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隆裕太后与袁世凯谈退位条件时,几乎全部答应,唯独此事宁死不从

0
分享至

1911年,清王朝最后的火光在飘摇,坐在帘幕后哭泣的,不是君王,而是一个女人。

她曾是皇后、太后,也是帝制最后的守门人,隆裕。



她没有惊天的手腕,没有雷霆的威势,面对袁世凯几乎压倒性的政治优势,隆裕太后几乎对所有退位条件点头如捣蒜。

可唯有一条,她咬紧牙关、寸步不让,哪怕为此要拼上身家性命。

她坚持的,究竟是什么?一个女人,在王朝倾覆之际,又做了什么?

深宫如笼

1889年,年方十八的叶赫那拉·静芬在万众瞩目中穿上了皇后的凤袍。

这一刻,她成为了全天下最尊贵的女子。

她出生在叶赫那拉氏这个显赫家族,是慈禧太后的亲侄女,出身显赫,自幼接受最严苛的贵族女训。



外界看来,她天生锦绣,命运不可限量,实则不过是慈禧精心编排的一颗政治棋子。

慈禧一生操控帝国,也操控亲人的婚姻,为了稳固叶赫那拉家族在清廷的地位,她把静芬推上了皇后的宝座,用以钳制皇帝光绪的言行。

这是一场包办的政治联姻,一场权力博弈下的牺牲。

光绪从一开始就对她抱有厌恶,这是慈禧亲选的“眼线”和“人质”。

她的一举一动,都像是无声的钉子,让这个本就被架空的年轻皇帝更加心生抵触。

更何况,她平平的容貌,在美丽活泼的珍妃面前更显得寡淡无味。



光绪冷落她,不近不亲,她是皇后,却连一个妃子的宠爱都不曾有。

她就像一块牌位,象征着秩序规矩的存在。

她从不干政,却也无法参政,一切听命于慈禧,一切臣服于制度。

真正改变她命运的,是1908年冬日的两场死亡。

光绪帝先死,据传是被毒杀,慈禧随后咽气。

宫闱寂静如死,皇宫里无数人偷偷哭泣,更多的人却在悄悄盘算未来。

可在一片风雨欲来的喧嚣中,隆裕太后,缓缓走上了前台。



慈禧临终前立下遗诏,指定年仅三岁的溥仪继位,同时让隆裕辅佐,垂帘听政。

也许是良知未泯,也许是出于补偿,慈禧终于将帝国的一部分权力,交到了她这个侄女的手中。

可她面对的,已不是当年熟悉的清廷,而是一头濒死的巨兽,这场政治接力棒,来得太迟,也太沉重。

命运终于给了她“权力”的一瞥,却没有告诉她,这将是一场接近绝望的权宜之计。

她能否挺得住帝国最后的余晖,还是会成为历史上又一个背锅的女人?

困兽之城

自从慈禧与光绪先后去世,这位曾被冷落多年的皇后,如今成为了小皇帝溥仪的“名义母亲”,也成了朝中实际权力的象征。



一个毫无政治经验的宫廷妇人,却被架在历史的断崖前,让她以一己之力,试图稳住这濒临崩塌的庞然帝国。

时局,早已无法控制。

1911年10月10日,一声枪响划破武汉的夜空,武昌起义爆发。

革命的烈火很快由星星之火燎原全国,短短两月,十五省纷纷宣布独立,清帝国的地基像风中沙堡一般崩塌。

朝臣惶惶不安,宫门外的八旗子弟早已心神涣散,街头巷尾议论着“革命党打到天津”的传言。

面对局势的彻底失控,原本被立为摄政王的载沣,溥仪的亲父,却根本镇不住这个摇摇欲坠的天下。



他急于“削汉崇满”,反倒惹怒了原本还能稳住局面的重臣将帅,尤其是袁世凯这一尊“庙堂之外的佛”。

袁世凯,此人曾深得慈禧信任,后又被载沣一纸令削去兵权,“养老”于河南。

可眼下清廷再无可用之人,隆裕太后明知“与虎谋皮”之险,仍只能硬着头皮亲自召袁世凯入京。

可这一回,隆裕不是请人,而是“请鬼神解劫”。

她忍痛褫夺载沣摄政王之位,将那唯一能冠以“皇权”名义的印信交给袁世凯。

清廷想靠军队保命,只能靠袁手中训练有素的北洋军,可袁世凯不是慈善家,而是个从来只忠于自己的人。



袁世凯重返朝中,如狼入羊圈。

他一边对太后恭敬至极,俯首听令,一边又暗中与革命党密谈,谈总统,谈共和,谈“退位换地位”。

短短数周内,袁世凯以总理大臣之名,清洗朝中与他作对的满人重臣,不是革职便是“调养”,与之交好者,则步步高升,权柄尽收囊中。

隆裕虽然仍在帘幕后听政,但其诏书已多由袁起草,章程由袁拟定,就连朝中议事,她往往最后一个得知。

曾有一日,隆裕亲王想询问朝政走向,却只换来对方支支吾吾一声:

