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城,成了央企地产中的「亏损之王」。
最近,央企华侨城发布2025上半年财报,涛哥注意到其半年亏损28.68亿,且亏损幅度同比扩大170%,窟窿越来越大了。
而且,这已经是华侨城第四年巨亏,2022年亏损109亿,2023年亏损65亿,2024年亏损86.62亿,加上2025上半年亏损28.68亿——
短短3年半时间,华侨城累计亏损达到恐怖的289亿,是近年累计亏损最多的地产央企
这是什么概念?2024年保利发展净利润50亿,招商蛇口净利润40亿,中国金茂净利润10亿…
其他央企地产辛辛苦苦给国家挣的钱,华侨城轻轻松松就给亏光了。
再大家业也受不了这么亏,所以今年9月初,国务院发布一纸调令——
原华侨城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双双免职,曾任华润置地总裁的吴秉琪,空降担任华侨城集团总经理
在涛哥看来,华侨城经营盘面可说相当困难,多项核心指标都是负数,连续第四年亏损,拿地也陷入停滞,还面临着员工跟投危机等团队问题。
吴秉琪这次履新,就像「救世主」登场,央企华侨城的未来就看他了。
1
9月5日,国资委发布正式公告:
吴秉琪任华侨城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提名为华侨城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人选。
免去张振高的华侨城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党委常委、董事长、董事职务,退休。
免去刘凤喜的华侨城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党委常委、董事职务,不再担任华侨城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职务。
涛哥看了华侨城官网,发现吴秉琪简历已更新上去。
从董事会成员结构看,出生于1971年的吴秉琪是唯一的70后,其余高管都是60后。
紧接着9月8日,华侨城第九届董事会召开第一次临时会议,“同意增补吴秉琪先生为公司非独立董事候选人。”
所有动作,似乎都是在抢时间,相比多数央企讲究的平稳过渡,这次空降无疑是一次紧急的「火线换帅」。
董事长与总经理在同一天双双免职,继任者立即到岗,速度之快、力度之大,在地产央企历史上前所未有。
在涛哥看来,华侨城坚决调整背后,说明这家公司的经营难题已经引起重视,吴秉琪的肩膀上不仅是总经理的重担,更承载着华侨城能否翻盘的希望。
2
用一句话概括吴秉琪的职业传奇,可以说:
华润置地、中国建筑的「优等生」,来到华侨城做「救火队长」
1971年出生的吴秉琪,应该说是个能打胜仗、能扭转战局的人。
他毕业于同济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专业,获得澳大利亚南澳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理工与管理双重背景,让他既有扎实专业,又有商业全局视角。同时他也是一位从一线成长起来的高管,擅长打硬仗。
1993年他加入华润集团,曾就职于华润物业,2007年调至华润置地。
曾任华润物业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华润营造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后来华润营造卖给浙江建投在港股上市,他负责华润优高雅的建筑装饰业务。
也因此,他一度自谦“做乙方出身”,对全产业链洞察上更深入,在成本管控上也更细致。
从物业到地产,再到华润置地核心管理层,他在华润体系一干就是近30年,每一站都与“攻坚战、业绩翻倍”紧密相连。
在华润置地期间,吴秉琪曾先后担任华西大区与华北大区一把手,及公司首席人力资源官。
在华西区域他一手打造西安全运会场馆、成都大运会场馆、成都万象城等城市名片,并带领华西大区2019-2020年业绩同比增长37.8%,达到275亿。
2021年初调任华北大区董事长及公司首席人力资源官之后,带领华北大区销售额增长21%,达到409亿。
凭借华西、华北双重战绩,吴秉琪于2022年7月登上华润置地总裁之位。
不过,担任华润置地总裁仅一年零两个月后,吴秉琪便走向新舞台。
2023年9月,他成为中国建筑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负责地产业务。
吴秉琪在中建集团业绩有目共睹,据年报数据,2024年中国建筑房地产业务实现销售额4219亿元,新增土地储备882万平方米,稳居行业头部。
这次调往华侨城,吴秉琪面对的将是一场更为艰难的硬仗,不仅需要解决连年亏损的难题,更要推动华侨城的变革与转型。
短短三年内,从华润置地总裁、到中建集团副总经理,再到华侨城集团总经理的调动经历,足以看出他的能力受到了高度认可。
3
成立于1985年的华侨城,至今已有40年历史。
虽然华侨城的棋局已经变化,但目前盘面依旧困难,摆在吴秉琪面前的将是三重难题。
第一重难题,是地产从输血泵变失血口
华侨城地产板块曾是“现金奶牛”,支撑文旅业务,也为公司增长提供弹药。然而从2022年到2025年,地产板块的营收大幅下降、利润持续大幅亏损。
这意味着作为现金奶牛的住宅也非但不赚钱,反而持续让公司失血。
更糟糕的是华侨城还面临巨大债务压力。截至2025年6月末,2410.86亿总负债中61.85%为短期债务,流动负债达1491.03亿,短期偿付压力很大。
亏损的利润和巨额的短债,很有可能引起流动性危机。
第二重难题,是文旅业务陷入中年危机
文旅地产一度是华侨城的灵魂,然而缺乏创新和突破,正迅速蚕食其品牌护城河。
华侨城的文旅项目,以传统欢乐谷、欢乐海岸等主题公园为主,面对迪士尼、环球影城降维打击,以及长隆、方特等新锐,华侨城竞争力正在快速下降。
无论设备的新颖度,还是服务的精细度,都显现出老态,面对Z世代成为消费主力的趋势,传统主题公园的吸引力渐渐不足。
过去,华侨城依赖地产反哺文旅,但在地产行业深度调整的今天,这种模式也难以持续。
第三重难题,是跟投事件引发管理困境
前段时间,华侨城员工跟投事件引起舆论广泛关注,揭开了华侨城存在的组织管理问题。
2019年,华侨城下发了《华侨城集团有限公司项目跟投管理办法》,强制二级单位负责人及项目关键骨干按规定跟投。
随着地产项目亏损、资金链紧张,很多员工的本金迟迟无法收回,不仅引起了集体投诉,对在职员工的心态也造成影响。
为了自救,华侨城原管理层开启过一系列“卖卖卖”的操作,包括上海宝格丽酒店、各地子公司股权等优质资产被出售,虽然换取了短期现金流,却动摇了市场的长期信心 。
连续亏损、战略迷茫、主业承压的艰难局面,是吴秉琪这位「救世主」不得不直面的关卡。
既要稳住现金流、优化资产、重塑文旅产品,还要恢复员工和市场信任。
吴秉琪接下来将如何做,成为市场关注焦点。据悉华侨城内部人士透露,目前吴秉琪正在对公司做摸底,具体改革方案还有待时日。
华侨城的命运正处在十字路口,吴秉琪是否能力挽狂澜我们拭目以待。
关于今天分享的内容,大家有什么评价?欢迎留言告诉我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