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动荡阴云密布!
350 亿美元以埃天然气协议前途未卜
【Oilprice网 9月9日报道】
2025年9月9日
过去几年间,埃及打造区域天然气供应及液化天然气(LNG)出口枢纽的雄心化为泡影。一系列挫折致使这个关键能源商品的净出口国沦为进口国。
多年来,受祖赫尔气田等成熟气田自然枯竭影响,埃及天然气产量大幅下滑。加之2015年以来未能发现重大新气藏、国内电力需求激增,以及此前面临的硬通货短缺、拖欠外国企业款项等财务问题,埃及如今处境岌岌可危 —— 自2022年起成为天然气净进口国,既依赖进口液化天然气,也依赖从以色列通过管道输送的天然气。
去年,埃及从以色列进口的天然气量达到创纪录的每9.81亿立方英尺,同比增长18.2%。目前,埃及20%的天然气需求依赖从以色列进口。
上个月,埃及总理穆斯塔法・马德布利宣布,与以色列新梅德能源公司(OTCPK:DKDRF)签署的350亿美元天然气供应协议已延长至2040年。新梅德能源公司是以色列大型 “利维坦” 气田的核心合作方。然而,在以色列军方下令加沙城居民撤离、中东局势升级的背景下,这些天然气供应的前景如今悬而未决。
此前一年多时间里,数十万人被迫流离失所,今年初停火期间,大量民众回流加沙城。但如今,以色列再次要求他们撤离。上个月,内塔尼亚胡宣称,他 “坚定致力于‘大以色列’愿景”,该愿景涵盖从幼发拉底河至尼罗河的部分阿拉伯国家领土。据《以色列今日报》报道,内塔尼亚胡已指示官员,“未经其本人批准,不得推进与埃及的大型天然气协议”。
不过,埃及如今敢于直面以色列,称即便协议取消也无需畏惧,因为埃及拥有其他选择。
埃及国家信息服务局(SIS)局长迪亚・拉什万在电视声明中表示:“内塔尼亚胡将埃及视为实现‘大以色列’梦想的障碍,认为埃及对他构成威胁,是他的眼中钉 —— 尤其是开罗(埃及)是阻止巴勒斯坦人流离失所的第一道防线。” 他补充道:“埃及政府已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制定了备选方案和应对预案,而内塔尼亚胡正试图将危机转移到埃及身上。”
然而,替代以色列天然气供应可能会让埃及付出高昂代价。根据今年8月签署的最新协议,截至2040年(或直至合同约定气量全部交付完毕),以色列将向埃及出售约1300亿立方米天然气。这些天然气通过管道输送,成本远低于液化天然气。大宗商品专家指出,当前液化天然气均价为每百万英热单位13.5美元(不含浮式储存再气化装置租赁成本),远高于以色列天然气每百万英热单位7.75美元的价格。另一方面,以色列可利用当前僵局协商提高天然气出口价格 —— 路透社今年5月曾报道,以色列有意将出口天然气价格提高25%。
“利维坦” 气田于2010年被发现,位于海法海岸约130公里处,面积330平方公里,可采天然气储量约22.9万亿立方英尺,是地中海地区最大的天然气藏,也是该区域最大的产气资产之一。该气田的生产通过4口海底气井实现:气井通过海底集输管汇和两条长120公里的管道连接至海上平台,所有天然气加工流程均在平台上完成。
加工后的天然气通过管道输送至岸上,接入以色列国家天然气管网,随后分输至以色列、埃及和约旦的客户。新梅德能源公司是 “利维坦” 气田的主要运营商,持有45.3%的作业权益;雪佛龙公司(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CVX)持有39.7%的作业权益;瑞秋能源公司(特拉维夫证券交易所代码:RATI)持有15%的作业权益。瑞秋能源公司成立于 1992年,是以色列领先的能源合作企业之一,核心业务为天然气与石油的开发及生产。
翻译 | 曾文怡(微信部)
审校 | 陈依然(微信部)
编辑 | 曾文怡(微信部)
注:图片来源网络,文章有删减
微信| 能源舆情
新浪微博| 中国国际能源舆情研究中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