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之蜜糖,彼之砒霜。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苹果发布会最大槽点:限购10件、卖479元的手机挂绳
想必今天 白天, 大家 一定被“科技春晚”,也就是苹果发布会的消息刷屏了。
会上苹果发布了一系列新产品:
新手机:
新手表:
新耳机:
如果你还没了解发布会详情,但是想了解,最快最准最全的办法就是去苹果官网看看。
但以上所有新品的“槽点 ”加在一起,都比不上我们今天这篇文章的主角“槽点”多,也就是这款苹果上新的手机斜挎挂绳:
零售价479元, 10色可选。
来 点大图看看:
这款手机挂绳,不是所有手机壳都能用,得搭配苹果新出的带挂绳孔的手机壳,我替大家看了一眼,:
售价从 3 29 元到 479 元不等:
上身效果:
我就纳闷儿,苹果你们家就不能选点别的模特,拍产品图吗?。
好了,看到 这里,如果你想买的话,赶紧去官网抢购,因为每人限购10件:
拼手速 的时候到了,手慢无。
有一说一,这挂绳颜值是在线的。
至于价格嘛,你想用苹果的手机壳和手机 挂绳,把iPhone挂在脖子上,或背在肩膀上,除 了买手机的钱,你还得拿出小1000块才行。
苹果“线上没赢过,线下没输过”?至少前半句是对的
这大概是星爷表 情包用得最对的一张:
不仅国内网友撇嘴,嫌贵,老外也撇嘴,也嫌贵。
当然不乏也有个别网友喜欢的。
有人说,买了这根挂绳,你就是苹果大家庭的一员了:
有人说这挂 绳适合伦敦人,因为 据说伦敦抢手机的飞车党非常多:
飞车党克星:
可以称之为防盗带:
有人说有了这根挂绳,可以把iPhone当跳绳用了,手机就是传感器,可以计算跳跃次数和卡路里,苹果这叫为用户健康着想:
有人说苹果是不是致敬了诺基亚:
有人说正好需要一根,防止手机高空掉落:
有人把挂绳拟人化了:
有人说相比巴黎世家,苹果还是太亲民了:
有人说似曾相识:
有人好 奇这根绳子是否像AirPods那样弹窗:
提醒你这不是你的挂绳:
有人说现在流行这种挂绳,尤其是住在人口密集的城区的已婚者:
有人说早就有人做过了,质量更好:
有 人开始高级黑:
必须要用正品,连充电都去美国:
甚至祭出安卓梗:
有人说苹果就是割韭菜:
有人说苹果那块布也卖400+:
有人说卖这么贵,是爱马仕联名吗:
有人以为手机壳挂绳一起卖,结果分开卖,还这么贵:
有人说这iRope上吊可以把意识上传到iTunes吗:
网友应该是想说iCloud吧,我猜^_^
有人说苹果做官方挂绳,是为了树立一个品类杠杆:
有人说只有苹果能这么做,只有富人能这么买:
有人说买的不会嫌贵,嫌贵的不会买:
有人说限购十件很贴心:
有人以为RMB479是产品编号,没想到是价格:
有人说迟早有取卡针卖100的一天:
有人说挂绳一出,之前的抹布都有性价比了:
有人把 压力给到义乌:
和华强北:
有人说,品牌一换,骂声过万:
也有支持苹果的网友说,苹果“线上没赢过,线下没输过”:
苹果线下没 输过,我拿不准,但线上没赢过,从网友的评价来看,大概率实锤了。
479元挂绳为什么被吐槽太贵?
