到什么作用,而且在邓公、陈老总都表态后,他们再紧紧跟随,反倒会给人一种抱紧“山头”的感觉。

当批判结束,刘帅也开始退居二线,跟他类似结局的还有粟裕,也是好不容易过关就不再负责重要工作了。不过相比较起来,两人的遭遇也有很多不同。



首先就是被指责的侧重点不同,刘帅的是“教条主义”,粟裕则主要是“个人主义”。

在过程中,敢为他们说话且起到作用的人不同,刘帅有一位元帅(陈老总)、一位元帅级别(邓公)、一位上将(杨勇),粟裕则是一位元帅(叶帅)、一位大将(萧劲光)、两位中将(王必成、陶勇,叶飞被要求发言时顶住压力保持沉默)。

过关的难度也不同,刘帅登台做了一次检讨,关于他的事情基本就了结。粟裕则反反复复检讨了8次,还是毛主席表了态才得以度过风波。

只是,两人也有一个很可悲的相同点——都是在去世后才得到彻底平反。刘帅1986年病逝,1987年中央军委纪委发布“纪”字1987第十五号(令)通报,为反“教条主义”运动中被迫害的同志全部平反。

粟裕1984年病逝,1994年军委副主席的张震和刘华清联名发表文章《追忆粟裕同志》,为他恢复名誉。哎......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言今忆史
言今忆史
重温历史真相,解读历史,回忆历史,探寻故事渊源
283文章数 4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