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准备好一起变美了吗?
买衣服,谁还没踩过几个坑?款式好看,上身却扎得慌;颜色喜欢,洗几次就掉成渣;价格便宜,穿两次就变形起球… 想要避免这些糟心事,其实有个简单又实用的方法,那就是——学会看衣服吊牌!
内行人都知道,买衣服前先仔细研究吊牌,能帮你避开不少雷区,花更少的钱,买到更称心的衣服。这期,我们就来好好聊聊,如何通过看吊牌,成为一个精明的消费者。
一、学会看衣服吊牌,买衣服少踩雷
⑴. 3张图教你看懂衣服吊牌(以优衣库为例)
✔✔ 最实用的信息:面料材质、安全类别
一张服装吊牌上最有用的就是这两个信息,这两项信息直接关系到衣服的穿着舒适度和安全性。
看面料成分,你就能对衣服的触感、透气性、是否容易起皱等特性有个基本预判,避免买到“看上去很美,穿上身很难受”的衣服。而看安全类别则是可以最大程度避免买到“毒衣服”。
✔✔ 网购同款必备信息:品名、货号
在实体店看中一件衣服,但可能尺码不全,或者想等线上打折再入手,怎么办?记住这两个信息就够了。
特别是货号,就是吊牌上那串数字“451263”,只要在品牌的官网、旗舰店输入这个货号,就能精准地找到同一款商品,所有颜色、尺码一目了然,再也不怕买错了。
✔✔ 员工才知道的信息:季号
这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冷知识”,能帮你判断一件衣服是不是当季新款,从而决定是否要原价购入。
当你看到两件外观几乎一模一样的衣服,价格却有差异时,很可能就是新款和过季款的区别。通过这个季号,你就能轻松识别,做出更明智的消费决策,尤其是在打折的时候,能帮你判断折扣力度是否真的“划算”。
⑵. 吊牌上最不能少的字——【安全技术类别】
>>A B C类的区别是什么?
回到全场最重要的知识点——GB 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中所规定的【安全技术类别】。这是一个强制性国家标准,所有在国内生产和销售的服装,都必须在吊牌上明确标注其所属的安全类别。
它根据甲醛含量、pH值、色牢度、有无异味、是否含有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等指标,将纺织品分为了A、B、C三类。
简单来说,这三类的安全标准是逐级递减的,A类最严格,C类最宽松。
>>买婴儿衣物
给3岁以下的宝宝买任何纺织品,请务必、一定、切记要翻看吊牌,认准“安全类别:GB 31701 A类”或“婴幼儿用品”字样!
如果一件声称是给宝宝穿的衣服,吊牌上却标着B类甚至C类,或者干脆没有标注,无论它多可爱、多便宜,请立刻放下,扭头就走。这不仅仅是品质问题,更是直接关系到宝宝健康的原则问题。
>>买贴身衣物
对于成年人,购买所有贴身穿着的衣物,包括但不限于内衣、内裤、秋衣秋裤、T恤、吊带、睡衣等,安全类别至少应为B类。
如果你发现一件准备贴身穿的T恤吊牌上赫然印着“C类”,那么建议你慎重考虑。虽然不至于“中毒”,但这说明它在生产时执行的是外套标准,其化学残留指标可能对敏感肌肤不那么友好。我们花钱买衣服,舒适和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二、看到这些吊牌,千万别买!
① 没有吊牌或白板吊牌
在一些小商品市场或路边小店,你可能会遇到一些连吊牌都没有的衣服,或者吊牌上空空如也,只有一个logo或价格。这种衣服的来源、成分、安全性全都无从考证,是典型的“三无产品”。
它们很可能出自管理混乱、使用劣质原料和染料的“黑作坊”。购买这种衣服,无异于把一个未知的“化学盲盒”穿在身上,风险极高。
② 吊牌信息和洗唛对不上
“洗唛”就是缝在衣服内侧的那个小标签,上面通常有成分、洗涤说明等信息。根据国家规定,洗唛上的信息必须和吊牌上的信息保持一致。
如果你发现,一件衣服的吊牌上的信息和洗唛不一致。这说明什么?说明生产厂家管理混乱,品控极其不严谨,甚至有欺诈消费者的嫌疑。连最基本的信息都能搞错,你还敢相信它的质量吗?
③ 吊牌信息驴头不对马对
有些劣质产品的吊牌,信息错乱,漏洞百出,稍加留意就能发现问题。比如用作废的执行标准,安全类别写一半。
还有更离谱的,所有面料成分加起来不等于100%,或者出现一些闻所未闻的“自创面料”名称。遇到这些逻辑混乱、信息不实的吊牌,请直接把它拉入“黑名单”。
三、内行人才知道的一些吊牌冷知识
㈠ 吊牌尺码很多人都不会看
我们习惯了用S、M、L、XL来判断尺码,但不同品牌、不同版型的S/M/L标准可能相差甚远。而吊牌上的一串数字,其实能更精确地帮你定位自己的尺码。
通常,你会看到类似“165/88A”这样的标识。这其实是国家标准的尺码表示法:
- 165:代表适合身高165cm左右的人。
- 88:代表净胸围(女装)或净腰围(男装)为88cm。
- A:代表体型。A代表标准体型,B代表微胖,C代表偏胖,Y则代表偏瘦。
所以,“160/84A”指的就是适合身高160cm、胸围84cm左右的标准体型的女士。下次买衣服时,如果对S/M/L感到困惑,不妨看看这串更精确的尺码标识,它能帮你更准确地判断这件衣服的版型是否适合你。
㈡ 面料成分主要看排名靠前的
吊牌上的面料成分列表,不是随便排的,而是按照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的。
这个小细节非常关键,能帮你瞬间识破商家的“文字游戏”。比如,一件羊毛衫宣传自己是“高档羊毛衫”,你拿起吊牌一看,成分表上的羊毛含量才6.8%。
虽然它确实含有羊毛,但含量只有6.8%,其主要成分还是化纤。对这件针织衫的保暖性、质感和透气性效果忽略不计。
所以,看成分时,一定要看排在第一位的“主角”是谁,它才决定了这件衣服最主要的特性和价值。
想要更多的变美技巧、好穿的美衣分享,不要忘了“关注”哦!「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