苹果新手机挂绳被网友疯狂吐槽,本质上是因为“价格预期与产品价值感知的错位”,说白了,就是性价比太低,不值这个钱。
价格与 “基础配件认知” 的巨大落差
挂绳在大众认知中属于“低成本、非核心”配件,市面上第三方手机挂绳多为20-100 元区间,功能多为“固定手机、解放双手”,且适配多数手机壳。
而苹果这款挂绳售价 479 元,是普通挂绳的 5-20 倍,远超用户对“挂绳”的价格心理阈值,自然引发“性价比低”的质疑。
“苹果溢价”与“实用需求”的冲突
对多数用户而言,挂绳的核心需求是“便携”,而非“高端设计”或“品牌属性”。
479 元的定价已接近部分中端耳机、无线充电器的价格,而这些产品的“实用价值感知”远高于挂绳。
同时,该挂绳仅适配部分苹果官方硅胶保护壳(适配范围窄),进一步放大了“价格与实用场景不匹配”的问题。
“非必需品属性”加剧价格敏感
手机挂绳并非“刚需配件”(如充电器、保护壳),而是“提升体验的可选品”。
当可选品定价过高时,用户更易以“成本视角” 衡量(如“再生 PET 纱线成本是否值 400 + 元”),而非“品牌溢价视角”,从而强化“太贵”的吐槽。
当然,苹果也不是第一次这么搞了,大家已经见怪不怪了。只不过,这次又换了一个品类而已。
苹果为什么要设计这款挂绳?
看完热闹,咱们再来分析一下苹果为什么要出手机挂绳?
苹果的设计逻辑,并非“单纯卖挂绳”,而是基于用户体验延伸、生态闭环、品牌调性强化。
满足“场景化便携需求”,填补体验空白
随着 iPhone 屏幕变大(iPhone 17 Pro Max 已经 6.9 英寸),单手持握或口袋携带的便利性下降,尤其在通勤、运动、旅行等场景中,“解放双手”的需求逐渐凸显。
这款挂绳的核心目的是解决“手机携带场景的痛点”,比如通勤时无需反复从包里掏手机、运动时避免手机滑落,本质是对“手机使用全链路体验”的补充。
强化“苹果生态闭环”,提升用户粘性
苹果的配件策略始终围绕“自家硬件适配”展开,该挂绳仅能安装在特定iPhone硅胶保护壳上(连接处固定在壳的左下角和右下角),而非通用设计:
这种“专属适配”的逻辑,本质是引导用户选择苹果官方保护壳 + 挂绳的组合,进一步绑定用户在苹果生态内消费,而非转向第三方配件。
兼顾“品牌调性”与“环保战略”
为维持高端设计定位,苹果配件始终追求“功能与美学统一”,挂绳的“窄幅机织工艺”、“顺滑触感”、“垂坠感”等细节,是为了匹配 iPhone 17 Pro 的高端定位,避免“高端手机配廉价挂绳”的体验割裂。
挂绳采用 100% 再生 PET 纱线(符合苹果近年“碳中和”目标,如包装、产品材质均强调可回收),既能满足环保政策要求,也能通过“可持续设计”强化品牌的社会责任形象,吸引关注环保的高端用户:
这款挂绳,到底好在哪儿?
与第三方挂绳相比,苹果这款挂绳到底好在哪儿?
除了前面提到的100%环保,以及苹果品牌调性外,苹果在挂绳的“功能性细节”上,确实也做了一些针对性设计,这是第三方挂绳较少覆盖的。
可调节长度 + 不锈钢滑扣:挂绳最大长度 2080 毫米(81.9 英寸)、最小 1080 毫米(42.5 英寸),通过不锈钢滑扣可轻松调节,适配不同身高(如儿童、成人)或场景(如斜挎、单肩短挂):
内嵌柔性磁体,可将交叠的两层挂绳整齐固定,避免挂绳松散晃动(如行走时挂绳来回摩擦身体),解决了传统挂绳“易凌乱”的痛点:
说来说去,网友的吐槽本质,并不是说苹果的东西不好,设计不好,而是“大众价格预期”与“苹果高端配件定位”的冲突,而苹果的设计逻辑是“以挂绳为载体,补充场景体验、强化生态闭环、传递品牌理念”。
这款挂绳的“独到之处”,并非“不可替代的功能”,而是“苹果对细节体验的打磨”,从材质环保到长度调节,每处设计都围绕“高端用户的场景需求”展开,而非单纯追求“性价比”。
不过我觉得苹果挂绳这事,大家就当乐子看看就行了,就像前面有位网友说的那样,买的不会嫌贵,嫌贵的不会买。
汝之蜜 糖,彼之砒霜。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各取所需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