“太后,袁公权柄日隆,微臣……实难置喙”。



这天下,究竟是谁的?无人敢答。

隆裕终于意识到,历史在她面前展开如同血染的宣纸,落笔的,不是她。

一步不退

紫禁城,隆裕坐在养心殿内,一双手紧扣膝上。

昨日,袁世凯派人传来新一轮“退位条件”,她没有立刻回话,只是沉默地盯着那道奏折良久。

自与袁世凯展开退位协商以来,她几乎对所有条件点头称是,皇室仍可暂居紫禁城、不予追责、不予驱逐、陵寝得以奉祀、宗室可得封号……

这些,在她眼中都不过是烟云过眼的浮壳。



帝国已死,再争什么名分仪制,终究是陪葬的陪葬,但唯独一点,她不能退。

那就是银元的数目,三百万袁世凯开出的数目,在旁人听来已是天文。

但隆裕心中比谁都清楚,这不仅是皇室的生计线,更是最后的一道防火墙。

一旦这个底线让步,昔日满清贵胄将陷入无尽的混乱争夺中。

她要用这四百万银元,维系这个早已风中残烛的皇室残骸,至少不至四散成灰。

也不能让皇室后人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因此她提出,四百万,比袁世凯提出的多出一百万元整,恰是那道“死而不退”的防线。



袁世凯初听此言,并未当回事,他未将隆裕的坚决放在眼里,毕竟这位太后向来退让、温吞,处处可拿捏。

可很快,他便发现,这一次,赌错了。

谈判代表连夜回京复命,说太后不怒、不斥,只一句:

“若此项不能允,退位之事,免谈。”

袁世凯大怒,清帝退位是他登上总统宝座的通行证。

若不由皇室主动宣布退位,共和名义便难以成立,他以为一纸赐银,足以买断旧朝残影,没料到这最柔弱的女人却咬死不放。

朝廷中人劝她退一步,说再多一百万,便是刁难,皇室人口不多,三百万足矣,万不可因这点钱坏了大局。



剧照

隆裕依旧咬死不让。

她知道如今百废待兴,百姓尚未脱战火饥寒,她这口四百万的“金汤”,无疑会落下口实。

但她更知道,这笔钱若不能落实,带来的后果是什么。

她不是在谈钱,而是在谈最后的“体面”。

终于,袁世凯退让,再拖延下去,清廷不肯发诏,自己的总统梦也成虚妄。

最后谢幕

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端坐于御案前,面对眼前这份被称作“逊位诏书”的文书。

那些年受尽冷眼的皇后岁月、慈禧太后留下的政治遗产、登上太后宝座的短暂风光,如今都要随着这纸诏书,一同埋入历史深处。



她再也撑不住,伏案失声痛哭。

在这个历史节点上,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她身上,可她却连逃避的资格都没有。

历史会记住她,但记住的方式不尽相同。

有人说她软弱,甘做袁世凯的傀儡,有人说她清醒,于乱世中为满清争得最体面的退场。

还有人说,她只是被推上台的那一个,不得不为这个皇权的遗体披上最后一层绫罗。

可她最后能做的,或许只是让这个早已腐朽的王朝死得体面些。

后来,清室依照《清室优待条件》得以居住紫禁城十三年。



太监仍在宫中行走,旗袍仍有晨钟暮鼓,直到冯玉祥一纸政令驱逐清室,才彻底断了这段残存的余梦。

那一年,隆裕太后早已香消玉殒。

退位诏书发布后不到三年,她便在悲苦郁结中病逝于寿康宫,年仅四十六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女神为艺术献身的3部电影,一部比一部敢拍

女神为艺术献身的3部电影,一部比一部敢拍

来看美剧
2025-09-16 17:10:22
罗永浩公开担心自己可能失踪,继续闹下去可能性很大

罗永浩公开担心自己可能失踪,继续闹下去可能性很大

深度财线
2025-09-15 22:18:55
没错!证监会的难辞其咎!9月16日,今日凌晨的四大消息正式袭来

没错!证监会的难辞其咎!9月16日,今日凌晨的四大消息正式袭来

搬砖知天下事
2025-09-16 08:59:00
一个花卷33,一碗豆腐汤要69元,贵到离谱的西贝,为什么是挤满人

一个花卷33,一碗豆腐汤要69元,贵到离谱的西贝,为什么是挤满人

知鉴明史
2025-09-16 12:15:06
“负债潮”到来,5年过后,有房的人和无房的人,谁更高兴?

