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舰是基于辽宁舰的设计改进过来的,辽宁舰本来是苏联时代的东西,中国买来改装的,而山东舰是2013年11月在大连船厂开工,2017年4月下水,2018年5月开始海试,2019年12月正式服役,编入南部战区海军。
它的排水量大约7万吨,能带36架歼-15战斗机,比辽宁舰多出12架,因为机库大了。动力系统是常规蒸汽涡轮,用柴油发电机供电,没核动力,但这在起步阶段也正常。服役后,它的主要任务是训练和逐步形成战斗力,不是一上来就到处跑。
从公开记录看,确实不像美国航母那样一年出海好几个月。比方说,美国的尼米兹级航母经常全球部署,动不动就半年巡航。但山东舰从服役到2023年,主要在近海活动,比如黄海、渤海湾做调试和对抗训练。
2020到2022年,它参加了好几次近海演练,重点是适应恶劣天气下的起降和舰艇协调。出海次数不多,一方面是因为新舰需要时间磨合,设备校准、人员培训,这些事儿在港里或近海就能干,不用远航。
另一方面,中国海军的战略重点是维护周边海域权益,不是像美军那样全球干预,所以不需要那么高频的远洋部署。网上有些人拿这个说事儿,觉得他躲着不出门,其实这是战略选择,不是能力问题。
2023年,他就三次进入菲律宾海,4月、9月和10月底到11月初,每次带着护卫舰队,练远海作战。9月的那个只持续不到一周,但也算实际行动。到了2024年,它和辽宁舰第一次组双航母编队,在南海巡逻,驱逐舰护航,补给舰跟上,这已经是多舰协同的级别。
进入2025年,活动更频繁了。4月1日,它参加了“海峡雷霆2025A”演习,进入台湾自称的军事响应区,一度离台湾海岸只有24海里,这是它最接近台湾的一次。演习中,它模拟空中打击和夺取制空权,舰载机起降估计230次。
4月23日,又一次部署到菲律宾海,这次离菲律宾东北部主岛只有200海里,日本自卫队都监测到了。6月初,它和辽宁舰一起突破第二岛链,进入西太平洋,这是中国海军第一次双航母同时远航。6月7日,辽宁舰编队进入日本专属经济区,山东舰也跟着行动,目的是提升远海操作能力。
6月10日,国防部确认了这次协调训练。7月3日,它率编队抵达香港维多利亚港,这是它第一次访问香港,停泊几天后返回。8月,它又在巴士海峡演练,舰载机群起飞锁定目标。这些记录显示,出海次数在增加,从近海到远洋,逐步扩展。
有人问,是不是因为技术问题才出海少?其实不是。
山东舰用的是滑跃起飞,没弹射器,这限制了起飞重量,但它已经在实践中证明能全天候作战。央视报道过它在复杂气象下的训练,高海况航行,舰员多岗位技能强,能应对伤亡或故障。比起辽宁舰,它的设计更优化,雷达和指挥系统进步了,能更好地侦察预警和决策。
双航母的价值在于能分头行动或配合,比如一个南海一个东海,增强威慑力。
山东舰服役初期,重点是练基本功,确保不出岔子。现在它出海次数多了,2025年上半年就好几次远航,证明能力上来了。
山东舰的进步,让中国海军从海洋大国向强国迈进,能更好维护海洋权益。双航母能同时执行任务,比如巡逻、防空、对海打击。
未来加福建舰,甚至第四艘核动力航母,阵容更强。2025年,它“驱离”南海外国航母的报道,显示实际作用。相比美国11艘航母,我国起步晚,但速度快。从买旧舰改装,到自造,再到先进弹射,步步稳扎稳打。
参考资料
阅兵场外的海上“国之重器” 光明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