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苹果秋季发布会如期而至。北京时间9月10日凌晨1点,以“前方超燃”(Awe Dropping)为主题,苹果正式推出了iPhone 17系列四款新机:iPhone 17、iPhone Air、iPhone 17 Pro及iPhone 17 Pro Max。此次发布会被视为苹果近年来对基础版升级幅度最大的一次,全系机型坚持“加量不加价”策略,起售价维持在5999元至9999元区间,顶配2TB版Pro Max则达17999元。新机将于9月12日开启预购,9月19日正式发售。
本次发布会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iPhone Air的登场。整机厚度仅5.6毫米,成为苹果“史上最薄手机”,完美诠释了“Air”的命名理念。而Pro系列则在续航升级的背景下略微增厚,iPhone 17 Pro Max厚度从上一代的8.25毫米增至8.725毫米,暗示着性能与电池容量的平衡取舍。
性能方面,全系芯片进入3nm时代,A19与A19 Pro均基于台积电3nm工艺。标准版A19配备6核CPU+5核GPU,Pro版则进一步将晶体管密度提升15%,GPU升级至6核,并实现70亿参数大模型本地运行能力。GPU峰值性能达A18 Pro的三倍,堪称移动端AI计算的里程碑。苹果显然正将设备本地AI能力作为核心竞争壁垒。
影像方面,标准版首次搭载4800万像素主摄+超广角组合,前置传感器尺寸翻倍;Pro系列更首次实现三摄均为4800万像素,支持8倍光学变焦和40倍数码变焦;iPhone Air则采用4800万像素融合主摄+1800万前置方案。全系影像升级明显,尤其是标准版终于摆脱了“挤牙膏”式迭代。
续航上,Phone 17标准版宣称支持“全天电池续航”,Pro系列则搭载“有史以来最大电池”,Pro Max容量接近5000mAh。这一升级直接回应了用户长期以来的续航焦虑,但需注意厚度微增带来的手感变化。
苹果此次看似“超燃”的升级,实则暗藏精准市场策略。一方面,通过标准版大幅升级和“加量不加价”吸引主流用户,另一方面以AI芯片突破和极致轻薄机型(Air)巩固高端市场。然而,顶配机型近1.8万元的定价仍凸显其高端化野心,本地AI能力虽亮眼但需生态适配支撑。厚度分化也反映出苹果在“轻薄痴迷”与“实用主义”间的摇摆。
总体而言,iPhone 17系列是苹果在AI时代交出的第一份硬件答卷,既展现了技术储备的深度,也暴露出产品线细分带来的复杂性。能否真正“超燃”,还需看用户是否愿意为这些升级买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