“负债潮”到来,5年过后,有房的人和无房的人,谁更高兴?

巢客HOME
2025-09-14 08:35:04
山东不明飞行物被击落!真相是什么?河南也出现了:8个光点悬停

山东不明飞行物被击落!真相是什么?河南也出现了:8个光点悬停

泠泠说史
2025-09-16 16:59:28
程青松豪华朋友圈曝光!郝蕾欣赏他,田海蓉亲近他,韩寒力捧他

程青松豪华朋友圈曝光!郝蕾欣赏他,田海蓉亲近他,韩寒力捧他

叶公子
2025-09-15 23:19:54
土耳其女排卡拉库尔特,到底是男是女,真相找到了

土耳其女排卡拉库尔特,到底是男是女,真相找到了

吕彍极限手工
2025-09-12 18:22:37
马云预言“应验”了?2026年的房价,已经出现3个信号!

马云预言“应验”了?2026年的房价,已经出现3个信号!

来科点谱
2025-09-16 09:28:33
湖南再发高温黄色预警!啥时候降温?时间就在......

湖南再发高温黄色预警!啥时候降温?时间就在......

鲁中晨报
2025-09-16 18:59:04
十大元帅逝世顺序排名,林彪第三,彭德怀第五,首尾都是林彪搭档

十大元帅逝世顺序排名,林彪第三,彭德怀第五,首尾都是林彪搭档

大运河时空
2025-08-28 16:45:03
社会最大的红利,是源源不断的穷人

社会最大的红利,是源源不断的穷人

黯泉
2025-09-14 17:08:39
随时都有被锁的风险!粉丝5000块买了台iPhone16Pro Max监管机!

随时都有被锁的风险!粉丝5000块买了台iPhone16Pro Max监管机!

果粉使用技巧
2025-09-15 18:17:42
涉及10名干部!云南省人民政府发布任免职通知

涉及10名干部!云南省人民政府发布任免职通知

鲁中晨报
2025-09-16 13:31:03
关税,大消息!开盘即涨

关税,大消息!开盘即涨

中国基金报
2025-09-16 10:26:14
越南谈中越战争:316A师能随意吃掉中国任意一个主力师,结果如何

越南谈中越战争:316A师能随意吃掉中国任意一个主力师,结果如何

正观历史
2025-09-15 13:46:09
罗永浩大战西贝贾国龙,全剧终!

罗永浩大战西贝贾国龙,全剧终!

TOP电商
2025-09-16 14:32:47
【解读】郑志刚:AI时代与公司治理理论与实践的保守主义

【解读】郑志刚:AI时代与公司治理理论与实践的保守主义

盘古智库
2025-09-15 18:09:06
扫地出门!巴萨“暗渡陈仓”,出售“9000万先生”!钦点顶级射手

扫地出门!巴萨“暗渡陈仓”,出售“9000万先生”!钦点顶级射手

头狼追球
2025-09-16 10:01:12
95年女友考清华和我分手,我入伍21年升任师长,退役后与她再度重逢

95年女友考清华和我分手,我入伍21年升任师长,退役后与她再度重逢

晓悦流年
2025-09-11 16:39:33
2025-09-16 21:47:00
顾史 incentive-icons
顾史
多了解些历史,发现能看懂很多事
5575文章数 101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网友称上亿违建豪宅拆除后遗留大片建筑垃圾 当地回应

头条要闻

网友称上亿违建豪宅拆除后遗留大片建筑垃圾 当地回应

体育要闻

2022:勇士归来,库里的第四个冠军

娱乐要闻

李小璐母亲:女儿嫁给贾乃亮我好后悔

财经要闻

扩大服务消费 9部门提出5方面19条举措

科技要闻

2025款Apple Watch全系怎么选?

汽车要闻

650km续航 广汽埃安AION RT焕新款9月22日上市

态度原创

教育
旅游
艺术
家居
公开课

教育要闻

“宝藏校长”杨振德:让全校学生近视率3年下降12%,肥胖率下降9% | 致敬,体育教师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家居要闻

江南秘境 理想生活模样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