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 年 9 月,82 岁的冈村宁次在日本东京病逝,这个双手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的侵华罪犯,直到临终前,仍对身边人提起一段让他刻骨铭心的经历:“当年在中国战场,我从未惧怕过中国的军队,可唯独湖南人,让我至今想起都心有余悸。”
这句话让不少人感到疑惑:作为曾执掌日军中国派遣军总司令的罪犯,冈村宁次曾指挥部队犯下了滔天罪行,似乎从没有什么让他害怕的。
他为何会对湖南人有如此深的忌惮?难道他在湖南战场上屡屡碰壁了吗?
1884 年,冈村宁次出生于日本东京的武士家庭,明治维新后日本对外扩张的野心,深深影响了年少的他。
![]()
从东京陆军幼年学校到陆军士官学校,他接受了严苛的军事训练,毕业后很快投身日俄战争,在战场上积累了实战经验。
1915 年,冈村宁次被派往中国青岛、北京等地任职,长达四年的时间里,他走遍华北多地,搜集中国的地理、民俗、军事情报,甚至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因此被日军内部称为“中国通”。
可这份“了解”,成了他后来侵华的工具。
1932 年“一・二八”事变中,他作为上海派遣军副参谋长,不仅参与指挥作战,还首次推动设立日军慰安妇制度,给中国女性带来深重灾难。
1935 年调任关东军副参谋长后,他又强化对“满洲国”的殖民统治,手段残酷。
“卢沟桥事变”后,冈村宁次的侵华步伐愈发疯狂。1940 年,他出任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推行“三光”政策,华北多地村庄被焚毁,无数平民惨遭痛手。
![]()
到了1944 年底,他更是升任日军中国派遣军总司令,成为侵华日军的最高指挥官,此时的他,自认对中国战场了如指掌,气焰嚣张到了极点。
1939 年,冈村宁次指挥日军第 11 军攻占南昌,仅用 7 天就拿下这座战略重镇。这场胜利让他更加狂妄,认为中国军队不堪一击,随即把目光投向了湖南。
这个被称为“中国腹地门户”的省份,一旦被占领,就能沿长江直逼重庆,彻底摧毁中国的抗战意志。
![]()
可他没想到,湖南这片土地,会成为他侵华生涯中最难啃的“硬骨头”。
第一次长沙会战爆发前,冈村宁次做足了准备:他调遣第 11 军主力,配备坦克、重炮等重型装备,计划以“闪电战”快速突破中国军队防线。
![]()
在他看来,湖南虽地处内陆,但中国军队装备落后,只要集中火力猛攻,不出半月就能拿下长沙。
可战争的走向,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料。时任第九战区司令长官的薛岳,根据湖南多山地、水网密布的地形,制定了“后退决战”战术,先诱敌深入,再依托有利地形层层阻击,最后集中兵力围歼敌人。
湖南百姓也自发加入抗战:农民们拆毁自家的房屋,用门板、树干堵塞道路,让日军的坦克、卡车寸步难行。
猎户组成游击队,在山林中埋设陷阱、袭扰日军补给线;甚至连孩童都提着篮子,给中国军队送粮食、传情报。
![]()
1939 年 9 月,日军向长沙发起进攻,却在新墙河、汨罗江一线遭遇顽强抵抗。
中国士兵趴在战壕里,用步枪、手榴弹对抗日军的重炮,哪怕阵地被炸成焦土,也没人后退。
激战十余天后,日军不仅没能逼近长沙,反而因补给线被湖南百姓破坏,粮食、弹药耗尽,不得不狼狈撤退。
第一次长沙会战,中国军队歼敌万余人,打破了冈村宁次“速胜”的幻想,这也是他侵华以来,首次在正面战场遭遇如此惨败。
不甘心的冈村宁次,在 1941 年发动第二次长沙会战。
![]()
这次,他特意找来《湖南省要览》仔细研究,试图找到湖南人的“软肋”,手册中提到湖南人“性格刚毅、尚武爱国”,可他并未放在心上,反而认为“民风彪悍不过是匹夫之勇”。
他调遣更多兵力,还提前派出特务破坏中国军队的通讯线路,可结果依旧惨败。
会战期间,湖南军民的配合再次展现出惊人的力量:湘北第七挺进纵队司令王翦波,带着队员趁夜摸进日军军火库,炸毁了大量炮弹、汽油,让日军的重火力成了“摆设”。
长沙周边的百姓,连夜抢修被炸毁的道路,为中国军队输送援兵,甚至有村民划着小船,在湘江上袭击日军运输船。
![]()
这场战役,日军伤亡达 2 万余人,冈村宁次精心策划的进攻,再次被湖南军民联手粉碎。
接连两次败北,让冈村宁次彻底意识到:湖南人不是“匹夫之勇”,而是有着“军民同心、宁死不屈”的韧性。
在这里,他看不到百姓的畏惧,只看到无论老人还是孩童,都在为保卫家园拼尽全力,他看不到中国军队的退缩,只看到士兵们哪怕只剩最后一人,也要守住阵地。
这种全民皆兵的抵抗,让习惯了“以强欺弱”的冈村宁次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无力,他可以打败装备落后的军队,却打不垮湖南人保卫家园的决心。
不出意料的,日军最后失败了,哪怕岗村宁次再不乐意,他也要听从日本天皇战败的命令。
![]()
原本侵华的罪犯,是要上军事法庭的,可抗战胜利后,冈村宁次凭借蒋介石的包庇和美国的默许,竟逃脱了战争罪行的审判,于 1949 年悄然返回日本。
这也让他他晚年说了自己天不怕地不怕,唯独“怕湖南人”的话。
可岗村宁次其实不明白,侵华战争的失败,不是因为日军装备不够精良,而是因为中国人民有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抗争精神,而湖南人,正是这种精神的缩影。
![]()
从第一次长沙会战的众志成城,到第二次会战的全民皆兵,湖南人用鲜血和勇气证明:面对侵略者,没有软肋和妥协,只有“守土有责”的坚定。
冈村宁次的忌惮,本质上是对中国人民不屈意志的无奈,他可以摧毁房屋、掠夺资源,却永远无法摧毁一个民族保卫家园的决心。
如今,冈村宁次的名字,已经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而湖南人的团结与勇敢,却流传到了后世。
![]()
任何侵略者,无论多么嚣张,终将被热爱和平、坚守正义的人民击败,那些为保卫家园牺牲的生命,永远值得铭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