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1舰载激光武器是我国在大阅兵上亮相的新型装备,激光武器在全球范围,都是一种被仰视的存在,但局限于技术发展的速度,即便是美国海军早就部署到舰艇上激光武器,还存在实际应用的瑕疵问题,比如舰载激光武器要是开火,同舰艇的宙斯盾雷达,就无法工作,必须停机,否则系统就崩溃了,这样的漏洞让美国非常头痛。
雷达预警和侦查不能停,否则对方的突袭就无从得知,但是在开火的时候,激光武器和宙斯盾雷达,只能使用一个,形成一种明显的限制,这个BUG主要问题症结是什么?是美国海军舰艇上的电力供应不足,说到这个问题,让很多网友感到不解,美国核动力技术是世界头牌,为何在舰艇上不能实现电力供给?
这是因为系统兼容问题加上电力供给设计不足,美军还在等待解决,而中国海军的055大驱,竟然能避开前车之鉴的坑,实现了完美解决?
LY-1舰载激光武器外观非常有特点,酷似圆筒形状,被大白话形容为洗衣机的内筒,不要小瞧它憨乎乎的外观,这款激光武器,搭载到舰载上发射,成为中国海军水面防御的重器,对海空防御将会起到很重要的助力。
配合海红旗系列,红旗16C等将成为敌人难以抵挡的武器。
美国海军都不能解决的问题,055大驱为何能完美地解决?055上的电力系统只是常规动力,4台燃气轮机,双击并联方式运转,并非外界猜测的可能使用核电系统。
福建舰航母上的弹射系统,使用核电的可能很大,电磁弹射器使用一次,耗费的电力高达4000度,这还不算,瞬间消耗电量之后,还需要迅疾恢复电力储能,为一分钟之后的再次弹射做好充足的储备,这个电力储能技术,外界都猜测使用了核电技术,否则无法在短时间实现超高电量的恢复。
从理论上来说,不管是何种技术支持电力补给,其他系统之间的电路连接或者切换,都需要整个系统的技术兼容,否则就容易出现短路和故障。
美军的舰艇上,就存在激光武器和雷达争抢电量的问题,而且两个设备不能同时工作,否则系统就要超标,类似居民家里的电量超标跳闸一个道理。
舰载激光武器的实际部署,中国海军实现了吗?此前美国海军使用的舰载激光武器,现役型号为HELIOS系统,功率为60kW左右,因此电力不足也是必然。美国海军认为就算这款激光武器存在不足,也是世界唯一的交付使用的武器。胜在独家,更胜在美国认为自己火力类型多,饱和打击能力强大,其他海上舰艇再进行增援和掩护,舰载激光武器就能在特定适合的时候,发挥特有的打击威力。
但是当中国的LY-1舰载激光武器出现之后,西方媒体惊呆了,外界马不停蹄分析,它的功率可能高达500KW以上,这个数值超过美国激光武器的7倍还多。推导它的技术平台,西方认为中国海军一定是在舰艇上安装了激光武器,进行一定周期的测试和使用,才能更好地为提升功率和完善功能,提供充足的数据。
由此判断,中国舰载激光武器一定也进行过长期的实验,在参数值打击威力,以及使用场景等综合考量中,不断修改提高,最终推出功率更强的LY-1舰载激光武器。根据推算,它可以高速发射高能量激光束,如果敌人无人机来袭,即激光束的打击距离范围为6公里,毁伤程度为击毁飞行器外壳,就算密集的无人机来袭,也能极其快速地消灭多个目标。
目前最远打击距离在20公里,实现直接烧灼致盲敌人导弹的导引装置。对付大型的飞行器,通过三种方式毁伤对方的目标,烧蚀,光电攻击致盲,热力耦合引发爆炸等,一些小型的飞行器,几秒钟之内就毁伤殆尽。
对比之下,美国海军的激光武器,不仅降低了优势,还需要提升整体的威力,以对应中国舰载激光武器的升级,带来的威慑和不安。
055新批次大驱,很可能安装大功率激光武器,从而实现海面防空的高效率,从防区外预警,到近程的闪电打击实力,让中国海军的激光武器实现新武器的加持及助力,从而在制海权的维护和争夺中,从容不迫,通过实力防守和迅捷反制,立于不败之地。
这样一来到目前为止,美国和中国两个国家,都部署了舰载激光武器,而且在客观上形成了激光武器竞争的现实。
中国亮相激光武器,也展示大国实力和底气,更能展望中国的国防安全,稳定提升新的高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