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这波更新,又掀起了数码圈的争论。11GB 的大包,SP35 版本,不仅换了竖向音量条,还带来了极光动效。有人说“这才是鸿蒙的质感”,也有人担心测试版不稳。到底值不值得升?我来把话说透。
说实话,这次更新最直观的,就是音量条和亮度条从横着躺,变成竖着立。别小看这个变化,配合极光动效,切应用、看通知的时候,连贯感比以前顺眼多了。而且它给了档位选择,你想要丝滑就全开,想省点电就收着,选择权终于回到了用户手里。对比某些系统一刀切的做法,这算是诚意。
再来看单手操作。过去大家常吐槽华为的交互不够灵活,这次终于补上了悬浮球。坐地铁单手刷手机,或者躺在沙发上不方便滑动边缘的时候,点一下就能返回、分屏、截屏,实用性比曲线救国的手势好多了。可以说是“补课补到点上”。
小艺这次也算是真正聪明了一回。接入端侧大模型后,识图、翻译、抠图更干脆。比如开会拍白板,它能自动提要点;逛展览扫个海报,立刻给简介和链接;学生党做学习笔记,圈一圈文字就能结构化。不是那种空喊口号的 AI,而是能省时间的实用功能。
多设备协同也优化了。耳机、音箱切换变成卡片堆叠,上滑就能换设备,比之前点来点去顺手得多。“碰一碰”的文件和任务接力速度提升,让手机、平板、电脑之间更像是一体机。体验感的细节拉满。
隐私这回不只是“写在发布会PPT上的亮点”。权限粒度直接下沉到元服务层:哪个服务要定位、谁要读相册、谁想读通知,一目了然,想关就关。再加上 AI 防窥功能,有人从你背后探视,敏感通知直接模糊,这才叫贴心。
底层优化同样有诚意。电梯、地库这种“弱网地狱”,鸿蒙这次回网速度提升明显,少了那种卡在转圈的窒息感。AI 超帧让视频和游戏画面更顺,但别过度期待,它不是魔法,高温场景下的功耗压力还得用户自己掂量。
影像部分最让我意外。AI 去反光功能救活了不少“废片场景”:商场玻璃柜、雨夜车窗、餐厅幕墙,这些过去的噩梦,现在能挽救一部分画面。算是个“锦上添花”的功能。
而在连接层面,NearLink 和蓝牙的深度融合,目标是更低延迟、更高并发。这在键鼠、耳机、手写笔的使用体验里,已经能感受到更稳了。对多人协作来说,这才是未来的底层保障。
当然,泼点冷水也必要。SP35 属于测试分支,不是全民稳定版。部分功能吃硬件,老机型可能会灰掉,端侧大模型也会占不少内存和存储。128GB 的机型用户,最好别一股脑全开。否则升级变成负担。
那到底谁适合升级?我的判断是:
• 经常在弱网环境下跑,或者跨设备协同高频的用户,可以立刻上车;
• 喜欢拍照、经常被反光折磨的用户,也值得升级;
• 如果你只有一台主力机,而且存储紧张、对续航有焦虑,建议先观望一周,看第一批用户的反馈。
我对这版的整体评价是:竖向条和极光动效,是给用户的面子;端侧智能、弱网优化、NearLink 融合,才是撑起未来的里子。它不是靠一个大招撑场面,而是每个螺丝都拧紧半圈,堆出来的稳定与进化。
那问题来了——如果你手里已经收到了 SP35,你会立刻尝鲜,还是选择再观望一阵?竖向音量条和极光动效,是你眼里的加分项,还是分心的噱头?留言聊聊,我也会挑出一些机型评论,帮大家判断值不值得第一时间升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